《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典……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20xx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
一座古刹,时隔千年重现;一部典籍,让古今“文心”相通。全书仅3万余字的《文心雕龙》,何以成为无数读者眼里的“写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点档,随《典籍里的中国》共赴一场文学、文采之梦,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体悟刘勰如何用一生熔炼“文心”,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书仅3万余字却火了千年
《文心雕龙》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论及30多种文体,以3万余字基本概括从先秦到晋宋千年以来的文学面貌和发展规律,全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艺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价值?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大家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结合刘勰在《序志》篇中的记载介绍道:“在刘勰看来,‘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龙’则指写作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才能够创作出有体有用的好文章。”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章离经典越来越远,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在定林寺跟随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它也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翻开《文心雕龙》,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例如“风骨”一词,原本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勰在《风骨》篇中,将“风”与“骨”凝结为完整的文论范畴,提出“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认为文辞情采应该同君子一样有骨力和气概,文辞表达精当,情感抒发要昂扬爽朗。这也引起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的共鸣,在她看来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应当具有“风骨”的力量。
节目访谈现场,蒙曼教授还指出《文心雕龙》的一大亮点——每篇结尾都有一段“赞”。它和当下大家所理解的“点赞”不同,是刘勰对内容要义的总结,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诗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赞”中说道“羿氏舛射,东野败驾”,八个字包含了两个典故,借此说明即便再有才华的人,稍不注意也会出差错,因此人们在创作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
戏剧舞台首度构造多重梦境
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在史料中着墨甚少,主要源自《梁书·刘勰传》当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记载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仍发奋读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戚良德介绍,刘勰在《序志》篇中记述的两个梦也是学界推测刘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据。7岁时,刘勰梦到天上布满锦绣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为天的'文采,说明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性;30岁时,刘勰又梦到自己手捧礼器,跟着孔子往南行,这表示他有着继承儒家“经世致用”这一文道传统的想法。
在与专家多次讨论后,本期节目戏剧舞台决定用刘勰的这两次美梦为创作支点,首度构造出多重梦境,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刘勰的对话中,铺陈出《文心雕龙》的创作历程和刘勰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节目组还加入了对刘勰“深爱接之”的昭明太子萧统这一角色,将萧统主持编纂《文选》的经历与刘勰《文心雕龙》产生的影响有机结合,双“文”相会巧妙地展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而刘勰、萧统将分别由涂松岩、董畅扮演。
戏剧演绎中,彩云的意象贯穿刘勰和萧统的传奇人生。当彩云流转,经历过生死分别的他们最终在彩云中“重逢”,让蒙曼不由得感慨:“戏剧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刘勰和萧统,一个是清寒文人,一个是昭明太子,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文学心,有一个‘文心’梦。”
作为中国文章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点档,敬请期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让我们一起秉承先贤之志,雕千年文脉,传中华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提起《史记》,对于刚刚经历过的高考的我们来说,是这样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这是高中课本上给的注释,是冰冷的考点。但对于中国文化史来说,天地永恒,青史永新,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即可明是非,《史记》是中国历史文化上最璀璨的宝石之一。《史记》真实记录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竭尽全力为后代构写出相对真实的中国故事。
今朝描摹历史里的山川湖海,他当是骨骼。由于《史记》,我开始去探究一位史官是如何完成一部历史的记录。看他如何镌刻帝王,看他如何为世家诸侯着笔上色,看他如何勾勒出三千年的风雨。《史记》的总设计师是他的父亲司马谈。正是有他父亲所给予的信念,一部史书成了父子之间,两代人之间的约定。节目中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一句“要敬畏写下的每一个字”,令人听之便觉得沉重,这在背后是蕴含的是史官的信仰,是对历史的尊重。史官,手中的笔便是后世探知世界的窗口。修著历史绝不简单,司马迁少时游学,陪同汉武帝治理黄河,寻访过许多名胜古迹,为完成《史记》积累了相当客观的资料。在司马迁的生平里,有一事不可忽略——因李陵之事而遭遇宫刑。宫刑是屈辱的,甚至他在此后无时不因遭遇宫刑而感到羞愧。慷慨赴死易,忍辱偷生难。即使饱受身心折磨,他也仍对得起手中的笔,在《太史公书》中专门作了李将军列传,飞将军可敬,每一位士兵都可敬。我依旧记得那段震耳欲聋的'对话“昔日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兵法;《诗》三百篇,多数是圣贤发愤而作。我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不虚美不隐恶,他接受人生最大的遗憾,也在这样的意志里创造了最大的价值,万世不朽。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再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的根与魂。所有人都是从历史而来,向未来走去,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读史可以看清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处世的态度。就像《史记》之中的《屈原列传》,我们从中了解屈原如芳草的美好品质,佩服他卓越超群的才华,更尊敬他的爱国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提升眼界,去感受历史里澎湃汹涌的情感。我们不必记住一整部史记,我们更应该从中获取更多的思考,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联系,甚至做人的道理。《史记》,共计130篇,526500字,包含了4000多个人物。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游客侠士,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以人为历史的核心,注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治世。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中国通史》里这样一段话: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金华之因果关系者也。世事更迭往复,万事都有根本,以史为鉴,可以明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载地,高下无所不至,万物无所不润。
《水经注》,郦道元,北魏世家明臣。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历时近十年,郦道元以“注”释“经”,遍阅地理书籍,记述天下水道,写下不朽巨著。
剧中采用“文化访谈+戏剧+影视化”的表达方式,利用故事再现的方式,通过情景化呈现和通俗化解读,从侧面反映出郦道元为什么给《水经》做注,又如何著写《水经注》这部“宇宙未有之奇书”的原由和经过。
观后,不知不觉也润湿了双目。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社稷危亡,生灵涂炭之际,追求“金瓯无缺,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在风雨如晦,深处险境,为了政治清明,民生安乐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士大夫情节,已经深深刻入华夏文明的基因中。他刚正不阿,惩治犯罪,打击豪强,得罪贵族。明知危险,却勇往直前,似“孟山瀑布,一跃而下”。他和孝文帝都希望变革,希望突破,希望国强,希望民安,但一个遭挤,一个早逝,最终都未实现如其梦想,正如剧中孝文帝所说“梦想越远大,圆梦就越艰难,他需要一代一代接续努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拼搏和奋斗,才能使这个民族屹立不倒。同理,一个人在自己的历史周期内,也是需要拼搏,需要努力,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剧中塑造了一个坚持正义,秉持法度的循吏郦道元。但现实生活中,坚持则刚,刚则易折;迂回则软,软则易堕。历史五千年,有文天祥、苏轼、顾炎武等,也有严嵩、贾似道、秦桧等,更有郭子仪、张居正,曾国藩等,需均有同样的志向,类同的遭遇,相似的结局。“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生命的'价值在于个人的选择和时代的机遇,尽力即可。
从《水经注》的故事中看出,郦道元是强调实践和考证。郦道元博览群书,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用凝练的笔墨,动人的描述,对《水经》进行注和勘误。他不盲从典籍,也是近代科学和社会学强调的工作方式。毛泽东对他高度评价“不是深入实地地去走一走是写不出那么好的文字的”、“郦道元从事野外工作力求实证的方法和成果,标志着中国古代地理学进入一个新阶段。”可见,任何永留千古的科技类名著典籍,无一不是来自于实践。
“水德含和,变通在我。”一部《水经注》蕴含了先贤以民生为本、追求人水和谐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总结。
皇皇巨著在前,铮铮铁骨在后,人著其书,书同其人。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干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干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干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
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干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女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干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通过观看《典藉里的中国》,让我深有感受,用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讲解和观看的形式,让人更入其中。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为了理想辞掉了官。朝着理想出发,他的弟子也坚定的选择追随夫子,他到了卫国,在卫国推行仁政德治,但卫侯却做了让孔子反感之事,他们便离开了。但孔子又与他的弟子走散被人比作“累累若丧家之犬”,又重聚,最后得以去往楚国,但未曾想到国君竟已去。夫子又在晚年间失去了他最喜爱的两位弟子颜回和仲由,他们先一步的离开了夫子,看到夫子倒下流出泪水的那一刻。我也好似感到那种心痛,那种悲楚。又会想起孔子的儿时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无了双亲,正值晚年时期,又无了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弟子,实在是让人为之难受,同情。
孔子他总是快乐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即便他的经历再不堪,再痛苦,但也好。孔夫子的众多弟子,在他决定周游列国时,也坚定的站在他身边。孔子用他的一生,他的经历,他的话语让我认识到为了理想可以不惜一切,为了推行仁政道德可以周游列国十五年。可以,即便再难也能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孔子还告诉我,做人要诚信。而且孔子也不是一个物质的人,他面对着高的官位,高的报酬,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推行仁政德治,危险苦难的道路,他选了后者,他要用他的方法。让百姓们生活富裕,孔子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能让现在的人也记得的原因吧。
同时也很为仲由和颜回惋惜,他们追随了孔子半生,与孔子一起实现理想,最后却先一步孔子去了。多么好的两位君子啊,可惜了。也对那时的残暴恶君而感到愤恨,愤怒。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典籍里的中国》———听着名字,感觉是那么的沉重,古老,甚至是布满灰尘,艰涩难以看懂的。今日闲来无事,看了第一期,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话剧+主持+对话+表演+朗诵,沉浸式的表演讲述,让我大为震撼!看这个节目,既增长知识,又有趣,利于吸收。令我难忘的`有以下几点:
看这个节目,我知道了一个人物———伏生,并对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博学爱书,历经秦汉两个朝代,做过秦博士,历经艰难藏《书》,为此妻儿都丢了性命,也只为保住《书》,然而,在墙中的典籍禁不住岁月的沧桑和书虫的腐蚀,只剩下29篇,更为难得是九十多岁时有了机会把经传给汉朝官员,从而使后人把《书》传了下去,后人评价:若无伏生,则无尚书,若无伏生传经,后人难懂尚书。可见,老先生多么的难得!
《书》 开篇恢宏大气,尤其重点读了《禹贡》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的功劳,不仅仅是用了13年治水成功,疏通了黄河,还定了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洲、雍州。
汉官晁错奉皇帝之命向伏生学经,才使《书》得以流传。
才有了现代人能够学习中国典籍,中国文化得以传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今天很有幸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这套文化综艺节目。在这个节目里,让我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典籍《尚书》。以前在学生时代就听说过这部经典,说实话自己对里面的内容知之甚少。今天这档节目让我这个普通人更好地了解了一些经典知识和故事。
节目通过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我看到了两千年前伏生一家人是怎样用生命守护《尚书》的。伏生护书,传书的故事让我感动的流泪了。这一幕让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经典的守护与传承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
这种视书如生命,守书传书的故事在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正是这种精神,才使我们这些普通人也有机会读懂,感悟经典里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典里只有短短几句话,里面蕴含着的智慧却是震撼的。戏剧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典籍中的文字都活起来了,感人的画面更易让人体会其中的智慧。《禹贡》让我看到禹划九州,华夏九州第一次让我能诵出。分别是:冀州,兖州,扬州,豫州,梁州,雍州,徐州,青州,荆州。
《牧野宣誓》中的称尔戈,比尔干,立尔予,予其誓。短短几句话却蕴含着治政理国的大智慧。戏剧演员们通过故事的演绎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尚书》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很有幸在今天人人可读。
我们都知道典籍不易读懂,古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但今天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经典与戏剧表演相结合,每一个场面都感人泪下,这种创新使典籍人人可读,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节目中主持人穿越历史,以拜见伏生为主线,讲述了尚书几经波折最后被保存下来,而且还薪火相传的故事。这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声声不息。这样的'节目大家都很期待,我也会作为铁杆粉丝继续关注下去,因为学习经典可以追本溯源,继往开来。
看《国家宝藏》,有句话非常经典:我们还年轻,我们只有5000岁。这说的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富饶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时漫画唐诗》,我知道了诗词的源头是古代先贤孔子整理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国》,我知道了六经里的“书”指的就是《尚书》,它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从节目中,我知道了《尚书》是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护《尚书》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将《书》从咸阳转移到山东老家,藏于墙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儿子为护《书》死于兵劫,妻子为护《书》病逝;知道了读《书》可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国时期提到的九州,原来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诗人王维还曾有幅画作叫做《伏生授经图》。
当我在节目结束时,不由自主地对着妈妈吟诵起《禹贡》:禹覆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这部书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典辖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顺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冒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洁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庭难懂的中国第一部更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随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靓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滨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敢失了,东置初,豫童内史梅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筒,该以伏生向晁措传接《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干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酒。
例如,《禹贡》筒记载了大要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救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欺得成功的故事,“属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贾。夏敷土,超山刊木,美高山大川”,面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属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潜”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燃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展憬吓唬中国人民,岜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子其誓。”,周武王收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般时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流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赛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量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退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顿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重泪,肃然起敬,后人管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具意,“历代学者称具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随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爆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试和示范,希量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典籍里的中国》这档万众期待的节目,以《尚书》开篇,以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为核,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为形,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篇幅里,传递出极强的信息浓度和极高的精神亮度。
追寻华夏文明之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戏剧和影视相结合的创新形式令人拍案叫绝。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它带领观众回到思想的源头,体悟发端于《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奥义,了解九州从何而来、华夏自古一体,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又是什么成就和塑造了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中,伏生向晁错传《书》的情景让人十分感动。年逾九十的伏生缓缓道来藏书不易,讲解其中篇章,听者晁错一脸敬佩之情,眼中饱含泪水。
堪称神来之笔的,是伏生向“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发问“两千多年后的人还读《书》吗”后,撒贝宁带他穿越到了现代。伏生与今天的孩子们一起背诵《禹贡》,此情此景,和战国时期的童年伏生摇头晃脑背诵《禹贡》的样子形成了奇妙呼应,时间被高度浓缩,观众甚至能感受到先贤穿透时光而来的'殷切的目光。
尤其是伏生最后的回眸,在一眼千年之间,道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希冀。他仿佛在问今天的每一个人——当《书》的命运不用再流离失所,当读书已经如此触手可及,你们珍惜当下了吗?《书》的未来还会更好吗?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读《尚书》?答曰:“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我们巴音孟克的企业文化里,也有一条“修身持家治企业,为己为家为企为社会”。可见,小爱即是大爱,大爱也是小爱。所谓的修炼自身、经营家庭、管理企业、大爱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企业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说到这,就要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浮躁的社会,好像已经越来越难以静心研读一本典籍,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典籍里的中国》不是一场古文电视科普课,而是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的“时代之河”,它既能追溯到山高水长的源头,又能尽情流向辽阔自由的大海,其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得到了升华。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有意义,在于它对沉睡了的公共记忆是一次有力唤醒,也是对一段历史表达的有力见证。
感恩巴音孟克企业文化,顺自然,行大道,阳谋爱,育化生,让我们不断修心、精进!
感恩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国家级大众传媒上,用最大众的方式传播我国最古老、最难读的经典,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长江的源头在哪儿?为了探寻这个问题,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仅凭一双脚走了两年。
三百多年前没有现代先进的测绘手段和精密仪器,没有国家人力物力支持。仅靠着一具血肉之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团在心头的谜,徐霞客毅然走上一条漫漫追寻的长路。
小时候,徐霞客的.理想就是追根溯源,千百年来所有人都说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可是否真实,无人证论。探寻长江源头,走遍祖国河山,是他的初心;纠正谬误,向世人证实“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是他走出的第一步。两年,万里长江,沿路全靠步行,这使得徐霞客的脚落下病根。
他走遍祖国河山,绘制地图,详细记录真实数据,不怕苦难,初心不改。这些文字后来汇聚成中国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写后半部分《万里遐征》时徐霞客已入晚年,双腿不能行动,病入膏肓,许多人劝他不要走了,他不假思索地摇头,声声铿锵:“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的理解是:大丈夫应把心血和生命倾注于国家,朝朝暮暮,与山川湖海作伴,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徐霞客游记》实实在在是用双脚走出,用心血沥出的。这是一条悲壮的路,为后世地理学做了厚实的铺垫,推动了中国地理学发的进步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霞客,一个游人、文学家,也是一个坚守初心的地探索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屈原看《楚辞》在后世的流传这一部分令人泪目。
古今交汇,动人心弦。这些文化英雄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是凝聚民族认同感的重要力量,千百年来持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对于一个有着祖先崇拜传统的民族而言,振兴中华从来不是一代人的事业,而是古往今来无数华夏儿女共同的愿望。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谱写辉煌,不仅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更是为了不负前辈的期望。
想要表达、想要诉说,想要亲眼一睹先辈的风采,想要亲耳聆听先辈们的教诲,想要亲自带领先辈们看一看今天的世界,想要亲口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涉江》里的屈原已经被放逐,没有了另外两篇《惜诵》、《思美人》然对楚王念念不忘的“愚忠”之情,他已经明白自己和郢都党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他很愤怒,他一面表白自己多么清白高洁,一面痛骂那些小人多么肮脏丑恶。这篇其实是我在《**章》里最喜欢的一篇,它的调子很高,看着很过瘾,很解气,很“愤青”,也没有接下去几篇那种几乎可以让人心神俱碎的悲哀。那个时候的屈原大概还年轻,入党志愿书还有朝气,还有幻想,可是看下去才知道,所谓呐喊,也不过就是彷徨的前奏。
《抽思》是彷徨。这时,屈原被放逐得更远了,他还在念着楚国的臣民,可是更多的却是一份沉痛。他找不到路,四顾茫茫,没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回不去郢都,只能盼望着灵魂能够飞回到故乡去。教科书上的屈原,是不屈的斗士,是刚直的高士,可是从《九章》里看去,不论哪一篇,我都只能读出屈原的孤独,超越一切天地力量的孤独。
《哀郢》是伤逝。楚国的都城郢都已经被攻陷了,我的战国史不太好,只是记得楚国并没有就此亡国,楚王带着他的臣子跑了,很快又组织了一个新的'小朝廷。可是此时贬谪在外地的屈原却没有这群“楚跑跑”们的厚脸皮,他写了《哀郢》,哀郢是心碎,我几乎不**卒读。然而他的第一句诗却是“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受难的始终是百姓。
最后的一篇是《怀沙》,其实不能用先生的《朝花夕拾》来概括,可是我觉得,他们的宗旨是一样的,那就是,应该是收拾好一切的时候了。范文网站《抽思》、《哀郢》、《悲回风》,这三篇的调子都是很低沉很压抑的,而且是一篇比一篇压抑,让人看得全身不舒服。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不是《九歌·山鬼》中的那种薄雾冥冥的“鬼气”,而是一种从心灵的力量,压制得你透不过气来。
读完《九章》,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这样一副场面。楚地奔流的江水,高耸突兀的巉岩,屈原带高冠,衣广袖,一个修长而静默的背影就那样立着,举手投足间只有两个字:孤独。试着读《楚辞》,特别是读《离**》、《国殇》、《哀郢》、《卜居》、《渔父》时,心中狂躁不安。《楚辞》犹如疾风暴雨,控诉人间罪恶,特别是屈原的愤世嫉俗,特立独行都让人产生紧张与不安。奇崛的语言和疯狂得失去控制的想象,都让人情绪不宁。
不管如何,我明白,我现在的心境,需要的是回环往复而不是狂乱无章。这时候的《楚辞》,于我而言大概是一剂良药,多服为宜!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历史长河未息,时间长流不止,中华文明伊始的文化宝藏却仍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典籍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就由中国古代典籍入手,以跨时空对话的舞台剧形式,带领我们跨越上千年历史,溯源华夏文明,挖掘典籍中的精神内核,体会其中绵续至今的文化精粹。
第一期讲述的是有“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之称的《尚书》。《尚书》之所以能流传至今,被后世代代传诵,离不开一个人——伏生。
图片
从小读《书》的他深知其中好处,秦起焚书之火,伏生家藏一本《书》。不久战乱,他携妻子带着满满一车书简逃难。路遇兵劫,爱子舍命护书被乱兵杀死;天寒地冻,妻子嚎哭哀求,宁愿受冻也不愿烧《书》取暖。几经辗转,来到家乡的伏生不得已将负载着妻儿性命的《尚书》藏于古宅壁中。颠沛二十年,再寻书时却已残缺大半,只剩二十八篇。耄耋之年的伏生又开始讲学传授,被晁错记录下来,才逐渐成为现在的《尚书》。
为什么《尚书》值得伏生一辈子守护?为什么典籍值得我们传承?从《尚书》中,我们看到周武王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的豪情壮志;也能体味民意即天意,顺民心者得天下这条颠扑不破的历史铁律;我们汲取“满招损,谦受益”的修身之道;也能收获“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样永不随时间流逝褪色的治国之理。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的“大禹定九州”的华夏儿女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能从中找到的连接着每一个人的文化纽带,牵动着每一颗心的民族认同。就如钱宗武所说,“读《书》,知先贤之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又如蒙曼老师所言:“什么是中国?中国不仅是孔子、伏生,还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
“典”即规范、典范,传承这种规范才能照亮未来。余秋雨曾说过,一个民族的终极目的。不是军事的国家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典籍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现代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它指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激发蕴藏在骨子里的文化血脉。文化溯源。我们只从何而来;典籍研读,我们知未而来;投注当下,我们知去向何方。
古典是晦涩难懂的,文化是深沉深刻的`。但我们必须要挑起承载中华文明的这根大梁,像伏生一般传其书、明其义。除此之外,还要守正创新,守护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看穿历史的智慧和创新求变的勇气,让典籍的内核以现代的方式被更多人所接受,进而传承。这也许就是《典籍里的中国》之意义所在。
让我们怀揣着对先贤圣人的崇敬,对华夏文明的热爱,践行君子之道,携一缕古典芬芳驾文化之舟驶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国》的电视,它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
首先,会播放一个由中国国家戏剧院院长田沁鑫组织的典读会,以此来知道演员们吃饭于这本书的理解。典读会过后,便是话剧正式开演,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与古人相见,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其中,有英勇无畏、“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大禹、满腹经纶、周游列国的司马懿,中间,还会穿插着专家们的讲解,节目最后,还会对此做出总结,《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穿越的形式表达了当代读书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个人观看时,心中都会有一股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许是对祖国的骄傲,或许是古人远大理想而自豪,总之,都是因为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特别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尊重,既让我们觉得庄重无比,又并非严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1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的《尚书》观后感12-2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彩12-26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篇)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