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张煌言的《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拼音和注音 z fn g chn ji s yng , gu chu ji nn zhun xing rng ; 小提示:"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国仇:见“[[国雠]]”。 自分:自……
出自明张煌言的《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
拼音和注音
zì fēn gū chén jiǔ sǐ yīng , guó chóu jiā nán zhuǎn xiāng réng ;
小提示:"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国仇:见“[[国雠]]”。
自分:自料﹐自以为。
仇家:仇敌,仇人。
小提示:"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张煌言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原诗
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
埋名恨不同梅尉,誓旅知非拟骆丞。
芳草王孙归莫望,苍梧帝子去无凭。
枕戈此日将何待,仰视浮云一抚膺!
小提示:张煌言的《惊闻行在之变,正值虏庭逮余亲属;痛念家国,心何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