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唐白居易的《除忠州,寄谢崔相公》拼音和注音 zhng zhu ho w h x wn , nio d c lng b z ln 。 小提示:"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须:(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需要:详情我都知道了,~再说! 不择:不拒……
出自唐白居易的《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拼音和注音
zhōng zhōu hào wù hé xū wèn , niǎo dé cí lóng bù zé lín 。
小提示:"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须:(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需要:详情我都知道了,~再说!
不择:不拒绝。不躲避。不挑选。不区分。
好恶:指喜好和厌恶,指兴趣:好恶不同丨不能从个人的好恶出发来评定文章的好坏。
小提示:"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翅见情深。剑锋缺折难冲斗,
桐尾烧焦岂望琴。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桐尾烧焦岂望琴。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小提示:白居易的《除忠州,寄谢崔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