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兰陔即事(其四)》拼音和注音 xng xng hu l dun , qio ji shu zhng tng 。 小提示:"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行:1.慢步行走。通常形容走走停停,徘徊不进的样子。2.施行、办理。3.走一走。4.行……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兰陔即事(其四)》

拼音和注音

xíng xíng huā lù duàn , qiáo jiē shuǐ zhōng tíng 。

小提示:"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行:1.慢步行走。通常形容走走停停,徘徊不进的样子。2.施行、办理。3.走一走。4.行旅。5.每行。6.每一行。7.各个行业。8.刚强的样子。

桥接:桥接qiáojiē一种植物嫁接法,其法是一个或数个接穗的一端插入砧木下部,另一端插入砧木上部,被形成层或其它弱点隔开,特别用于跨过伤口如虫咬坏的以加强薄弱的或有缺陷的接合处。

小提示:"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行行花路断,桥接水中亭。

山色含烟绿,天光入镜青。

黄公采芝咏,范蠡养鱼经。

父子多高逸,朋来亦客星。

小提示:屈大均的《兰陔即事(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