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末元初陈普的《咏史(其三)董仲舒》拼音和注音 xng shn q pin h lu lu , qin qi b y y zh yn 。 小提示:"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落:(形)①形容举止潇洒,不拘束:~大方。②形容高傲不合群:~寡合……

出自宋末元初陈普的《咏史(其三)董仲舒》

拼音和注音

xìng shàn qī piān hé luò luò , qiān qiū bù yù yī zhī yīn 。

小提示:"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落落:(形)①形容举止潇洒,不拘束:~大方。②形容高傲不合群:~寡合。

知音:(名)传说伯牙弹琴,在旁听琴的钟子期能十分准确地理解音乐的含义。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因此不再弹琴。后来用“知音”比喻知己。

千秋:(名)①形容年代非常久远:万代~。②敬辞,旧指人的寿辰。

七篇: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

性善:战国时孟子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小提示:"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陈普

不详

原诗

孟轲死后惟董子,道义两言扩古今。

性善七篇何落落,千秋不遇一知音。

小提示:陈普的《咏史(其三)董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