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明王鏊的《予伏林下睹闾阎之疾苦悯征求之繁多伤循吏之难值也每以为叹癸酉六月客有过予谈海虞胡令之政者为赋诗》拼音和注音 w nng pin gn d , hn l b qi mng 。 小提示:"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求名:谓追求美名。……

出自明王鏊的《予伏林下睹闾阎之疾苦悯征求之繁多伤循吏之难值也每以为叹癸酉六月客有过予谈海虞胡令之政者为赋诗》

拼音和注音

wú nóng piān gǎn dé , hàn lì bù qiú míng 。

小提示:"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求名:谓追求美名。谋求功名。

小提示:"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有客谈胡尹,炎歊座上清。

吴侬偏感德,汉吏不求名。

正自催科拙,无如折狱平。

怀哉不可借,送子若为情。

小提示:王鏊的《予伏林下睹闾阎之疾苦悯征求之繁多伤循吏之难值也每以为叹癸酉六月客有过予谈海虞胡令之政者为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