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王禹偁的《病起思归(其二)》拼音和注音 s sh wi lng fi b u , kung cng t b zh yng zhu 。 小提示:"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瀛洲: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

出自宋王禹偁的《病起思归(其二)》

拼音和注音

sì shí wèi láng fēi bù ǒu , kuàng céng tí bǐ zhí yíng zhōu 。

小提示:"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瀛洲:传说为东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岛。《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提笔:1.执笔。2.写作。

笔直:(形)直而长,不弯曲:~的公路|站得~。[近]笔挺。[反]弯曲|曲折。

小提示:"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原诗

四十为郎非不偶,况曾提笔直瀛洲。

明时遇主谁甘退,白发侵人自合休。

梦得蹉跎因出郡,薛能诗什耻监州。

春来病起思归甚,未敢飞章达冕旒。

小提示:王禹偁的《病起思归(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