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其一)》拼音和注音 sh wn dng xio sh , r h ch y w 。 小提示:"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如何:(代)怎么;怎么样:此事~解决?|结果~?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ì wèn dēng xiāo shǔ , rú hé chǔ yǔ wú 。

小提示:"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如何:(代)怎么;怎么样:此事~解决?|结果~?

试问:试着提出问题(用于质问对方或者表示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

消暑:消暑xiāoshǔ消夏;去暑。

小提示:"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

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

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

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模。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

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

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小提示:苏辙的《次韵刘贡父登黄楼怀子瞻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