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清魏禧的《勺庭示诸生(其三)》拼音和注音 p r yn go ling , h s y l hu 。 小提示:"譬如厌膏粱,忽思御藜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膏粱:(名)①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饭菜。②比喻有钱人家:~子弟。 譬如:(动)①比如:~种花、种……
出自清魏禧的《勺庭示诸生(其三)》
拼音和注音
pì rú yàn gāo liáng , hū sī yù lí huò 。
小提示:"譬如厌膏粱,忽思御藜藿。"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膏粱:(名)①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的饭菜。②比喻有钱人家:~子弟。
譬如:(动)①比如:~种花、种草,他都有丰富的经验。[近]例如。②犹如。
小提示:"譬如厌膏粱,忽思御藜藿。"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魏禧
魏禧(1624年3月2日~1680年11月17日)明末清初散文家,与汪琬、侯方域并称清初散文三大家,与兄际瑞、弟礼合称宁都三魏,三魏兄弟与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岳维屏、彭任等合称易堂九子。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江西宁都人,明末诸生,明亡隐居翠微峰勺庭,人称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以文会友,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他的文章多颂扬民族气节人事,表现出浓烈的民族意识。还善于评论古人的业迹,对古人的是非曲直、成败得失都有一定的见解,著有《魏叔子文集》。
原诗
譬如厌膏粱,忽思御藜藿。
车马何喧阗,缓步生寥廓。
当暑进狐白,人乃弃不著。
始知人生欢,适志为真乐。
小提示:魏禧的《勺庭示诸生(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