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其一)》拼音和注音 l q bin chng sho zu zhng , xu cn zhng jn b fn xing 。 小提示:"虏去边城少奏章,雪残中禁罢焚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边城:(名)离国界线近的城市。 焚香:1.烧香。2.点燃……
出自宋苏辙的《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lǔ qù biān chéng shǎo zòu zhāng , xuě cán zhōng jìn bà fén xiāng 。
小提示:"虏去边城少奏章,雪残中禁罢焚香。"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边城:(名)离国界线近的城市。
焚香:1.烧香。2.点燃香支。
奏章:(名)古代臣子向帝王进言陈事的文书。
小提示:"虏去边城少奏章,雪残中禁罢焚香。"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虏去边城少奏章,雪残中禁罢焚香。
都人知有新年喜,争看雕舆金凤凰。
小提示:苏辙的《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