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的《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拼音和注音 ling du qi s ji qio m , sn yu fng y jio t 。 小提示:"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nyu∶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
出自金末元初元好问的《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
拼音和注音
liǎng dōu qiū sè jiē qiáo mù , sān yuè ā fáng yǐ jiāo tǔ 。
小提示:"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月:三月sānyuè∶格里历即阳历每年的第三个月[thethirdmonthofthelunaryear,thethirdmoon]∶农历阴历每年的第三个月,第三个朔望月∶三个月
阿房:1.梵语。地狱中鬼卒名2.指阿房宫。
秋色:(名)秋天的景色。
乔木:(名)树干高大而主干和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等。
焦土:焦土jiāotǔ烈火烧焦的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小提示:"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原诗
瑶光楼前按歌舞,桂树秋香月三五。
白头谁解记开元,四海欢声自箫鼓。
两都秋色皆乔木,三月阿房已焦土。
天人亦有离别情,可是田郎心独苦。
承平旧物《霓裳》谱,宝气晖晖映千古。
银桥望极竟不归,灭没燕鸿下平楚。
小提示:元好问的《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