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一)野鹰来》拼音和注音 k lin y zh y yu zho , ling shu zu yng yu k shng 。 小提示:"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

出自宋苏辙的《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一)野鹰来》

拼音和注音

kě lián yě zhì yì yǒu zhǎo , liǎng shǒu zuó yīng yóu kě shāng 。

小提示:"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犹可:尚可;还可以。谓也可以。

两手:犹言两下子。指两种手段、两套方法、两种结果等。借指两个人。犹言两人之手。

小提示:"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野鹰来,雄雉走。苍茫荒榛下,毰毸大如斗。

鹰来萧萧风雨寒,壮士台中一挥肘。

台高百尺临平川,山中放火秋草乾。

雉肥兔饱走不去,野鹰飞下风萧然。

嵯峨呼鹰台,人去台已圮。

高台不可见,况复呼鹰子。

长歌野鹰来,当年落谁耳。

父生已不武,子立又不强。

北兵果南下,扰扰如驱羊。

鹰来野雉何暇走,束缚笼中安得翔。

可怜野雉亦有爪,两手捽鹰犹可伤。

小提示:苏辙的《襄阳古乐府二首(其一)野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