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杜甫的《石犀行》拼音和注音 jn b jin qn sh sh ti shu , k sh l zu sn x ni 。 小提示:"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刻石:在石上雕刻。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

出自唐杜甫的《石犀行》

拼音和注音

jūn bù jiàn qín shí shǔ tài shǒu , kè shí lì zuò sān xī niú 。

小提示:"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刻石:在石上雕刻。即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或石壁等。亦指石雕像或刻于石上的文字﹑图画等。

犀牛:动物名。哺乳纲奇蹄目。身体笨拙,形状似牛,头略成三角形,颈短,鼻上有一或二个角,四肢粗大,每蹄有三趾,皮粗而厚,微黑色,全身几乎无毛。角可入药,亦可作武器。以草、树叶、嫩枝为食。产于亚洲与非洲的热带。

小提示:"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
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终藉堤防出众力,
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但见元气常调和,
自免洪涛恣凋瘵。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小提示:杜甫的《石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