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丙午夏日将同李天生之雁门道过蒲城饮米侍御园亭即事有赋》拼音和注音 jn s du nn wn r lng , yo shn g ku m qin sh 。 小提示:"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谷口:山谷的出入口。古地名。又……
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丙午夏日将同李天生之雁门道过蒲城饮米侍御园亭即事有赋》
拼音和注音
jīn sù duī nán wèn èr líng , yáo shān gǔ kǒu mí qiān shù 。
小提示:"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谷口:山谷的出入口。古地名。又名瓠口。在今陕西礼泉东北。西汉于此置谷口县,东汉废。因位于九嵕山东﹑仲山西,当泾水出山之处,故谓之谷口。古时相传为黄帝升仙的地方。也称寒门。古地名。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秦时于此置云阳县。
山谷:相邻两山脊之间的低凹而狭长的地方。中间常有溪流。
小提示:"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蒲城六月火云高,行人飞鞚寻东皋。
大夫射雉有遗处,台榭阴阴风雨聚。
金粟堆南问二陵,尧山谷口迷千树。
主人骢马早归来,敕赐芙蕖对客开。
前席少年筹汉罢,上林高士望京回。
惊鸿流雪慰摧颓,醉挥漫水入金杯。
同心藕使冰盘满,并蒂花教玉管催。
织女多情银汉度,匏瓜无匹心相妒。
失志聊为声色荒,求仁不被神仙误。
歌长烛短夜无多,明朝秦晋阻黄河。
雁门深入胡天雪,回首西方忆绮罗。
小提示:屈大均的《丙午夏日将同李天生之雁门道过蒲城饮米侍御园亭即事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