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司马光的《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拼音和注音 jin shng chn w zhung , lng ln x l yng 。 小提示:"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状:1.没有形状。2.没有功绩。3.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4.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

出自宋司马光的《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jiàn shěng chén wú zhuàng , lóng lín xī lǚ yīng 。

小提示:"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状:1.没有形状。2.没有功绩。3.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4.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多作自谦之辞。5.谓罪大不可言状。6.没有事实;没有根据。7.引申为无缘故。

小提示:"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原诗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

小提示:司马光的《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