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宋李廌的《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拼音和注音 fng zhu q gu n , bin q zhng dng zh 。 小提示:"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李……
出自宋李廌的《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
拼音和注音
fàng zhōu qǐ guó àn , biàn qú zhèng dōng zhù 。
小提示:"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小提示:"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原诗
放舟杞国岸,汴渠正东注。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汤汤舟下水,适与舟相遇。
泛泛水上舟,与水共东去。
舟水讵相离,曾不迁故处。
世人迷动静,顺流疑若遡。
不然逐流浪,汩没为所误。
吾作放舟诗,明此流水住。
老矣耄何为,聊用持世故。
小提示:李廌的《元佑六年夏自阳翟之睢阳迓翰林苏公自杞放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