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金陵杂题绝句(其二)》拼音和注音 dn lo p p ji din xng , tn co shng s xing dng lng 。 小提示:"顿老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丁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琵琶:pp的又音。义同“琵琶pp”。 典型:(名)①具有代表性……
出自明末清初钱谦益的《金陵杂题绝句(其二)》
拼音和注音
dùn lǎo pí pá jiù diǎn xíng , tán cáo shēng sè xiǎng dīng líng 。
小提示:"顿老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丁零。"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琵琶:pípá的又音。义同“琵琶pípá”。
典型:(名)①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的人或事件:~事迹。[近]典范。[反]一般。②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艺术形象。
生涩:不流利,不纯熟。
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铜铃~~地响。
小提示:"顿老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丁零。"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钱谦益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常熟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仍为礼部侍郎。
原诗
顿老琵琶旧典型,檀槽生涩响丁零。
南巡法曲无人问,头白周郎掩泪听。
小提示:钱谦益的《金陵杂题绝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