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晁补之的《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拼音和注音 chn hn sh chng b ji , rn qng g 、 fng lo jng ku 。 小提示:"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词语释义 八九:1.事物组合……

出自宋晁补之的《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拼音和注音

chūn hèn shí cháng bā jiǔ , rěn qīng gū 、 fāng láo jīng kǒu 。

小提示:"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词语释义

八九:1.事物组合成分或事情发生机率的八九成。。2.接近全部,有大半、差不多的意思。3.孔门七十二贤。

小提示:"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原诗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小提示:晁补之的《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