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其一)》拼音和注音 ch shn shu zhng sh , ln sh ch f chn 。 小提示:"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浮沉:(动)在水中时上时下。比喻跟着世俗的变化随波逐流。也比喻境遇地位的升降起落……

出自宋苏辙的《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chí shēn shǒu zhōng shù , lín shì chǐ fú chén 。

小提示:"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浮沉:(动)在水中时上时下。比喻跟着世俗的变化随波逐流。也比喻境遇地位的升降起落:与世~|宦海~。

持身:持身chíshēn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持身严格。

忠恕:指儒家的一种道德规范。忠,谓尽心为人;恕,谓推己及人。

小提示:"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持身守忠恕,临事耻浮沉。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风来自远,国论老弥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见侵。

小提示:苏辙的《范丞相尧夫挽词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