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王季友的《杂诗》拼音和注音 ci shn rng ci yn , zi shn b zi shn 。 小提示:"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在:1.在的相反语,专指不在家或泛指不在某处。2.死亡的讳词。3.不在于、不著重于。 小提示:"采山仍采隐……

出自唐王季友的《杂诗》

拼音和注音

cǎi shān réng cǎi yǐn , zài shān bù zài shēn 。

小提示:"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在:1.在的相反语,专指不在家或泛指不在某处。2.死亡的讳词。3.不在于、不著重于。

小提示:"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王季友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

原诗

采山仍采隐,在山不在深。持斧事远游,固非匠者心。
翳翳青桐枝,樵爨日所侵。斧声出岩壑,四听无知音。
岂为鼎下薪,当复堂上琴。凤鸟久不栖,且与枳棘林。

小提示:王季友的《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