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唐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拼音和注音 b yn sh ji r , q ju c shn li 。 小提示:"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节日:(名)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春节、清明节等。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

出自唐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

拼音和注音

bù yīn shí jié rì , qǐ jué cǐ shēn léi 。

小提示:"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节日:(名)①纪念日。②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春节、清明节等。

时节:1.季节、节令。2.节日。3.合时、适时。4.时刻、时候。

小提示:"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
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
今朝吴与洛,相忆一欣然。梦得君知否,俱过本命年。
同岁崔何在,同年杜又无。应无藏避处,只有且欢娱。

小提示:白居易的《七年元日对酒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