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出自唐杜甫的《堂成》拼音和注音 bi gu tng chng yn bi mo , yun jing l sh f qng jio 。 小提示:"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
出自唐杜甫的《堂成》
拼音和注音
bèi guō táng chéng yīn bái máo , yuán jiāng lù shú fǔ qīng jiāo 。
小提示:"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
词语释义
白茅: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茶名。
小提示:"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原诗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
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小提示:杜甫的《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