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宋苏辙的《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拼音和注音 r f ji qi bin , xio rn r ji qi 。 小提示:"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节气:(名)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如立春、夏……

出自宋苏辙的《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

拼音和注音

rù fú jié qi biàn , xiāo rán rú jiǔ qiū 。

小提示:"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节气:(名)根据太阳的位置,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二十四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如立春、夏至、秋分、大雪等。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

入伏:入伏rùfú进入伏天

小提示:"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入伏节气变,翛然如九秋。

墙上有短树,庭下风飕飕。

风来吹我衣,虻蚋各已收。

移床就堂下,仰见月成钩。

但与支体快,不作腑脏谋。

半夜起寒热,展转脱水鳅。

药剂失先后,欲速反见留。

不免召杨子,把臂揣厥由。

笑我冷治冷,徒尔苦舌喉。

授我桂与姜,乃始与病投。

逾旬不出户,映牖披重裘。

遥闻南山下,不与他土侔。

山寒雪不解,清气昼夜浮。

馀冷入市城,烦热遭濯漱。

况乃郡斋静,满地贮清流。

露湿荷叶净,月上松柏幽。

墙头白杨树,秋声无时休。

夜蜩感寒气,上树鸣啾啾。

野鹤弄池水,落拍翅羽修。

此处虽可爱,慎勿恣意游。

凡人爱凉冷,凉冷乃热雠。

试扫北窗下,静卧却所忧。

屏扇去冰雪,虚室风自油。

岁热强自厚,良药彼有不。

小提示:苏辙的《六月十三日病起走笔寄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