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清顾炎武的《张隐君元明于园中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其一)》拼音和注音 bi r f yn g j zhng , sn shn w yu mn xing fng 。 小提示:"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三山:……

出自清顾炎武的《张隐君元明于园中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ái rì fú yún gé jǐ zhòng , sān shān wǔ yuè màn xiāng féng 。

小提示:"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三山: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元郭珏《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明费信《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4.指三山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宋黄庭坚《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三山骨”。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郭沫若《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萧华《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五岳:(名)指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相逢:1.相遇。2.彼此碰见。

浮云:1.指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2.飘忽不定;3.骏马名等。

三山五岳:三山五岳,成语,泛指名山或各地。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今有黄山、庐山、雁荡山新三山的说法;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地处黄河附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新三山处于南方,相对于中原稍远,继五岳之后成名,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南向扩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

小提示:"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原诗

白日浮云隔几重,三山五岳漫相逢。

朅来未得从黄石,老至先思伴赤松。

哲士有怀多述酒,学人无事自明农。

犹怜末俗愚难寤,故作幽龛小座供。

小提示:顾炎武的《张隐君元明于园中寘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徵诗纪之(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