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拼音出处和意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管理员

摘要:

出自先秦的《乐毅报燕王书》拼音和注音 zh y ci bo , ch ji zhn q , jn shu r yn 。 小提示:"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翻译及意思 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

出自先秦的《乐毅报燕王书》

拼音和注音

zhū yù cái bǎo , chē jiǎ zhēn qì , jǐn shōu rù yàn 。

小提示:"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先王命令臣,说:‘我跟齐国积累了深仇大恨,那怕国小力微,也想报齐国之仇。’臣回答说:‘齐国本来有霸主的传统,打过多次胜仗,熟悉军事,长于攻战。大王如果要伐齐,必须发动天下的兵力来对付它。要发动天下的兵力,最好是先同赵国结盟。还有淮北,本是宋国的土地,被齐国独吞了,楚魏两国都想得一份。赵如果赞同,约同楚魏尽力帮助,以四国的力量进攻,就可大破齐国了。’先王说:‘好!’臣便接受命令,准备符节,南下出使赵国。很快回国复命,发兵攻齐。顺应上天之道,倚仗先王的声威,黄河以北的齐国土地,都随着先王进兵济上而为燕国所有了,济水上的燕军,奉令出击,大获胜利。士卒轻装,武器锐利,长驱直入,攻占齐都。齐王逃奔至莒,幸免一死。所有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归燕国所有。大吕钟陈列在元英殿上,燕国的宝鼎又运回历室殿,齐国的宝器都摆设在燕国的宁台。原来树立在蓟丘的燕国旗帜,插到齐国汶水两岸的竹田。自从五霸以来,没有谁的功勋能赶上先王。先王很惬意,认为臣没有贻误他的命令,所以裂土封,使臣得比于小国诸侯。臣不才,自信能够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可以侥幸免于罪过,因此毫不推辞而接受了封爵。

词语释义

财宝:(名)钱财和贵重的物品。

珠玉:1.珠和玉;泛指珠宝。2.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3.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4.比喻丰姿俊秀的人。5.亦喻俊杰,英才。

收入:1.指收进来的钱物。2.映入。如:「这样美的景色,一一收入眼底,叫人好不感动!」

小提示:"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出自:范成大的《秋日田园杂兴》

  • 学士,告乞珠玉。

    出自:戴善甫的《杂剧·陶学士醉写风光好》

  •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

    出自:《乐毅报燕王书》

  • 琴尊方会集,珠玉忽骈罗。

    出自:卢纶的《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

  •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出自:章碣的《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 满怀珠玉泪浪浪。

    出自:辛弃疾的《一翦梅》

  • 随风唾珠玉,空遍□□收。

    出自:祝允明的《神游篇赠黄勉之》

  • 念兹民所天,珠玉安足珍。

    出自:许国的《拟御制劝农诗》

  • 公暇挥毫应尽兴,遍添珠玉在山隈。

    出自:温纯的《送米仲诏之令铜梁》

  • 风月精神珠玉骨,冰雪簪珥琼瑶珰。

    出自:张耒的《观梅》

  • 原诗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燕军,复收七十余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小提示:的《乐毅报燕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