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宋庆龄故居 樟树 教学设计

管理员

摘要: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对比的写作方法,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庆龄不愿意搬家,知道为什么吗?有感情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品一品,感樟树之形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生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理解蓬蓬勃勃:蓬勃,具有生命力。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3、你从哪里能读出樟树的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

  (1)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交流:“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枝繁叶茂

  “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

  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2)“从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可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交流:“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

  “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这是生命的光泽。

  师:多美的树叶。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

  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3)“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交流:“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顽强。

  “无论……总是……”说明樟树生命力顽强。

  补充句式:无论()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一起读出来。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悟樟树之神

  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哪些可贵之处?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感受。

  交流:

  1、“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可贵之处:香气永久保持

  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可贵之处:拒虫

  3、樟树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只要……就……)

  4、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对比:樟树与别的树木比较(石榴树)

  师: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舍不得它们。

  就让我们把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吧。

  四、体味樟树之情

  1、宋庆龄故居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小组交流宋庆龄相关资料,了解宋庆龄与樟树的相似之处。

  2、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你能举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吗?

  生举例子: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

  师:宋庆龄一生正如樟树一般,正如对联中所述一般:生机无限多秀美,香气长存满乾坤。

  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吧。

  生深情读课文。

  五、作业:

  写作: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借物喻人——樟树

  精神蓬勃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坚强不屈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高贵品质高贵木质

  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所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上课的大概流程也就出来了。整篇课文内容很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于是我以“人——物——人”的思路进行教学。首先我以课题为突破口;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学生提出疑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先做了一个引导,直接呈现出宋庆龄的简单介绍,以此为基点,紧接着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樟树的特点。

  课文第四、五小节分别讲了樟树的特点,抓住樟树的蓬蓬勃勃,抓住樟树的可贵之处,由此来说明宋庆龄对于这两棵樟树的喜爱之情。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在这一课中显得尤其重要,这一类以物喻人的文章,就要通过对人物的了解,来体会、感悟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以在教学最后一环节,我精选了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让孩子更深的了解主人公,结合上课伊始的人物介绍资料,这样的安排就比较的合理,孩子在接受文本、理解人物时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对人物的认识有了一个立体的概念。学到这,水到渠成,学生就自然的能够回答出作者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用意。

  由上课学生的反应来看,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合理的,精炼的。从个人上课的感受来看,这样的“万一”,有时挑战一下还是很有收获的。教无定法。但只要我们教得“简简单单”,学生定能学得“扎扎实实”!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2.金属的教学设计

3.《母鸡》的教学设计

4.匆匆的教学设计

5.《白杨》的教学设计

6.《春》的教学设计

7.《桥》的教学设计范文

8.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