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声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回声的教案1……
回声的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回声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声的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用鲜明的 力度对比来表现回声的力度效果。
2、知道6/8拍的含义及其特点,能用优美舒展的歌声表达6/8拍的旋律。做一做练习,进一步巩固对6/8拍的认识。
3、欣赏“缆车”“山童”
4、竖笛:“亲爱的回声”
教学过程
一、欣赏“缆车”“山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坐过缆车吗?缆车在行驶时听到钢丝在绳索上摩擦是什么声音吗?我们大家来模仿一下。
2、现在请大家听赏一首意大利歌曲“缆车”,是男声独唱,歌中唱到“弗尼古礼”是指缆车滑行的声音,大家听到“弗尼古礼”时,就跟着唱一唱,体验钢丝在绳索上摩擦是什么声音。
3、让我们做着缆车到山路去走一走,听赏童声合唱“山童”------,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音乐游戏
1、导入:我们看到了大自然有许多奇妙的现象,你知道的有哪些?它是怎么产生的?你来听一听,音乐里有什么奇妙的现象?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新歌《亲爱的回声》
2、做简单的回声游戏;你觉得可以用怎么样的声音来模仿回声? 请大家小组讨论。(强:F 弱:P )我们来唱一唱;
3、我这里还要一首关于“回声”的歌曲,你们听——《亲爱的回声》
你听完以后,请告诉我,它是几几拍的?
6/8拍: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
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4、可以用怎样的身体语言表现?请同学分小组讨论,我们来跟着音乐感受一下。
5、我这里有几条6/8拍的`节奏,请你们跟我拍一拍。
6、同学们拍的可真不错,下面玩一个“发电报”的游戏,看看哪组拍的又快又准。
三、新授歌曲
1、听《亲爱的回声》刚才你们讨论以后发现通过声音的强弱可以模仿回声;请你们把书翻到38页,边听音乐,边给歌曲加上强弱记号。
2、学唱新歌: 听唱(比较第一、二乐句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3、 师弹琴,生唱。
4、 强调最后的双声部。拎出来练习。
5、 生唱,师模仿回声。
6、 学生唱,部分回声。
四、竖笛:“亲爱的回声”
1、我们再来用竖笛来感受“亲爱的回声”的歌曲。
2、唱一唱、练一练、吹一吹。
五、小结:回声现象很奇妙,但也只是大自然现象中的一种,要想揭开他们的奥秘,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成功!
回声的教案2
活动名称:山谷回声真好听
活动目标: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 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4、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回声的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了解回声的含义。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什么是回声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就跟着老师一起去问问小青蛙吧!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遍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明。
4.通过读课文,认识课后的生字吗?
三、引导读第 l~ 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
(1)小青蛙和妈妈在哪儿玩耍?、
(2)小青蛙为什么“叫”起来?
(看到美丽的景色而高兴得叫起来)
(3)小青蛙为什么奇怪极了?
(因为看不见的一只小青蛙跟它说一样的话。)
2.指名读。
四、学习第4~6自然段。
1.指名读。
2.讨论。
(l)青蛙妈妈捡起石子扔进河里,是为了说明什么?这一段起什么用?
(2)被激起的波纹为什么会回来呢?
因为波纹碰到河岸,所以又一圈一圈荡回来。
(3)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又会怎么样呢?
(也会返回来。)
(4)石洞里真的有一只小青蛙吗?
(没有,那只是小青蛙的回声。)
五、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你知道回声是什么了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课后的生字,并说说课文中由这些字组成的词。
2.抽卡认读8个生字的字意,并说说每个字的结构。
读新词。(可板书在黑板一则)
二、学生练习生字词。
1.指导学生练习生字,学会组词。
2.抄写生字词,加强巩固。
教学板书:
31 回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奇怪 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课后反思:
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是停留在感性的认识层面上,有的甚至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对回声的形成更是不明白。为突破这教学难点,我采用了直观演示的方法,通过演示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和小青蛙在桥洞下面的叫声,让学生理解了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全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孩子们的朗读热情。例如:、师生互读、齐读、默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经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学生能根据小青蛙对回声的认识的变化,读出不同的语气。由赞美到奇怪到欢乐。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
回声的教案4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教学方法:
采用以读为主、以词句训练为重点,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及课文插图,结合实际演示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槽、生字词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电教创景,激情引趣。
1、课前谈话:
谁来说说你的爱好是什么? 我也有一个爱好,就是把生活中有趣的、难忘的事用摄像机把记录下来。今天我就带来一段录像,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人在山谷中大声叫的回声片断)
看了录像你想说什么?
3、引入新课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则源于好奇。为了能使学生马上被吸引住,我先播放一段人在山谷中大声叫的片断,幽静的山谷,反复的回声。学生很快被吸引住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说:“老师我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回声……”,“老师,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出了那是回声,也提出了疑问。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并且迫切地想知道回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 请学生给大家提个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
(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 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学习生字。
3. 检查自学情况,顺情引导。
(1)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
(2) 选一句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大家再读读,或者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之目的。)
4. 通读课文,思考:你初步读懂了什么?产生了哪些问题?
(简单问题当场请学生尝试解决,较难问题或中心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
三、 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由读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1) 实物投影或课件出示文中插图,并理解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2) 请学生根据插图说说什么像大月亮?明确多音字“倒”的读音。
(3) 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表达这美丽的景色。
四、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1. 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把写小青蛙听到的声音的有关句子画出来,思考并讨论:这些声音小青蛙是在什么地方听见的?
2. 朗读小青蛙说的话,注意两次语气的不同。(从问号、感叹号等分析理解。)
3. 这时候,小青蛙听到有人在学它,会怎么想呢?找出课文中写小青蛙心情的句子,并理解“奇怪极了”的意思。
妈妈怎么说呢?让我们一起跟着妈妈去看一看。
五、 生字书写指导:
“岸、洞、倒、影”,重点分析“岸、影”的书写。
回声的教案5
活动名称:回声
活动目标:
1、在扮大山学回声的情景中,初步感知声音的强弱,愿意用歌声表示出来
2、体验集体表演的乐趣以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音乐路牌
活动过程:
㈠、律动引起兴趣
1、复习律动组合“小燕展翅”
T:丁丁来我们家里做客的时候和我们一起跳过一个舞蹈你们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2、第二遍律动:针对动作(提腕、压腕)提出问题:“小燕子要飞到南方过冬要飞很远的,如果翅膀飞的不高就飞不过去了”
㈡、欣赏、感受歌曲
1、故事导入情景
T:丁丁教我们跳舞,我也带丁丁出去玩了。我们一起去爬了山,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你们想知道吗?
T:我和丁丁啊一起去爬了一座大山,爬呀爬、爬呀爬,一直爬到了山顶,看到了很美丽的风景,丁丁一高兴便情不自禁的唱起歌来:“喂!喂!”突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山的那头也传来了一个声音“喂!喂!”丁丁很好奇,他很想知道是谁发出的声音,于是丁丁大声的唱道:“你是谁?”山那头也在问“你是谁?”这下可把丁丁急坏了,赶紧唱道:“请你快来,来唱歌!”山那边又轻轻的跟着唱“请你快来,来唱歌!”丁丁摸了摸头,这是怎么回事啊?
2、提问帮助理解故事、初步感知音的强弱,理解词(回声)
T:山那边传来的是什么声音啊?
T:丁丁唱歌的声音和山那头传来的声音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一个轻一个响)
T:都是不一样的吗?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唱的歌词一样)
响的是丁丁唱的声音,轻轻的是什么声音呢?(回声)
㈢、学唱歌曲
1、第一遍学唱歌曲
T:我们来试试看好吗?我来做丁丁、你们来做回声。
重点指导:虽然回声轻轻的'但小嘴巴要动,让我听的见
2、第二遍学唱歌曲
T:非常棒!我请小朋友站起来扮大山再来试试看好不好?
大山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摆个造型。
重点指导:大山是不可以动的
3、第三遍学唱歌曲
T:我们再到另一座高一点的山上去听一听回声是什么样的。
你们想爬哪座山啊?带丁丁去干吗?(去旅游)换个造型我们准备去了哦!
将音升高半度降E调最后一句歌词改为去旅游。
T:再爬高一点啊?这次想去哪座山啊?去干吗?(去运动)
&将音再升高半度E调最后一句歌词改为去运动
㈣、音乐路牌结束
T:今天我们带丁丁爬了那么多的山,丁丁真开心。好了,天黑了,我们开车回家吧。
出示音乐路牌,四拍子节奏。
回声的教案6
活动目标:
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用优美是声音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能分角色合作表现。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播放这首歌,使幼儿熟悉旋律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爬山。
1、假日里,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教师播放音乐,引起幼儿边听音乐,边作各种动作,表现爬山情景。如:背上背包、擦汗、观望、休息、喝水等动作。
3、到了山谷大家会作些什么事,并用动作表示,如:双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呼喊。
二、回声真好听。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说说听到了些什么,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欣赏歌曲,引导幼儿听一听歌曲中哪些是小朋友的声音,哪些是大山公公唱的?
1、怎样唱才能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谁唱的?
2、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学习控制音量,表现回声由强变弱的过程。
3、山谷回声很好听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的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大山公公是怎样笑的。
三、与大山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让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一组扮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分角色演唱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似的?
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与大山对话时的情景。要求两组幼儿配合默契,体验合作的快乐。
回声的教案7
1、认识“呱、哩”等6个我会认的字。会写“岸、纹”等8个生字。
2、了解回声现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识字写字,了解回声现象等科学常识。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听了以后,你们知道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吗?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青蛙知道是回声的?(4、5自然段)
3、齐读4、5自然段,有趣吗?
4、再读课文,把文中我会认的字多读几遍。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分小组自学生字。
2、检测自学情况。
指名读、用生字组词、偏旁、字型结构、开火车。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记生字。
2、用生字组词,理解词义。
3、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师示范。
4、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复习生字。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小河上这座石桥美吗?指导朗读。
2、小青蛙来到桥底下,心情怎样?他是怎么叫的?看课件。
3、看了以后,你们感觉怎么样?(很奇怪)小青蛙也感觉很奇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来到岸上,是怎么给他讲的'呢?
4、看课件,你们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吗?
5、你听到过回声吗?是在哪儿听到的?
6、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
读出小青蛙高兴的语气。
三、读读抄抄。
1、小河上有座石桥。
2、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
3、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四、课后小结。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预习32课。
回声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6个生字,会写“倒、游”。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2、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8课《回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
二、感受石桥洞之美。
1、这节课我们来细读课文,看看小青蛙是怎样弄明白回声形成的道理的。刚才这位同学说了故事发生在石桥洞里,那么小河上这座石桥的'桥洞又是什么样的呢?(出示石桥洞,学生描述)请同学们快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找)
2、指名汇报交流。(课文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把什么比作大月亮。(把半圆的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比作大月亮)
4、指导书写“倒”。
5、指导朗读。
月亮是圆圆的、亮亮的,非常美,在这里课文把桥洞和它在水中的倒影连起来比作大月亮,也是那么的美。所以我们在读第一自然段的时候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调。而且要把石桥、桥洞、倒影、大月亮这几个词加以强调。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朗读,齐读。)
三、朗读感悟“回声”的形成。
(一)感受小青蛙初闻“回声”的心情。
1、这么美的景色多吸引人哪,小青蛙和它的妈妈也来到了这里,它们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问题。
3、指名汇报交流,感受小青蛙的心情。(高兴——奇怪极了)
4、指导朗读。
(1)指导读出小青蛙初始的高兴以及听到回声后的奇怪。(理解“奇怪极了”“藏着”)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感受水的波纹。
1、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笑着说------(引读)“孩子,跟我来!”小青蛙的妈妈把小青蛙带到什么地方,又做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然后用“△”标出表示妈妈动作的词。
2、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词语。
3、汇报交流。
谁能说说妈妈的动作有哪些?(带、跳、捡、扔)小青蛙看见了什么呢?
4、播放“小鱼击水实验”的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河水有什么变化。(河水产生一圈圈波纹,又一圈圈荡回来。)
5、填空练习,检验学生观察记忆能力。
6、通过刚才的实验你知道什么了呢?(师随机板书:水波 河岸)
(三)感受回声的形成。
1、小青蛙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对小青蛙说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用笔标出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交流。
4、读了青蛙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回声的形成)
5、电脑演示回声的形成过程。
6、齐读青蛙妈妈的话,边读边想:回声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谈理解,师随机板书:声波石壁)
7、再读感悟。
下面我们再把四、五自然段齐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回声形成的过程。
8、小青蛙明白了这个科学道理之后他又做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小青蛙高兴的心情)
四、小结。
1、学生谈收获: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呢?
2、师小结:这篇科学通话,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回声形成的道理,老师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
五、板书。
回声的教案9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回声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创设情境
1、师: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出示小青蛙,跟小青蛙打个招呼吧!(你好,小青蛙),
最近小青蛙经历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它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你们,看老师板书:回声,齐读课题。回声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2、师:读了课题,你们有没有什么想问问小青蛙的呢?
生:随机板书 是什么?
在哪?
3、师:是啊,回声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这只可爱的小青蛙去感受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
1、师:小青蛙问你们第一读课文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吗?
2、师:小青蛙也喜欢你们读课文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要多读几次,还可以动动小脑筋,
都能做到吗?好的,开始吧!
(二)检查读
1、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这几句话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句子:他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
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1)先自己练一练
(2)出示小青蛙生字卡片,谁来当当小老师?
(3)小青蛙刚悄悄地和我说了,谁要是把生字宝宝读准了又记住了的话就和谁交朋友,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好,
谁来说说你怎么记住的呢?一圈圈和波纹两个词语碰在一起就是一圈圈波纹,我们一起来看下,
播放小鱼的flash.
(4)小青蛙很高兴和你们交朋友,他也想给生字宝宝找几个朋友回来,你们能给生字组词吗?找到好朋友。
2、师:认识了生字宝宝,谁再来读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3、师:句子会读了,谁来读读课文?
4、师:指名读
(三)师:读了课文,谁来说说小青蛙碰到了什么稀奇又有趣的事呢?
评:你真会读书。
你真会研究,像个小研究家。长大肯定了不起!
你课文读得真仔细。
三、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段
1、师:接着我们跟着小青蛙来到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出示课文插图一和第一段自己先,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再读一读。
2、师:指名看图说话。谁来说说这里有什么?
3、师:你们喜欢这里吗?能不能用朗读将你的喜欢与大家分享?指名读。
4、师:听出来了吗?他有个地方读得特别好。好像一个大月亮。
那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
5、师:我们一起来读读,/article/你觉得这里风景怎么样?美
6、师:那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
7、师:好美的地方啊!小朋友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去美美地读一读把!让我们再来好好地读读吧!
8、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声,回声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声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五段青蛙妈妈对小青蛙说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电脑、投影仪、电教平台)
多媒体电教软件(《回声》课件)
幻灯机、盛水的玻璃缸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诱导预习。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3、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4、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听回声的录音。
2、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
3、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
4、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引导细读,边读边议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⑵ 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
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
⑶ 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
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学习二、三自然段:
⑴ 小声自由读。
⑵ 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
⑶ 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⑷ 检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⑸ 指导读句 想一想:小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① 指导按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② 分角色朗读: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让我们听听看不见的小青蛙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提示:学话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声音要小。)
⑹ (读小青蛙妈妈的问话。)听到有人在学自己说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书上怎么说。
理解: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示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⑺ 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藏
过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 自由读:
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⑵ 示第四自然段:
默读: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用.把它点出来。
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捡 扔
(用做动作的方法学记这两个生字)
⑶ 再找出写河水变化的.句子,用___划出来。
⑷ 做实验: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观察水面的变化。
⑸ 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做的实验,跟课文所讲的现象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边读课文的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的情景。
⑹ 读句河水荡回来,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波纹 荡
⑺ 演示动画扔石头,进行说话训练。
⑻ 齐读这个自然段。
⑼ 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板书: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听听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 指名读。
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⑵ 示青蛙妈妈的话:
问: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⑶ 示2、3句话,引导比较,理解。
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词,再引导悟出声音的波纹与水的波纹相似之处:碰到挡住它们前进的东西,都会回来。
⑷ 引导学生板书: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⑸ 演示动画:青蛙叫的回声。
练习说话: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⑹ 填空练习:
① 水的( )碰到( )又( )回来。
② 青蛙叫的声音的( ),碰到桥洞的( ),也要( )回来。
③ 小结板书:明白
④ 分角色朗读这段。理解:一蹦老高
过渡:回声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桥洞里听那有趣的回声了。
5、情景导学最后一段。
四、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练习,训练提高。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说回声的形成。
3、完成课后练习题
4、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书写,进行扩词,说话的练习。
5、布置作业:
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抄写生字词。
6、附板书设计:
回声
碰
水的波纹 河岸
荡
奇怪 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 石壁
返
回声的教案11
课前透视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溢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同学实际动身,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大多数同学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同学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同学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同学充沛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等手段,揭开回声的奥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妙,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2、课前引导同学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身的体会吧!(同学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同学的距离,激发同学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同学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身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同学考虑、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同学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和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
自读
引导同学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考虑: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和不懂的词句。记下自身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同学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防止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同学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竞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同学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局部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同学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1、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协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一起进步。
2、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一起评议。
感悟
1、组织同学通过读文,回答自身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考虑: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回声的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学会上网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②、通过观察和实验演示,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感知全文,讲读课文1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2至6自然段,学习有关字词,总结全文。知道回声形成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二年级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设疑导入,引发兴趣
1、 师:“声”想请同学们帮它找词朋友,谁愿意?“声”有一个词朋友叫“回声”(板书)。
2、师:关于“回声”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质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就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 自主识字,短文复现
1、 师:这课的生字朋友不多,你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怎么认识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呱、哩、圈、纹、返”都可以启发学生自学,让学生发挥小组互助学习的优势,自己认记,如,瓜—呱、里—哩、卷—圈、文—纹、反—返。认记时要注意“里”读第三声,而“哩”读轻声。)
2、 同桌互查课后生字,用星号评价对方。
3、 短文复现,巩固识字:
调皮的聪聪
聪聪很聪明,但有时候也很调皮。
有一天,聪聪来到张爷爷的鱼塘边,发现张爷爷回家吃饭了,他就捡起石头往鱼塘里扔,嘴里还“呱呱呱”地学青蛙叫。鱼塘太大了,水的波纹组成一个个圆圈,由小变大,可还没碰到岸边,就消失了,看不到返回来的样子。他想:可能是石头太小,于是,他又找到一块大石头,准备往里扔。
这时候,张爷爷回来了。聪聪很害怕,就对张爷爷说:“我在向青蛙妈妈学习哩!”张爷爷明白是怎么回事以后,笑着说:“小调皮!这是鱼塘,一不准游泳,二不准向里边扔石头,快回家吧!下次再让我看见,可不会放过你。”聪聪伸了伸舌头,跑了。
(四) 图文结合,学习第一段
1、出示多媒体画面。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
2、出示课文第一段:小河上有座石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3、图文结合,读一读,说一说:美在哪里?
4、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五) 指导书写
书写“纹、影、倒、洞、游”。
1?描红后观察。
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左窄右宽:洞、纹;左宽右窄:影)
2?示范指导。
(1)范写“纹、影、倒、洞、游”四个字,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讲解要点:“纹”的纹丝旁是三笔写成的`,第三笔是提;“影”字右边的三撇,起笔应该在一条垂线上;“倒、游”各部分应该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
3?学生临写。
(1)古筝响起,让学生在幽静的音乐声中进入潜心写字状态,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脚稳”。
(2)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3)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六)注意事项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关回声的资料 ,没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向家人请教有关回声现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习二、三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
4、评析: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标点:问号、感叹号等)
5、应该怎么读?谁来读?(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二)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1、?思考: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以后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默读第四段,用笔画出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
2、?演示解疑。
(1)实验演示:(下面的实验有条件的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水塘或者小河前观察水波的荡漾。)
在投影仪上放一个圆形水盆,里面放适量淡红色的水。打出画面后,先让学生观察水面静止的样子。然后,教师把一颗小石子轻轻投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最后,让学生口述观察到的情形。
(2)朗读课文第四段,并指导学生将文中的词语和老师实验时引用物品、所做动作的词语加以比较,捡—拿,扔—投,河岸—盆壁。
(3)结合词语比较,复习“捡、扔、碰、圈”等字,并相机进行字义的理解。
3、?朗读感悟第五段
(1)?指导朗读青蛙妈妈的话。
青蛙妈妈是在解答小青蛙的疑问,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节奏应该稍慢。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青蛙听了妈妈的话恍然大悟,它非常高兴,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节奏要稍快。
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或领读(如果学生读不好)—练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思考: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2)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3)通过朗读与第二段的“高兴”进行比较。
(三)分角色朗读,总结全文
1、分“青蛙妈妈、小青蛙、回声”朗读全文。
2、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填空:回声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
3、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四)指导书写——岸、园、围
(五)弹性作业,拓展延伸
一星级:积累本课中的优美词句。
二星级:回家后用脸盆做一个实验,观察水波碰到盆壁又荡回来的样子。
三星级:同学间合作,自编自演课本剧。
(六) 板书设计
回声
碰 遇
水波 ) ) ) )河岸 声波 ) ) )障碍物
荡回来 返回来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回声,回声教案,回声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回声的教案13
设计理念:
小时候,我们曾在空房子里或山谷中,听到过奇妙的回声。那时,一种莫名的兴奋涌上心头。探索科学的兴趣,就在这神奇的发现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现在,我们捧读课本,与学生一起诵读,体验小青蛙的快乐、奇怪,体会青蛙妈妈的亲切、智慧。本着“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让我们自己在教学中回味童年。”的理念,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1、巩固练习要求会认的6个生字。会写“倒、圆、游、围”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请同学们边看边想: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回声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而且大家都想弄明白它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那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31课《回声》。
二、引生入境、复习生字:
大家知道,课文中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还有一位慈祥的青蛙妈妈,现在青蛙妈妈要带小青蛙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玩,你们想不想去?不过青蛙妈妈说了,想去的孩子得先读出荷叶上的字词。(复习学过的六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突破重难点:
(一)进入情境,体会景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随着青蛙妈妈出发啦!大家一起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忽然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啊!到地方了!快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插图)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描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谁想把对这里的赞美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
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两个需要我们会写的字呢!(指导书写:圆、倒。强调生字在格中的占位)
(二)抓住标点,体会心情
1、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你们听,他在说什么?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啊!
你是谁?你在哪儿?“
(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2、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3、站着的同学来表演小青蛙,坐着的同学来表演看不见的小青蛙。
采访:刚才你们说第一句话时有人学你,现在说了第二句话,又有人学你,你心里怎么想的?
是啊!小青蛙觉得奇怪极了,所以他跑去向妈妈请教,谁来读读他问妈妈的话?(指导读出奇怪的语气。)
(三)抓住动词,揭示方法
1、导:青蛙妈妈听了小青蛙的.话是怎样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老师找到了一个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跳”你还能找到吗?
老师来读这段话,同学们来做做青蛙妈妈的动作。
3、大家快看,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练习:青蛙妈妈()着小青蛙()到河崖上。她()起一颗石子,()进河里,河水被()起一圈圈波纹。波纹()到河崖,又一圈圈地()回来。
小结: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写出了青蛙妈妈的动作和河水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说话和写话时,也可以用上连续的动词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
(四)抓住因果关系,突破难点
1、导:水的波纹和桥洞里的回声有什么关系呢?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咱们一起来听听它是怎么说的。(听青蛙妈妈的讲解)
2、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能用一个词来评价一下吗?(和蔼可亲、亲切)是啊,妈妈对孩子说话就是亲切的,你能像青蛙妈妈一样也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读这段话吗?
3、小青蛙听完妈妈的话高兴吗?是啊,他高兴得一蹦老高。谁来读读他的话?
4、同桌之间互相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注意他们说话时的不同语气。
5、指一对同桌来表演。课件演示回声的形成。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见回声?
小结:明白了为什么,得到了知识,让小青蛙感到无比的快乐,接下来他又去做什么了呢?谁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桥洞底下又响起了欢快的叫声)就让我们再次齐读一下课文的最后一段,再一次体会小青蛙那快乐的心情吧!
四、生字迁移、巩固识字:
老师把这篇课文编成了一首小儿歌,里边藏着这篇课文中所有要求会认的字。看谁能正确地读出来。
(小青蛙“呱呱”叫,听到回声好奇怪。妈妈带它跳上崖,扔下石子做实验。波纹圈圈去扩散,碰到崖边又返回。小青蛙,开心哩,蛙声回声连成片。)
五、举一反三、指导写字:
这课还有两个字我们没有写,一个是游,一个是围。游字的结构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倒”)围字和哪个字是一样的?(“圆”)写这两个字时还要注意些什么?书写练习。
六、拓展阅读、启发思考:
你还在哪些地方听到过回声?讲讲当时的情景。相信同学们都明白回声是怎么回事了,可是在回声中还有许多奥秘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这篇文章《山会说话吗》相信你会从中了解更多有关回声的知识。
回声的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尝试用声音的强弱变化形象地表现“人声”和“回声”。
2、能根据谱图理解并记忆歌词。
3、能分角色合作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歌词图谱一份,山谷图片一份
活动过程:
一、我们去爬山
1、今天天气真好,开上我们的汽车去山谷里玩吧!教师带领幼儿开汽车跟随歌曲伴奏走进活动室!
2、瞧,山谷已经到了,山谷里静悄悄,你到了山谷里会做些什么事?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3、我到山谷里会和大山公公玩游戏!你听,我是这样玩的,我先来唱一声,大山公公好!再来叫一声,小松鼠儿早!
4、我是怎么玩的,先干什么再干什么?你发现哪里好玩?告诉您们我和大山公公玩的游戏叫回声,你知道什么是回声吗?山谷回声是大自然的一种有趣的复制现象,当我们的声音碰到了障碍物反弹回来发出的声音就叫回声。
5、大山公公的声音和我的有什么不一样?(强弱)你也来试试看!幼儿根据图谱学唱。
6、山谷回声好不好听?山谷回声真好听(教师唱)一起来唱给大山公公听!(真好听真好听)大山公公怎么回答?乐得我们怎么样?(哈哈哈哈笑)
二、山谷回声真好听
1、山谷回声真好听,让我忍不住想来唱一唱,你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2、说说听到些什么,再次欣赏歌曲,提问:请你再来听一听歌曲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分辨那几句是小朋友唱的,哪几句是大山公公唱的'。
4、怎样唱才能让人一下子就听出是谁唱的?重点学唱回声句。引导幼儿控制音量,用强弱表现回声。
5、山谷回声真好听,乐得我们怎么样?大山公公也学我们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是怎么笑的。
6、你给这首歌想个好听的歌名吧!歌名就叫《山谷回声真好听》。
三、我们与大山公公对话
1、根据歌曲内容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朋友,一组扮演大山公公。
2、幼儿跟角色演唱一遍歌曲。
3、怎样才能让几个人的声音听上去像一个人那样?
4、引导幼儿扮演小朋友的幼儿配上合适的动作,表演唱。
回声的教案15
教学目标
1.感受充满着幻想与乐趣的回声——这一大自然的现象,并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奇。学生在探究、设疑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倾听、实践、评价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及有趣的游戏中,学会“f ”、“p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教学材料分析
这首歌曲以回声作比喻,表达了对友谊的赞美、珍惜和追求。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旋律层层上升又缓缓落下,第二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复习反复记号“ ||::|| ”。
3.掌握前半拍休止 2/4 OX XX | ……
教学难点
1.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
3.了解“ff”、“pp”、“f”、“p”。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1.看动画片《回声》片段。
2.看后回答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生答:回声)
师: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妙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例如:回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向大自然学习这美妙的回声。
二、解决难点,感受“回声”
1.分两组进行模仿“回声”练习
f p
噢噢(交换练习)
2.师:大家声音的表现力可真棒,我们能为回声加音高吗?来,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f pp
i60|i60|
噢 噢
f pp
750|750|
噢噢
f pp f pp
i60|i60|750|750|
噢 噢 噢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在音乐中,用什么记号来表示“强”?什么记号来表示“弱”?
师讲解:
“f”表示强,“p”表示弱。
引申:
“ff”表示极强,“pp”表示极弱。
4.让我们大家再一次的.来感受一下美妙的回声。
2/4
fppfpp
i60|i60|750|750|
噢, 噢。 噢,噢。
(师生对唱——生生对唱——加上动作唱)
5.小结:这真是美妙的回声,我们仿佛就在跟大山对话一样,可爱的回声,友谊的回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友谊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学习“回声”
1、竖起你的耳朵,我们一起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
2. 复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聆听歌曲,思考)
3.现在,让我们一起划着二拍子,再次聆听歌曲。
4.自己任选歌中的一句来学唱,学会后唱给同学们听
5.在唱谱过程中,如果你遇到难唱的乐句请举手示意,我们请“小老师”或老师来帮助你。(生提出难点乐句,如果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如果有难度,可以通过教师范唱解决难点乐句)
6.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歌曲的旋律(学生轻轻跟唱)
7.填唱歌词
8.完整演唱歌曲
9.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真棒!
10、山谷的回声仿佛还在歌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伴奏,合着山谷的回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拓展教学,情感升华
1.拓展延伸,再次观看《回声》片段。
友谊的回声真美啊!让我们来当一回大山和小兔淘淘来一次亲密对话(当小兔淘淘对着大山喊一声时,我们来当大山轻轻地回应他一声)刚刚我们和小兔淘淘共同喊出了“友谊的回声”,那么请你们也来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
2.请学生讲述。
3.分组做游戏“回声”
4.让我们用最优美的歌声和舞蹈动作来表现“友谊的回声”。
5.师:是啊!友谊的回声无处不在,就像兔妈妈说的: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同样会对你好。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
【回声的教案】相关文章:
尿酸多少正常03-03
50岁突然不来月经正常吗01-11
更年期如何保持月经正常01-13
绝经后半年又来例假正常吗01-19
儿子妈妈关系不正常怎么办02-24
开公司需要多少钱02-17
还阳卧害了多少人02-23
乳胶床垫克重多少合适02-25
儿童每日需要摄入多少肉类补充营养?03-01
减肥茶一盒多少钱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