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教学之初我先看了去年我曾写的教学反思,我知道了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和民风民俗很简单,因此,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学了解。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部分的学习。
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接着,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孩子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
最后我让孩子们动笔写了写“我们村的房子”。大多数孩子都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村里房子的特点,比如做房子的时候要请风水先生看地,择黄道吉日动工;房子一般是主体房和附属房两部分,主体房主要是休闲卧室,附属房里喂养动物,做饭……孩子们的观察比较仔细,介绍某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具体。但是在孩子们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孩子们的介绍比较枯燥,不能应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孩子们的习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啊!这个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傣家竹楼》我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去体现的。
教完这课,感觉有些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我总是在课中才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神游得太远,然后才采取措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在一开课就牢牢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啊!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2
本单元的文章介绍的是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而本课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结合本课的内容、写作特点,倪老师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在通过对比阅读了解民居特色,学习表达方法。
倪老师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通过列提纲的方法理清说明顺序,再读课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梳理民居特色,并领悟说明方法,填写好表格。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客家民居的学习,然后让同学们根据我们学习第一篇文章的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去自主完成对傣家竹楼的.学习,同样自己绘制表格,安排表格内容,完成表格填写。最后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说出这两篇短文在说明上所运用的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总之,倪老师恰当地运用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3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在教学之初我出示了自己收藏的中国民居大全套邮票,同学们看着这些花花绿绿的邮票,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有同学说:“孟老师,这真是你收集的邮票?小小的邮票怎么会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大部分民族的`民居展现出来?真是神奇。”看到学生们那种强烈的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意识到,这节课同学们一定会非常认真。于是我把话题一转,对同学们说:“是啊!邮票中的民居的确很美,如果你见到真的民居,一定会感到更惊奇。课文比较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掌握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和民风民俗。”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客家民居》部分的学习。
首先我让同学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同学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同学们理解课文中“奇葩”的含义,有位同学根据字形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同时思考:被誉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什么?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一位同学回答道:被誉为“世界民族奇葩”的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就好比“世界民居”中的一朵奇特、美丽的花,在这里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比较形象的说明了客家民居的奇特。
接着,我让同学们围绕“奇”去体味课文。同学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笔能力,最后我让同学们动笔写了写“我们学校的房子”。大多数同学都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学校房子的特点,同学们的观察比较仔细,介绍某个方面的特点比较具体。但是在同学们的小练笔中我发现同学们的介绍比较枯燥,不能应用多种多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形象生动。学生们的习作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啊!这个任务也是任重而道远啊!
《傣家竹楼》我完全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体现的。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能体会出一些美,但是还是不到位,这说明同学们还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看到同学们学习课文有如此之高的积极性,真令人高兴。如果我们的每堂课,同学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愁完不成,教学质量还愁达不到吗?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4
看了课例分析和教学视频后,对新课程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这次培训我讲授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回顾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忽视了对朗读内容的设置和指导。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在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大纲进行了认真地研读,看到教学目标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要求,而本课又是一篇阅读性的.说明文,因此我让学生读得不够充分。
因此在备课中,在我指导学习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尝试自学傣家竹楼一部分,并进行课外拓展——请学生当导游解说资料袋中四种民居的特点。虽然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拓展,但语文课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如果让我对教案的内容进行改进,我一定会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对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5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从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累计经验。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是选自十二册第九课的略读课文。在备课时,跟同年级组老师进行交流并修改教案,发挥团体精神。我们迷惑,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要区分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就要确切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认识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教学本课时,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再出示表格,让学生小组合作,读客家民居部分,填好表格,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客家民居的特点以及这文段中所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制作资料卡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这样如果经常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对教材研究不深入。
本课的说明方法很多,也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本课的第二部分——傣家竹楼,我是让采用自学的方式进行,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有生说,“全寨子的人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这句话采用了打比方的方式,由于课前对此进行预设,紧张之余就说成是把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6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习这课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中我重点指导了《客家民居》这部分的学习。首先我让孩子们扫读写客家民居的部分,用表格的形式度上孩子们从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接着让孩子们找出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们很迅速找出了“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奇葩”,“葩”我先让孩子们观察字型,然后猜到底指什么,有的孩子很乖巧,马上猜出“葩”就是“花”。此时我让孩子们再次朗读这个句子,这里把什么比作奇特的`,特别的,非凡的花呢?孩子们都知道了把客家民居比作奇葩,通过这个过程的学习,孩子们也知道了这个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然后,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去重点体味课文第二段。《傣家竹楼》我让学生自学,抓住竹楼的“美”去学习体会。当然,体会竹楼的美不胜收,诗情画意主要是通过朗读去体现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7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发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一下思路:
1.上课伊始,先通过初读课文检查预习,纠正误音,疏通句子,粗知大意。
2.按自然段逐次分析,比如:指明一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学生说一说你听懂了什么?孩子们分别从奇葩、崇山峻岭、圆形围屋或土楼等明白了,这一段概括介绍了客家民居的特点、所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在第二自然段中,明白意思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效果挺好。
3.再读课文,入情入境,了解客家民居的文化。
4.按照以上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傣家竹楼》
5.集体交流回报学习情况,老师点拨补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有很大的收获,不仅掌握了一些说明方法,还激起了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8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阅读课文,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和课外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学,但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后,回顾课堂教学,我发现一些问题:
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大致研读,见课程标准中没朗读指导要求,而本课又是一篇阅读性的说明文,要求一课时学完成。因此在备课中,在我指导学习完客家民居后,我就把不少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傣家竹楼一部分,如此一来,但语文课的'味道淡了。如果让我对教案内容进行再修改,我一定会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中,初次尝试充分放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便出示了一个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学生自行填表,然后在小组内完善,并最后推选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整个过程中,其他组员帮助补充,而我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概括到位”,进而我进行引导,谁知不觉中又变成了我为主导;其次,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记忆库,能找到一些说明方法的例子,可当某些关键句、含有众多知识点的句子需要我多问个为什么的时候,都集体哑言了。很明显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学期践行“以知识点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尝试中,面对自读课可真是左右为难,既不可深讲,一言堂,充分放手给学生,又要知识点落实到位。毕竟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事。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9
《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是独立阅读课文,以前为节省时间,这类课文大多都是自己一讲而过,学生始终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堂课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得表情木然,课堂死气沉沉。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登上讲台充当小老师呢?于是我就说,第八课我想让同学们自己来讲这一课,话音刚落,教室一下子就沸腾起来,胆小的吐吐舌头,忙低下了头;胆大的满眼期望,蠢蠢欲动;其他同学相互传递喜悦的眼神。我知道我的提议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心里暗自高兴,但这次一定要慎重,不然会适得其反。
我接着说,平时老师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你们可要熟读课文认真钻研做好预习,还要多查资料,以防被同学难住;不讲课的同学也要认真预习,多给他们提问题,考考你们这位小老师。当时就有几个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迫不及待地要向同学和老师汇报课前预习时收集的资料。
我暗自欣喜:这些孩子真不错,已经掌握了独立自主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了。为了开个好头,于是我让两位优生进行准备。课前我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各地民居的特色,并要求学生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在文中写出自己理解和不理解的部分。
课前我悄悄检查了部分同学的课本,没想到竟然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比平时上完课记得笔记还多。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汇报。通过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异常的热烈,连平时不发言的李星也高高举起了手,我完全明白他们因为对这样上课感兴趣,所以已经轻松理解了这课文的内涵,教学中的难点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自主研究的过程中迎刃而解了。
我站在一旁欣慰地笑了,接着说:“同学们,这篇课文的教学已达到了目的。”课堂活动在活跃而有序的'环境下顺利进行着,整节课没有了传统教学中过多的讲解,我感叹: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
把讲台让给学生,具体地说,让学生读书,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讲解问题,只要做到读得认真,一般问题学生都能解决,分别指定几位同学担任本节课老师,每人讲一到几个问题。
水平差的同学讲最简单,最明显的问题;中等水平的同学讲带有深度性的问题,如举例才能说明的问题;水平好的同学是同学提问,他在讲台上讲解。
老师的作用,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学习顺利,为学生排忧解难,肯定每位同学的进步,为有困难的学生鼓劲打气。当然这种做法实现了几个转变,把课堂由以教为主变成了以学为主。
教师由讲台的主人,变成了学生中的一员。讲台上的学生有权让老师回答问题,由此最终实现面向每一位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查阅工具书、查阅资料、上网等一切方式解决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这样课堂上他就会带着问题去听、去思、去记,既积累了语言,又训练了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0
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老师先引导学生学习《客家民居》,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客家民居的特点。接着让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傣家竹楼》,看看课文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出傣家竹楼的特点,再二者对比,加深对二种民居特点的了解,从而学生体会到不同地方民居的鲜明特色。顺势拓展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的'地方民居的特色,学生在资料、图片的帮助下,能说出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吊脚楼的大致特点来。
在引导学生学习《客家民居》时,学生在默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找到客家民居的特点,是营垒式住宅,叙述中运用列数字法写出了客家民居的传统魅力,崇尚圆形,八卦布局这一特点,学生在读一读,拓展议一议中真切感受到其中特色,文化特征在民居中的体现。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体会到客家民居的特色,并深受其感染。
在教师地导引下学生有方向性学习,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傣家竹楼》的学习中,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中展示了傣家竹楼的特色。
一导一放,对比中学习,学生形成能力中运用能力学习。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1
中国民居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阅读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这是选自十二册第九课的略读课文。在备课时,跟同年级组老师进行交流并修改教案,发挥团体精神。我们迷惑,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只重视精读课文的教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不能很好地把握它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
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当然,也应很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寨子的人喜气洋洋的样子比作成过节的热闹气氛,给学生造成了误导,其实能体现打比方是“蜂拥而至”四个字。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2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介绍了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本篇目中含有两篇文章,且均为自读课文。教学参考上对自读课文的要求为:内容上理解要求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其二,方法上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本篇章的特点,《客家民居》大体的步骤是这样的:由学生参照课前阅读提示,独立阅读、思考自学提示的要求,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文章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出客家民居特点的?”这两个问题。
在教学中,初次尝试充分放手,学生在自读课文后,便出示了一个高度概括“客家民居”特点的表格,学生自行填表,然后在小组内完善,并最后推选代表小组总结发言。整个过程中,其他组员帮助补充,而我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无论怎样也无法概括到位”,进而我进行引导,谁知不觉中又变成了我为主导;其次,在让学生自己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时,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调动自身的知识记忆库,能找到一些说明方法的例子,可当某些关键句、含有众多知识点的句子需要我多问个为什么的时候,都集体哑言了。很明显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本学期践行“以知识点为主线”的课堂教学尝试中,面对自读课可真是左右为难,既不可深讲,一言堂,充分放手给学生,又要知识点落实到位。毕竟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事。
对于这样的文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在本课的第二篇文章《傣家竹楼》,我完全是让学生自学:自读课文,借鉴上一课的表格,或者自定表格了解傣家竹楼的特征,并从中找到相关的表达方法来谈你的学习收获。这算是充分的放手了,也似乎都符合教参中对自读文的'训练要求。可怎么也不踏实,因为在学生的汇报中还是可以看出有相当多的漏洞,譬如信息收集的不完全,概括的不到位;表达方法感悟不深。那么由于充分给予自学时间,一旦发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再去纠正,铃声已响。
对于自读课上充分放手给学生,适当的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有所得;既将知识点串成主线贯穿课堂,又避免片面地深挖,教师一言堂的情况。这确实还是困扰我的难题,能以取得之间的平衡点。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3
《各具特色的民居》介绍了被誉为“世纪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傣家竹楼。
我们知道,抓特点的一种方法是“将同类事物相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读这篇课文,我们发现:作者对“同类的民居”进行了比较,发现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点:同样是民居,客家民居建造在偏僻、遥远的山区;而傣家竹楼建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内临水的地方;客家民居是营垒式住宅,建造成圆形、依照八卦布局排列、有防火墙的三层以上的土楼;傣家竹楼则用竹子架成成正方形、上下两层。同样是民居,不同的民族在选用资料、建筑风格上几乎完全不同。这是不同民族民居的外在特点。
那么,为什么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呢?文中也作了介绍:
客家民居造营垒式的土楼,是为了解决“盗匪的骚扰和受当地人排挤的问题”,因此他们夯筑的土墙厚一米、高15米,坚固耐用。此外,在客家人看来,圆是吉祥、幸福、安定的`象征。所以,客家土楼建筑成圆形,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可以看出客家人通过建造房屋来追求幸福、安定和吉祥。房屋由客家人统一建造,然后平均分配,房屋用途也非常统一,体现出客家人的文化特征。
而傣家用竹子建成两层,竹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放柴禾,是因为防酷热和潮湿。傣家人建造竹楼也有他们跟客家人不同的文化:一家建楼,全村帮助。
不同民族的民居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有文化的、习俗的,社会的、还有地理的。这些背景原因导致了不同民族民居的不同特点。
课文启示我们:到了高年级,我们观察事物不能仅仅停留在能够“找出同类事物属性之间的不同点”,还要去调查了解、考虑他们存在不同点的原因:看看是什么原因是同类事物实现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把这个原因找到了,我们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4
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后,回顾课堂教学,我发现不少问题:
一、忽视了对朗读内容的设置与指导。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学前,我只是对本课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大致研读,见课程标准中没朗读指导要求,而本课又是一篇阅读性的说明文,要求一课时学完成。因此在备课中,在我指导学习完客家民居后,我就把不少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傣家竹楼一部分,如此一来,但语文课的'味道淡了。如果让我对教案内容进行再修改,我一定会在指导学习客家民居一部分时加入朗读指导,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学生会对客家民居的坚固和历史悠久有着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知识迁移不够。
教学让我们既要教学、研读文本,但又还要切实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外的知识。所谓,“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是这个道理!我在让学生自学《傣家竹楼》之后对学生进行了课外拓展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效,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形式的研究上。但我相信在教学
后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5
我们师生共同学完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后,都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第一篇文章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学习课文时,我先展示了各地民居的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民居以及他们使用这种住房的好处。继而学习字词,讲课文的'时候,我先给学生画了一张表格,让他们默读课文,并分别从“形状”,“层数”,“用途”,“好处”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先让学生填写表格后,又找了同学说自己的填写内容,又出示答案修改,让学生明白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具体特点,课文的大体内容,让学生了解“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的具体含义以及其他几处重点句子的内涵体会。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了客家人和傣族人独有的民族文化。列表格是这课的重要学习方法。
在教学这一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课文要介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学生却没有按老师的要求提前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导致了解的内容不够丰富,出现了老师问而学生不会答的情况。由此借机教育学生要全面预习,认真预习。再是再学这样的课文时,学生也可以列表格来说明事物的具体特点,这样既简洁又清晰,对课文内容理解地才更加透彻。
总之,教育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不管学习什么样的课文,课前都要认真预习,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还要学习这一课列表格的方法,找出重点语句并加以理解体会,以便更大地更多地更好地更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09-19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15篇05-29
《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说课稿11-27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0
《学会反思》教学反思05-20
《春》教学反思课文春的教学反思03-11
反思“英语教学反思”01-07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01
《美国》教学反思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