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回顾课文,理清脉络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童话故事的神奇之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七颗钻石,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具体描写神奇变化的句子。
二、深入研读,探寻奇迹
1、默读课文,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看看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批注,写下感受。
3、指导交流,结合点评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体会句子含义:
a、探索第一次神奇变化。
(1)出示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发生第一次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而她没有放弃,还是在这天夜里到处为生病的母亲去找水,用我们的朗读再现那感人的一幕吧。
(2)读到这里,你认为是什么使这一奇迹发生?(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爱心)
b、探索其它几次变化。
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联系上下文,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神奇,感受到了爱心的神奇。下面,我们就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感受爱心的神奇吧。
你可以先读读让你觉得神奇的那句话,然后说说发生这一神奇变化的原因。
句子:
(1)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2)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第二次神奇变化)
(3)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第三次神奇变化)
(4)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第四次神奇变化)
(5)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第五次神奇变化)
音乐《爱的奉献》响起,教师旁白:地球在清流的滋润下,重新焕发了生机,是什么创造了这样的奇迹?(爱)对,是爱创造了奇迹。有了爱就有了希望,有了爱,就有生机盎然。这代表着爱心的七颗钻石越升越高——(生读)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三、结课升华,体验爱心
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这么多神奇的变化?读完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大家一定也想到我们生活中爱的故事,或者想到要做什么事了吧?我们来交流交流。
2、指名交流。
3、课件出示满天的星星。
你们看,天空中这么多星星,托着同学们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这儿有大家的关爱之心,孝顺之心,助人之心,奉献之心……希望同学们这一颗颗爱心永远如钻石般善良,像星星般璀璨!
四、作业布置
1、把这个爱心故事讲给家人听。
2、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写一写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19七颗钻石
空水罐——满水罐——银水罐——金水罐——钻石——星星
看了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还看了:
一、复习导入──提出研学思路
1、小朋友,今天早上的语文课上,有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把我们吸引了,故事的名字叫──(出示题目)这七颗钻石是从哪里来的?(板书:水罐画)
2、还记得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相机板书:有水──银罐──金罐...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课文《七颗钻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11
《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19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30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06
《搭船的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18
《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06-08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集合03-04
《文具的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20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20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