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_378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语文教案 378

管理员

摘要:

语文教案8篇(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语文教案 篇1……

语文教案8篇(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理解内容;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自主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感受;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的挂图(或幻灯片、课件)。

  2.《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录音磁带。

  3.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爱听音乐吗?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录音,把学生带入意境。

  2.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首歌是歌唱谁的吗?(根据回答,板书课题23王二小)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借图识字,理解图意

  1.出示三幅挂图,指导学生按顺序一幅一幅地观察,边看图边思索:每幅图画了什么内容?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旬话。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会想什么,要做什么?

  .引导学生借助挂图引出生字,并认识生字。

  图1:王二小在干什么?(边放牛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认识生字“助”,“哨”。

  图2:敌人在干什么?(大扫荡,要王二小带路),认识生字“敌”,“荡”。

  图3:王二小怎么做的?(装着顺从,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认识生字“顺”。

  假设:结果怎么样?(敌人杀害了王二小,被八路军全部消灭),认识生字“突”,“枪”,“杀害”,“英雄”,“冲”,“部”。

  3.出示生字、词语卡片,读准生字、新词,反复练习。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标出自然段。

  3.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4.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并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5.请学生分别读课文的五个自然段,其他学生注意听,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自主探究,研读课文

  1.找一找:找出与四幅图相对应的课文段落,读一读。

  2.画一画:在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

  3.问一问:给时间让学生质疑不理解的词语,如:儿童团员、扫荡。

  4.议一议:为什么王二小是小英雄呢?

  5.说一说:照样子说。

  例: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埋伏圈。

  (1)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2)敌人被八路军消灭了。

  王二小被八路军把。

  五、随堂巩固,巧妙练习

  1.认读卡片,巩固生字读音,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2.自由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所学

  1.以卡片检查生字。(先带着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

  二、逐段理解,品味感悟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明白王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文。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说说王二小是怎样放哨的?(一边放牛,一边警惕地望着远方。)

  一边……一边……在这里指什么?(指王二小同时做两件事:放牛、放哨。这么做,既不耽误放牛,又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

  (3)句式训练:一边……一边……

  (4)为什么敌人要王二小带路呢?(敌人出来“扫荡”迷了路)

  (5)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6)思考: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顺从”是什么意思?王二小真的顺从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装着)王二小为什么要“装着”?

  (2)讨论:王二小如果不这样做,会怎么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这句话什么意思?(周围都有八路军在埋伏,敌人被包围了)

  (4)(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

  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6)思考:王二小是为什么牺牲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小组讨论,汇报:王二小是为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被敌人杀害的。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

  三、指导朗读,升华感情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地朗读课文

  四、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先自学生字,然后同桌分析字形结构,说说每个字的部首及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3.练习扩词,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教师示范指导:

  (1)“边、这、进、道”的部首都是“走之”,应重点指导,写时注意:三笔写成、点和横不要连、捺是平捺,不要写斜。

  (2)“从”的第一个人的捺变成点。

  5.学生描红,临写。

  6.优秀作品展示,师生评议。

  五、课后延伸,实践拓展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语文教案 篇2

  内容预览:

  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教案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活动准备:将学生按兴趣分成科学、乡土、文学、艺术四个兴趣小组,分别收集资料,并且在每组选出主持人和组长,负责汇总资料及制作课件。各小组进行交流。

  活动步骤:

  1、 导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说桥。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桥简洁准确的定义。桥梁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这两个星期中,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书籍,询问家长等途径对桥和桥文化进行了学习和探究。今天,就让我们向大家来汇报一下我们的学习成果。

  2、 展开活动

  1、科学组

  主持人介绍桥的'基本构造(桥墩,跨度,承台,承重结构等)

  分类:梁式桥(梁分成简支梁,连续梁以及悬臂梁)

  斜拉桥(桥塔与桥面之间有许许多多钢索相连)

  悬索桥(容易与斜拉桥搞错,判别方法:观察是否有一根主索与其他钢索相连,若有就是悬索桥)

  拱式桥(拱分成上承式拱,下承式拱和中承式拱)

  建桥的常用建材(钢铁,木料,石料等)

  根据已介绍过的知识看图片竞答图示各桥分别属于哪种桥

  竞猜桥梁之最(中国最大的斜拉桥 上海扬浦大桥

  世界上最大跨的的悬索桥 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世界上最大的石拱桥 湖南凤凰乌巢河桥

  中国石拱桥中桥孔最多 苏州宝带桥)

  2、乡土组

  请同学们说说所知道杭州的桥名(八字桥、锁澜桥、望山桥、跨虹桥、压堤桥等)

  看杭州名桥的图片,说说这些名桥的动人故事,体会这些故事所体现的桥的文化底蕴。(断桥、望仙桥、西泠桥、长桥等)

  3、文学组

  主持人介绍与桥有关的成语(濠梁之上、河梁携手、架海金梁)

  主持人说解释,同学猜成语(桥归桥,路归路;过河拆桥;河梁之谊)

  介绍与桥有关的对联

  (一楼一水一桥,千古文章千卷画;万国万商万旅,满城春色满湖诗。

  贯通八百里重湖,浩渺今看联一线;翻遍几千年历史,巍峨那见有斯桥。

  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吉利桥横形半月,太平梁峙映双虹。

  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 )

  介绍与桥有关的歇后语:(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烂板子搭桥--白搭;

  烂桩子搭桥--不牢靠)

  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

  交流描写桥的诗歌。

  (鸡声野渡溪桥滑。《疏影》吴潜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竹枝词》刘禹锡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商山早行》温庭筠

  朱桥翠径,不许京城尘飞到。《谢池春》陆游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临江仙》陆游)

  4、艺术组

  欣赏富有艺术美的名桥(绍兴纤夫桥、八字桥,泰顺廊桥,扬州五亭桥,广西三江程阳桥,福建泉州安平桥,西安灞桥等)

  欣赏画家笔下的桥(孟克《桥上的少女》,梵高《阿尔的吊桥》,达芬奇《蒙娜丽莎桥》等)

  欣赏邮票中的桥

  介绍有关桥的音乐和电影(《北京的桥》,《卡桑德拉大桥》,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廊桥遗梦》,《桂河大桥》,《遥远的桥》,《魂断蓝桥》等)

  3、 活动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进行了这次综合性学习后的心得和感受。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桥的风采,思考了桥的内涵,,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们拓展了思路,学会了探索,懂得了思考,掌握了不少新的学习方法。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跨越各种障碍,去构架属于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有关夏季风景的画面。

  让学生说一说对夏季的感受,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品味富有魅力的语言。

  3.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及审美、鉴赏能力。

  三、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有散文三篇(《晋词》《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

  指名朗读。

  四、检查预习。

  1.读准字词的音。

  2.解释词语。

  五、初读感知。

  1.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

  ③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哪一自然段中表现的?

  2.讨论交流。

  3.初步理解最后一自然段。

  六、研讨赏析。

  重点研讨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从夏天的蓬勃生命力、夏天的色彩、夏天的'紧张旋律来感受夏天的景美、人勤。

  1.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师生讨论交流,在读书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读书中感受到了夏季景色的热烈、奔放以及农民们的辛劳,夏季确实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是个值得赞美的季节。

  八、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爱的夏天的景象。

  九、布置作业。

  1.仿照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例: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期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2.收集有关夏的诗句及散文。

  附:板书设计。

  自然景色

  13 夏感 金黄色彩 景美 人勤

  紧张旋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理念:

  语文教学是人的的建设,但这种建设是不能抛开语言文字的感受与运用而存在的。

  设计特色:

  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顶碗少年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17个新词。

  2、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

  3、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无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5、背诵第6、7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10月9日星期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

  2、过程方法;对重点语句能够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想法,诵读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2)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的含义,进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一、谈话导入新课

  孩子们,在雅典奥运会上我们健儿取得了三十二块金牌的骄人成绩。在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比赛中,哪一位健儿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谈一谈吗?(学生谈)今天吴老师再带领大家去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相信也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场什么比赛呢?

  请同学们打开第一课《顶碗少年》,快读一读,一会告诉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看看这场演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惊险、难度大、少年勇敢等)

  三、默读课文

  你从哪可以体会到这场演出惊险、难度大、这位少年又是怎样做的呢?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边做批注。

  四、集体汇报

  第一自然段

  1、这位少年表演的难度大吗?你从哪看出来的(顶着,高高的一叠,瓷碗惊羡的词意,忽而…忽而…还可能怎样…摇摇晃晃,骑,大幅度(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动作的惊险)评读

  2、第一次表演是否成功,你有何想法,当时观众的态度如何,这位少年是怎样做的?(板书:没有慌张)(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你觉得这位少年怎样?

  第二自然段

  1、第二次表演结果又失败了,这时少年的处境怎样?(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有些不知所措。板书:不知所措)

  2、结合课文,说说少年的处境。假如你是那位少年你会怎样?

  第三至五自然段

  1、少年两次败后是怎样做的?结果怎么样。有感情地读读6、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感受。

  A、联系上下文,理解“山穷水尽”的绝境,冰天雪地的严寒中的情境。

  B、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如生活中、学习中)来谈一谈。

  C、结合自身联想,体会。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2、学习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自由发言)

  五、质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

  六、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没有惊慌不知所措镇静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10月10日星期三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会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7自然段。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指导背诵课文6、7自然段。

  一、学习生字、生词

  1、指导字的正确读音。

  2、分析生字,说说易错的字。

  雅右边“隹”不是“住”碗右边是“宛”“夕”不是

  疚里边“久”不是“夂”颓左边“?”不是“秃”

  3、学习新词

  (1)指名读。

  (2)结合课文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试着造句。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6、7自然段。

  三、交流学习后的感受。

  四、作业设计:

  一、必做题:

  1、生字组词。

  2、抄写新词。

  二、选做题:

  1、形近字组词。

  雅碗胛撼魄颓

  难蜿胆感魂颌

  2、造句。

  三、(选做)兴趣:摘抄文中优美的句子。

  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从中能够受到一定的启发,但在写读后感时,学生的内容只停留在书中,不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加强指导,继续练习,在全班中交流。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例如:别人有事找父母亲,父母亲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呢?(学生自由发言 从而引出板书:以诚待人)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自主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注意:举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他组员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三、班级交流:

  1.注意事项: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2.出示“以诚待人”的名句: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动者也。”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自诚明,性也;自明诚,学也”

  诚而后才有真仁真义,不诚只能是假仁假义;诚而后才能躬行实践,感人感物,不诚则遇难而退,有始无终。所以诚存则仁存,诚立则仁立。

  习作:

  先学习“我的发现”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1.同学们,最近有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二、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1.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2.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3.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向谁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4.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三、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2.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可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四、动手练笔,交流修改。

  1.学生动笔习作。

  2.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3.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4.自我修改。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4.小练笔: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语文教案 篇6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桃花溪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赏析】山野中的云烟,缭绕着隐现的小桥,我伫立在石矶上,询问划来的渔船。桃花随着流水,不分昼夜地漂走,漂流的哪边,是仙境桃花洞?本文的作者张旭,以草书著名,这首七言绝句,以《桃花源记》为素材,抒发自己的感慨。末句提问,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廓(kuò):1.广阔。如:廓落。2.扩展,扩大。如:廓张。 3.物体的外缘。如:耳廓。本文取此义。

  藻(zǎo):1.藻类植物。如:水藻。本文取此义。 2.华丽的文辞。如:辞藻。

  瀛(yíng):大海。如:瀛海。

  胄(zhòu):1.古代称帝王或贵族的子孙。如:贵胄。2.古代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如:甲胄。本文取此义。

  观:1.(guān)①观看。如:坐井观天。②景象或样子。如:奇观。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如:悲观。2.(guàn)道教的庙宇。本文取此义。

  嗫嚅(niè rú):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绮(qǐ):1.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绮罗。2.美丽,美妙。如:绮丽。本文取此义。

  蘸(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

  二、词语识记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

  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并充满正气。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三、预习效果反馈

  1.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感觉?

  2.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本文标题“废墟的召唤”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你能从文中再找出一处吗?

  4.你认为“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 地站着,显得四周那样 ,那样 。

  2.宗璞,现代 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 、 、 和

  。她的童话 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二)段落层次

  1.第1~3段: 。

  2.第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 。

  3.第11~19段: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

  4.第20、21段: 。

  (三)写作特点

  1.描写、议论相结合,多种表达方式综合使用。

  2.语句凝重沉郁,蕴意深远。

  3.写作借鉴:描写、议论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用凝重的`笔调,描绘了圆明园废墟。通过这样的描绘,把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与后文对此的议论相得益彰。

  三、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重难点句子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本句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也变得明朗,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二)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诠释

  本段首先用了一个比喻“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接着连用几个“依然”,写出了三十年来废墟的停滞,毫无变化。在描写中,表达了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望变革的情绪。

  Ⅳ.当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

  (2)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 )

  2.给加粗字词注音。

  嗫嚅( )( ) 迤逦( )( ) 方外观( ) 绮辉( )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如何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 “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 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的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语文教案 篇8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1至4题。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词语。

  2、懂得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具体些,能正确填写“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1题。

  1、自由拼读,作好答题准备。

  2、指几名中下生拼读。

  3、指名在小黑板上正确填写相应的词语。

  二、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目明确练习要求。

  2、指名读第(1)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中等生读第(2)组两个句子,比较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指名读填写后的.两个句子,注意把填写的词语读出重音。

  三、指导练习第3题。

  1、谈话导入。

  2、自学准备。

  3、指名在小黑板上填写,然后逐题讨论。

  4、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几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体会“的、地、得”的用法。

  四、指导练习第4题。

  1、这两个句子分别在哪两篇课文中出现过?

  2、自学准备。

  填上适当的词语。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句子中几个“多么”要读出重音。

  五、完成《作业本》第1至4题。

  课后分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教案(精选)08-25

语文教案[经典]08-27

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优秀教案03-07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精选】08-13

语文教案[精选]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