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 在创作和设计的过程中懂得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提高选择材料的能力、色彩创作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 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学会利用废旧物品的同时,增强环保节约的意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难点: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范作等。
学具:废旧硬纸卷、塑料瓶、、广告纸、小食品袋等。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玩竹蜻蜓(和老师比比谁飞的高)
一、 导入新课(三分钟)
1、寻找生活中的爬升玩具
师:同学们好玩吗?你们知道它的名字 吗?(生答)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它?(生:因为他会飞)
师:你们还玩过哪些会飞起来,升上去的玩具?
)学生:竹蜻蜓、飞轮、飞盘等
生:爬升玩具
2、爬升玩具的玩法
师:你会玩吗?请你上来玩一玩,同学们也认真的观察一下爬升玩具的玩法。
生:动手玩玩具
师:(教师小结玩法:将绳子向两边拉开,把爬升玩具推上去,两手合融,爬升玩具就会顺着绳子滑落下来)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的爬升玩具。 (出示课题:爬升玩具)
二、 新课教学:(12分钟)
1、了解爬升玩具主体材料(2分钟)
师:要学会制作爬升玩具就要先了解它,请大家观察一下桌面上的爬升玩具,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爬升玩具能上上下下爬升移动呢? 生讨论并回答:因为有圆筒
师小结:可见那些坚硬结实的上下通透的物体都可以作为爬升玩具的主体。同学们那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做爬升玩具的主体?
生:一次性杯子、卷之心等
2、了解爬升玩具的特点(5分钟)
师:(教师拿出没有装饰过的卷纸心)同学们看老师把这卷纸心穿进绳子以后马上就可以玩了。(走到一位学生面前问)把这样的爬升玩具送给你,你会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为什么?
生:简单,难看等
师小结:可见爬升玩具仅仅能爬升是不够的,他还应当具备什么条件呢?(点击课件)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爬升玩具,看完以后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这些玩具
生:色彩鲜艳、造型有趣、形态各异等
教师小结
师:色彩特点:儿童玩具的色彩鲜艳,大家可以选择渐变色,对比色和同类色来装饰玩具(课件)
师:造型特点:爬升玩具的造型新颖,可爱、有趣、有创意。(课件)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你们能说一说制作爬升玩具还需要哪些材料? 师小结爬升玩具的装饰材料(点击课件)
3、了解爬升玩具的形象选择范围(2分钟)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材料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都变成了什么?(欣赏课本作品)
生: (飞机、飞船、鸟、蜻蜓、蝴蝶、蜈蚣、猫、老虎)
师: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爬升玩具分类:(点击课件)交通工具、鸟类、昆虫、动物等这些长条形身体特征的可以爬升的事物都可以做成爬升玩具。
师:同学们,你们想要制作一个什么样的`爬升玩具呢?
4、教师示范(3分钟)
师:老师也从这些形象中选择一个来制作一个爬升玩具吧,同学们可要认真的看啊,要记住制作步骤。
教师示范:强调对称形状,指出制作细节处理
师:你们瞧,一个独一无二的爬升玩具做好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的注意力了,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能将下列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吗?请说出正确排序。(生读序号)
三、 学生实践(20分钟)
师:关于爬升玩具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生答)
师:今天的作业是: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你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爬升玩具,要求:
(1)制作要求:美观、新颖、实用。
(2)合作要求:分工明确、安全守纪。
做好了以后邀请小伙伴玩一玩。老师将邀请同学们把最棒的作品展示在展台上,开始动手:
五、展示评价(3分钟)
请同学们从装饰、创意、实用这几个方面来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或你身边同学的作品?
师小结:同学们做的玩具可真不错,各有特色。看来只要勤动手、勤动脑,我们就能变废为宝制作出精彩的玩具。
六、课后拓展:(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爬上玩具有几种玩法?是的爬升玩具不但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多人一起玩,老师还想出了一个人新的玩法,你们瞧:(师演)同学们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让我们也尝试用爬升玩具编个故事来玩玩吧!回去以后想一想你们还有什么新玩法?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大师作品、观察放大的花卉图片了解并学习色彩渐变的方法。
2. 尝试用饱满的构图和渐变的色彩表现自己喜欢的单朵花卉。
3. 细致观察感受花卉的美,萌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花卉照片,画家奥基弗的绘画作品,两幅图形一样色彩不一样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欣赏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师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灯片,根据幼儿的选择点击放大欣赏。(挑选六张渐变色的花朵图片展示,并用1~6的数字给每张图片做标记)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进行观察。
教师提问:这里摆了了六朵花,它们的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喜欢几号花?
学生回答:我喜欢*号花教师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这朵花呢?是喜欢它的颜色还是形状呢?
学生答:……
二、欣赏奥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图片,学习表现色彩渐变及画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师说:今天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画家的作品,这位画家的名字叫奥基弗,她也画了一朵大花,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画的,好不好?
学生答:好教师:我们看完奥基弗的画了,我现在邀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它的花瓣颜色是怎么样的?
学生答:它是红色的教师问:那这朵花只有红色吗?你仔细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颜色……学生答:它还有黄色跟橙色教师:噢,那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种颜色,2.提问:你看了她画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觉?花儿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你会感觉它画的花很大呢?
(引导幼儿说出这朵花给人的感觉,花儿的颜色由黄色变成红色再变成橙色,)3.教师播放小花渐渐变大的幻灯片,引导幼儿对比讨论。
教师:这儿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变变变,变成了一朵大大的花。为什么同样是一朵花,左边的很小,右边的`看起来很大呢?
学生:……教师:那我们画画的时候呢,也要把这朵花画的大大的,把图纸都画满4.总结:花瓣要画大,画纸边缘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让花瓣伸到画面外面去
三、教师示范教师拿出两幅图片作对比,比较单色花跟渐变色花的不同。
教师:老师今天也画了两幅花的画,上面都只画了一朵花,你们觉得哪一幅画比较好,并且要说说哪里又不同的……学生:……通过对话让幼儿了解这次的绘画内容是要画出一朵渐变色的大花
四、交待要求
幼儿创作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画家奥基弗,画一朵自己喜欢的美丽的大花,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去画一朵自己喜欢的大大的花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花一朵什么样的花?花瓣是什么形状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想好了就可以开始了。
五、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发展创造力和对美的感受,体验合作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运用多种材料装饰风筝面
3. 知识目标:用对称的方法尝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孩子不懂得合作
活动准备:
1. 教师制作好的风筝面若干。
2. 人手一个剪刀、胶水。
3. 每组放有各种彩纸,剪好的几何图形若干;几支铅笔。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进教室,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1. 幼儿自由欣赏各种风筝。
教师引导语:“哇!这么多的风筝,我们一起来看看!”
2. 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如有幼儿提到喜欢风筝对称的话,就请他在集体面前说说,可直接引出下一个环节)
教师引导语:请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喜欢那个风筝?为什么喜欢它?
二、引导幼儿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过渡语:小朋友刚才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风筝,高老师这里也有一只我喜欢的风筝。
1. 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
教师引导语:你们觉得它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2. 引导幼儿感受这只风筝的左边和右边的形状和图案都是一样的。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看看这只风筝左边的翅膀和右边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翅膀上的图案呢?一样在哪里?(引导幼儿说出图案的大小、颜色、形状和位置都是一样的,或教师直接说出)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只漂亮的'风筝好吗?
1. 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几只风筝面,请幼儿比较怎样装饰可能最好看。
教师引导语:
(1)你最喜欢哪只风筝?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风筝的优点和缺点)
(2)怎样才能剪出两个一样的图形。
四、幼儿制作风筝面。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彩纸剪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把风筝装饰的最漂亮。
1.可以三四人合作
2.幼儿做到一半时,教师可请几位能力强一点的幼儿,用铅笔画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剪贴。
3.做的快的幼儿可以帮助做的慢的幼儿。
五、集中交流,分享快乐,体验成功
师:你刚才做了什么?是独立完成的吗?还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风筝装扮成什么样子?
在装扮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 幼儿自我评价,介绍自己的作品。
2. 幼儿相互评价,夸夸它好在哪里?
3. 教师对幼儿合作及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手形的联想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探究装饰与结合的美感。
2、情感目标: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小组合作的态度与能力。
3、能力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对手进行联想,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效果,进行平面描绘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将联想到形象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与身边熟悉事物的关系进行联想。教学难点:研究手形的装饰与组合。
教学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手工纸、水粉颜料等。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谁来和老师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一块来玩儿,好吗?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知道“石头、剪子、布”都是用什么变的吗?是呀,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能表达4000多种信息的“手”。板书课题——手形的联想。
(二)观察联想:
1、你喜欢你的这双手吗? 它都会帮助你做哪些事情啊?
2、我们的手不但可以做事情,而且还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谁能到前面来展示自己的手形,让大家猜一猜。
3、看到大家的表演,王老师也想把自己用手形创编的`小故事表演给大家,欢迎吗?(师表演:狼和狗都说自己的本领大,吵了起来,便找来一位老者来评理,小动物们纷纷来凑热闹,狼说比狗跑得快,小兔子说:要说跑得快,我们不相上下,而且我比你们还灵活;狼和狗又说比谁跳得高,这时老鹰又说:你们跳得再高也没有我老鹰飞得高呀;于是狗又说我比狼漂亮得多,在一边的孔雀得意地说:瞧你长那样还算漂亮啊;狼和狗有点不好意思了,说,那就看看谁的寿命长吧,小乌龟慢慢的爬了过来说:狼狗哥哥,别看我什么都落后,但是你们的寿命可不能跟我比呢。)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导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手形”在脑海里的印象,为创作打好基础。《手形故事》的表演既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为创作做准备。
教 学 过 程(三):
联想添画:我们的手本领可真大,现在张开你的一只手,仔细看看它的形状都像什么?
1、手指向上(小鸡)、手指向下(章鱼)把手变换方向,横着看呢?(小鱼)
2、两只手摆在一起呢,像什么?(老鹰)
3、如果变换手的形态,又能变成什么(想象如果把颜色涂在手上,会变成什么样)
(四)、大胆表现:
1、欣赏小朋友们的手形绘画作品,你喜欢哪一种?说说它是怎样变的?
2、看看自己手中的材料,想想怎样去表现,可以用彩笔画、也可以用彩纸贴、还可以用彩泥捏、还可以用水粉颜料在手上画。
3、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评价展示作品,互相说说同学的作品有趣在哪?
教师点评,画上大拇指。
(六)课堂延伸:
我们都有一双会说话的小手,可是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他们只能用手势来表达心声,(播放《感恩的心》,师生一块表演手语部分)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关怀和爱护他们,让他们和我们一样,成为世界上最快乐和最幸福的人,好吗?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式评价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人美版教材第二册的第7课,属“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案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以低年级学生爱玩的兴趣来构思的,游戏、故事、动手表演、在手上画画等等,都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了良好的素材和想法,大胆的创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有趣的手形画。但回顾本节课,也有令自己不太满意的地方,如在学生创作前,应适当的再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可能创作效果会更突出一些,还有学生创作时采用两人合作的方式似乎有些过于牵强,导致有合作不太愉快的现象,在课堂评价处,应再细致深入一些。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1课时
执教时间:5月9日——5月10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教学目标:
⒈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⒉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
⒊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
课前准备:
⒈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以及绘画材料等。
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形象和作品。
⒊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
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观察与尝试
⒈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讨论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加以变化而来的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简单的造型。
三、实践与操作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会产生以外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6
课题: 色彩的对比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掌握对比技巧。
2操作:运用补色对比的特性来配置图案完成一幅马勺脸谱。
3情感:感受对比色强烈跳跃的情感特征。体验运用补色对比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创作之中。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图片、课件、画笔、颜料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英国画家用补色对比配置的作品《尼克尔斯峡谷》。请说说你对这幅画的色彩感受。
师:同学们,这是英国的尼克尔斯大峡谷,谁能说说它是什么颜色的呀?那么在画家笔下会怎样去表现呢?看 画家运用的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2、多媒体演示导入色环,师:色彩的选择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色彩怎样搭配才最具相互衬托的效果,使画面艳丽醒目呢?(运用对比色)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让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色彩在画面上跳跃。
二、新授
1、师提问:怎样能找到对比色呢?老师有个好办法,只要你说出色轮中任何一个颜色老师马上就能找到它的对比色。谁来考考老师?你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找到对比色的`吗?
2、师提问:对,互为对比色的色彩还有很多,要想找到它们需要一个色彩更多的大色轮,谁有办法做一个大色轮呢?下面请同桌同学合作用油画棒排列成一个色轮,然后找出其中的对比色。
3、师:对于运用对比色的突出效果,我国民间艺术家们早有掌握,比如在这组马勺脸谱中就有生动运用。多媒体欣赏。
4、师提问:马勺脸谱距今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仔细欣赏你觉得马勺脸谱有哪些特色呀?它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强调色彩对比,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比如:红为忠,白为奸,黑色为 正,黄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仪侠、恶野,金银为神妖。用日月 纹、火纹、旋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的性格。
5、师:马勺是用来喂马的器具,马勺上的图案是人们祈求驱灾避祸生活美满而刻画的神灵符咒,也有些是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而来的,谁能猜出这是谁?(多媒体课件演示)
6、(师出示范画)那谁能猜出老师设计的脸谱是谁?
猜对了 老师是分三个步骤完成作品的(出示范画步骤),学生说说哪
三步。教师分别出示板书步骤。(1、五官定位。2、添画纹饰。3、色彩对比,美化脸谱。)
7、师:想不想把你喜欢的人物设计成马勺脸谱呀,你会怎样配色呢? 出示作业要求:用对比色配置的方法设计一幅马勺脸谱。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
作品展示,师生一起评价,评“个性鲜明、色彩对比、构思巧妙”之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色彩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而设置的。在学习色彩画中,除了色彩的冷暖外,认识色彩的对比,用强烈的对比色来表现生活,是小学生学习色彩画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们喜爱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来画画,有时画的好,有时画的不好。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和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去认知色彩,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热爱的情感,提高绘画兴趣。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旧知识中的冷暖色摆色环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从视觉感知到理性感悟对比的表现力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发现对比色的表现力,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和大熊猫图片,简单的画出大熊猫的体态。
2、增强幼儿爱护大熊猫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大熊猫、大熊猫图片、录音机、磁带、彩笔、油画棒、绘画纸,小椅子、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随着音乐全体小朋友学着大熊猫的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大熊猫吃竹子的画面、玩耍的画面),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小朋友,图上是谁啊?(大熊猫)大熊猫在干什么?(在吃竹子、在玩……)大熊猫长什么样子啊?(身上有毛,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四条腿,有一条尾巴,有两只半圆形的耳朵,身体胖胖的……)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们看的真仔细,说的太好了,大熊猫身体肥胖,四肢粗壮,皮毛黑白分明,四肢、肩部和耳朵黑亮,眼睛周围也是八字形的黑毛,其余均为白毛。而且大熊猫生活在山林中,喜欢吃竹叶和竹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朋友们看磁性黑板,出示熊猫图片,请幼儿观察静止的熊猫的样子。
3、老师在卡纸上示范并讲解大熊猫的画法。
1)大熊猫圆圆的大脑袋。
2)出大熊猫椭圆形的白色身体。
3)画出大熊猫又粗又短的四条黑腿。
4)给大熊猫添画上眼睛、鼻子、耳朵。
5)给大熊猫进行着色。
4、幼儿在绘画纸进行绘画。
1)自己画,老师巡回指导,必要时给予帮助。
2)画简单的大熊猫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大熊猫 。
3)为大熊猫添画竹笋、竹叶等。
4)给大熊猫进行着色。注意画面的整洁,涂色要均匀。
7、对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组织孩子们选出不同姿态的大熊猫,组成熊猫的一家,进行组合活动,并
进行讲述活动,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合能力。
8、小朋友,今天我们把大熊猫的`一家打扮的这么漂亮,它们可高兴了。让我们一起祝贺一下,来做一个《大熊猫钻圈》的游戏,好不好?(好!)
老师讲明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注意事项。
玩法:幼儿排成两队,第一个幼儿学习大熊猫的模样,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后,返回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依次类推,看哪一队的小朋友先钻完,哪队便为胜方。
规则:必须手脚着地钻过呼啦圈。
注意事项:不能碰倒呼啦圈。
三、活动延伸:
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太棒了!现在让我们把大熊猫送回家吧。
听着音乐,组织孩子们张贴自己的作品到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随着音乐,老师组织孩子们学着大熊猫的样子,出去寻找东西吃。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大熊猫,发动家人和朋友一起爱护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
美术教案 篇8
年级:三年级
课时:4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
2、初步体验画笔墨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练习、示范、巡视辅导、评析等
教学目标:
1、搜集、欣赏有关猴子题材的艺术作品,了解“猴”的造型和神态所产生的文化蕴涵。
2、用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种方法创作活泼、淘气的猴子形象,初步体验画笔墨的特点,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欣赏猴戏,模仿在“急急风”锣鼓经伴奏下猴子亮相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关于猴子的资料图片及玩具等。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图片及猴子题材的绘画,工艺作品。
3、彩色纸、包装盒、生宣纸、国画颜料、毛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展示一组猴子题材的图片(课件)
提出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语表达猴子的性格、脾气
学生回答:……
板书:淘气的猴子
2、在欣赏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图片里猴子进行观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对猴子的看法,说出猴子的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加以说明。
3、观看猴子野外生活的片段,了解猴子的一些动态、表情。
4、学生结合图片的欣赏以及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肢体语言来创造猴子的多种姿态造型。
5、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来表达猴子的姿态造型及生活方式、特点。
6、安排学生进行选猴王,学习猴戏动作,表演花果山猴子的生活的'创新表演。
7、进行国画尝试性练习和学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方法及不足,给予适当是示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
2、及时提醒学生用剪刀,要注意安全。
3、以鼓励性的言语鼓励和纠正学生的不足之处。
教学
1、采用师生、学生相互的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
2、特别是对制作、绘画、集体和个人表演中表现出色的同学要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里的宣传活动多出力。
美术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一张纸条经过切割、折曲就能设计制作出各种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椅子,本课让学生通过座椅的设计与制作,关注生活,敢于创造。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通过纸板的切割、曲折,设计制作造型美观、功能实用的椅子与沙发。初步了解立体构成知识及在设计中的应用。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椅子的设计,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认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培养敢于想象、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和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在思想上关注家乡的变化,提高“三亚是我家,保护、建设靠大家”的好市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生活中充满设计,设计的前提使敢于创造。椅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但很少有人有意识地注意它、研究它、分析它的造型、功能、材料、色彩以及风格、品位。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椅子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2)难点:
设计构思。椅子设计用材很少,技法也较为简单,关键是构思。纸板的联想是通过一张纸的切割、弯曲设计椅子,尽可能少去掉或添加纸块,这里含有立体构成的因素。
教具准备:剪刀,卡纸,双面胶及各种风格纸板坐椅作品(教师)。部分学生优秀作品。
学具准备:各色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彩笔,贴纸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导言:
大家看图片,并回答问题,(课件展示图片)
设问:①你能看出图片上的景物是哪里吗?
②你能看到与美丽的景色不协调的地方吗?
提问:你是否留意过该艺术椅的造型?
提问:该艺术椅的作用?
小结:方便。舒适。美观。情趣
以三亚本市东西两河河堤上的艺术便民座椅受到人为的破坏为切入点。
(课件展示)残缺不全的艺术卡通便民座椅展示
③面对人为的破坏,作为少先队员。团员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观看、讨论
自由回答:三亚河景,椅子,残缺不全的艺术卡通便民座椅。
例如:手、足球、动物等
例如:走累了休息,好看等等。
学生思考并个别回答:例如保护环境以身作则,以三亚好市民自律,爱护家园,影响家人朋友,设计更坚固更美观的.便民座椅
讲授新课
要想设计出好的座椅,就先来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其它座椅。
⑴生活中的椅子还有哪些呢?
(课件展示图片)生活中的座椅
设问:你知道它们的社会功能、造型特点、材料、摆放的环境吗?
⑵思考与讨论:(课件展示问题)
①体会一下坐在椅子上的感觉,座椅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点击进入:座椅的特点:座椅具有实用、舒适、稳定。以人为本
②座椅的结构你了解吗?你看到的椅子都是由几条腿支撑的?它们稳定吗?为什么?
点击进入:座椅的结构:座椅的结构一般为腿(支撑点)、面(承重点),靠背。
③你能用纸板设计制作椅子造型吗?
这节课我们就是把纸板想象为塑料。钢材。木版等来设计创意坐椅。
课题揭示:(板书)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
(课件展示)设问:怎么样通过纸板来设计制作坐椅?(切换FISH)
(课件展示动画教具、图例、讲解):纸板的联想(构图、卷折)
小结:由一张纸上通
过折、卷、利用点、线、面的角度及纸张粗细大小变化,尽量少去掉纸块或加纸块的来完成造型。
注意:造型要符合现代造型设计的造型特点:简洁、艺术性强、以人为本
以支撑点(椅子腿)可以是:四条三条两条一条
(切换FISH)示范其中之一(四线)(两线一面)(两面)(一面)
(并出示学生优秀创意作品)简述
学生看图片思考并回答:
例如:①沙发、生活用椅、办公用椅、公共用椅等。
②足球、逗号、花朵等。
③家里、办公室、食堂、餐厅、会议室、客厅等。
学生细心体会坐着的感觉:舒服、稳定等等
学生观察课桌椅
学生讨论、观察、回答:由靠背、椅面、椅腿构成。
数学知识: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学生欣赏
师生双边活动
课堂练习
以(三亚是我家,“美护”靠大家)为主题
①把纸板想象为塑料、钢材、木材等材料来设计制作创意座椅。
②比一比,看谁能最快设计制作出即创意、好看、实用、稳定的座椅,作品可为1、2个小椅子或一组椅子、沙发。
③要求大胆创新,构思制作可组成小组合作可单独完成
巡回辅导,必要时与学生共同完成制作,(提醒安全问题)
把讲台作为学生作品的展示台。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合作并构思制作学生欣赏作品并作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展示与讨论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并谈谈自己的创意:椅子的造型特点,放在什么环境下最合适,如果真投产,用什么材料制作最能展示自己的创意。
课堂小结
请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肯定学生的努力。从今后多留意身边的事物会发现生活中的设计无处不在。
美术教案 篇10
美术欣赏
教材选自人美社《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23课“二十世纪外国绘画”。课文中提到以毕加索、蒙克等为代表的多个绘画流派,强调诸流派在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种种探索。
荷兰画家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十乐》,是一幅直接刻画爵十音乐的作品。完成于1943年。作者很好地运用抽象形式准确表现了音乐给听者的抽象感觉,美的信息深藏于直线、方块的简化形式中,是风格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通过对本作品的欣赏,初步认识蒙得里安的抽象的艺术。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文化的感觉能力。
开课之谫,教学进程已写在黑板上。“特点比较”处加有覆盖物,需要时再揭开。(见下页)
一、组织教学
互致问候,稳定情绪。请出著名理论家林木教授作为本课嘉宾与学生见面。
二、导入新课(约1分钟)
教师:请翻开书58页第23课,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上李课我们了解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现代艺术在观念上的巨大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欣赏了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个画派的作品,今天我们将欣赏蒙得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并且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认识态度。
三、讲授新课(约23分钟):
教师:在欣赏之前,我们对作品的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首先了解作者蒙得里安。请看大屏幕,这就是蒙得里安,是一位荷兰画家,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请看他早期的作品:《黄昏》、《房舍》、《风车》、《树林》、《阳光下的风车》,都是非常具象写实的,也就是说32岁以前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写实主义画家。1904年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带壶的静物之一〉〉、《带壶的静物之一》。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蒙得里安的画风由具象到抽象的变化过程。1917年积极参与创建“风格派”的活动,抽象艺术理念也是臻完善,绘画发展成为纯抽象的形式,像这些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一年后在美国去逝。
林老师,我们刚才看到蒙得里安的作品,前后风格差别特别大,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嘉宾:实际上西方现代艺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直接原因就是新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理论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产生相应的变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相术的发明,它以精确的再现现实的本身一下取代了绘画拥有的殖民地现现实的功能。既然有这样一个非常非常写实的一点都不变样的技术,以前艺术家们表现现实的努力在当时许多画家看来就是显得有点多余,要这种情况下画家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认为要表现外在的真实是虚的,瞬息万变的,艺术应表现更为本质的、永恒的、更为真实的东西,这才是绘画的新功能。比如修拉应用光学原理将色彩以点的形式在眼中直接合成;毕加索受印象派之后塞尚的影响,选择立方体、三角体、圆形体等等表现事物的真实与本质;超现实主义受弗洛依德心理学的影响表现意识与潜意识等等,这些都是艺术观念的变化带来的新想法与新实验。蒙得里安追随过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来对立体主义也有过兴趣。他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变革的年代,受到过很多现代观念的影响,最后他找到了事物的结构来表现,这就是他的想法,因此画风产生新的变化。
学生举手提问:我想请问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风格派”是指什么?1917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对“风格派”有影响吗?
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风格派”的成立有影响,因为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希望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平等的社会新秩序。“风格派”的艺术家们希望用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建立和谐的、平衡的、纯艺术的天堂,强调数理的分析和视觉美感的研究。1917年他们创办〈〈风格〉〉杂志,宣扬其艺术主张,美术史上就称这群艺术家们为“风格派”。“风格派”理论的确立对其他艺术形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嘉宾:风格派的理论就是将万事万物抽象为一种结构,他们自己说:“自然的丰富多彩可压缩为一定关系的造型表现,艺术成为一种如同数学一样精确的表达宇宙基本特征的直觉手段。”他们还说:“凭最简单的横竖线条与原三色就可以表现最本质的东西,如果充分的简化与分解某种东西,就可以得到这种东西的本质”。也就是说在蒙得里安看来,世界万事万物太复杂,要把它抽象成最基本的结构,如我们刚才看到的作品〈〈红树〉〉、〈〈灰树〉〉、到〈〈开花的苹果树〉〉的时候,它已不是树了,是树的结构,由线条构成的结构。三幅作品的演变就最充分地说明“风格派”是什么。
教师:下面我们了解爵士乐,先欣赏一段爵士乐。
好!我们来谈谈对音乐有什么感受。
学生1:我听了爵士乐以后,觉得音乐风格有点奇怪,有不可言语的感觉。
学生2:我觉得这种音乐节奏非常欢快,使人震奋。
学生3:听到它想到美国电影中二、三十年代通宵达旦的舞会。
学生4:我觉得它很奇怪,旋律节奏都很特别,不像中国音乐那样优美柔和抒情。
教师:很好!爵士乐是因泛卖奴隶,由黑人从非洲带来的音乐文化在都市这个环境中演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节奏明快,音乐兴奋而热烈。切分节奏是它的主要特征。下面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它,同时开展一次小的活动,希望同学们将对爵士乐的感受画出来,就是将听觉感受转变为视觉效果,没有任何限制,让我们来试一下。
教师:我们请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感受。
学生:首先我感觉音乐是振奋人心的,我就用这些线条来烘托这咱气氛。其次,我觉得旋律非常的不连贯,所以我用这些纵横相交、长短不同的线条来表示。另外我在音乐里面听到了许多响亮的音色像钢琴、小号的音色,所以我用这些鲜艳的小方块来表示它。
嘉宾:同学们都比较注重对爵士乐的刺激性,震撼性的表现,并对这方面进行了图式转换,如哪位同学用折线的,哪位用园点的,还有哪位用立方体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能基本地把握爵士乐的心理感受并将它转换为视觉语言,很不错!
教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用了抽象的形式表现音乐给我们抽象的感受,那么,蒙得里安是怎样用他的特殊语言表达这种抽象感觉的呢?我们进入“二: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以后我们再看到这个作品时有可能是这个名字:《百老汇——布基 伍基》,“布基
伍基”是爵士乐的一种风格。蒙得里安自信地认为我不仅能用抽象的形式表现爵士乐,还能表现“布基
伍基”风格的爵士乐。让我们先整体感受一下画面,是否能产生与爵士乐有关的情绪,旋律、节奏、气氛方面的联想呢?
学生1:画面上有许多彩色的方块,让我联想到随着音乐起舞的动感跳跃
学生2:我认为画面上的直线就像五线谱一样,那些色彩鲜艳的方块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方块的排列给人一种旋律起伏跌荡的联想。
学生3:我觉得这幅画什么规律,与爵士乐的气氛很相似
学生4:我感觉可能与这位同学不同。画面中红、黄的面积很大,让我感觉画面是暖色的,充分的表现了爵士乐欢乐气氛。黄色的小色块就像节奏鲜明的打击乐似的,大色块就像是大提琴与钢琴的浑厚音色,大小色块一层层的像声音扩散开一般,这一切交织起来就形成了美妙的较有规律的爵士乐。
教师:我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音乐有关的关的许多信息,现在我们再冷静地理解分析一下,作品有哪些特点。先来复习前几课我们了解的传统艺术。请欣赏《梅渡蒺之筏》、《自由神引导人们》、《星月夜》,这些传统艺术作品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这些传统作品都比较注重应用丰富的色彩来表达内心感情。
学生2:我认为传统作品立体感很强,明暗比较鲜明一些。
学生3: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4:传统作品画得非常像,很写实。
学生5:我认为传统艺术作品用线柔和,直线与曲线结合很讲究。
教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蒙得里安的作品,他的画面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1:我觉得这件作品色彩比较单调一些。
学生2:很抽象,给人的想像空间很宽。
学生3:我认为画面是平面图案,没有立体感。
学生4:这幅画只用了直线,没有其它变化,有点单调。
学生5:是抽象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
教师:我们通过传统作品与《百老汇的爵士乐》相比较,归纳起来它们的特点有以下对应的五条。
特点比较
传统作品 《百老汇的爵士乐》
1.写实、具象、再现性绘画。 A.抽象、表现性绘画。
2.色彩变化丰富。 B.只用黑、白、灰和三原色。
3.用线讲究、流畅。 C.只用垂直、水平线。
4.用暗明、色彩塑造形体。 D.平面、图案效果。
5.有情节描写、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E.完全摒弃感情和情节内容。
学生举手提问:老师,我认为传统艺术和《百老汇的爵士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您写的条却是“完全摒弃思想感情”,我对这条不太理解。
教师:通常情况下绘画被称为情感的符号,但蒙得里安认为抽象的,没有感情的艺术才是纯粹的艺术,有感情的艺术将使真实模糊不清。如果我们说富于感情的作品是“热抽象”的话“冷抽象”就成了对蒙得里安作品别致的称谓,所以他作品的特点中就多了这一条。
嘉宾:对!这一条实际上是蒙得里安自己说,他说他的艺术就是要摒弃感情。因为他自称他做的是数学似的研究性质的工作,用数理的方式把万事万物的结构抽取出来。我们都知道,在计算数学的时候不需要感情的。但是蒙得里安却怀着巨大的热情和执著的精神去探就世界的秘密,他的作品中把造型艺术里诸多规律贯注其中,在他的'艺术里也带上了非常丰富的感情,从蒙得里安的后期作品常被制作成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获得大家的喜爱,从这点就可看到作品里的感情色彩。所以当时有位乔治
斯密特
同时代人就谈到蒙得里安的这种矛盾现象,他说:“蒙得里安的艺术反驳了他自己的理论,他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与其它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大的精神上的成就。蒙得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每幅画中永远放射出光彩。”虽然蒙得里安的理论与实践有矛盾特征,但我们不必理会他,我们好好把握自己的感受包括刚诸位同学在蒙得里安的作品和爵士乐中休会到的东西,就是真正的艺术欣赏。
教师:林老师,我们知道百老汇是一条很著名的大街,爵士乐又是表现形式非常丰富的乐曲,蒙得里安不仅用非传统的形式表现它,而且比我们学过的几个画派走得更远,更难以理解,他的艺术观念是怎样是形成的呢?他与我们熟悉的传统艺术有联系吗?
嘉宾:这是研究与欣赏现代艺术必须解决的问题。西方传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对科学、对数理、对理性的追求。早在公元前六、七世纪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什么是美,美就是数的和谐。大家知道的黄金分割就是什么比什么产生美,这是西方非常突出的历史线索。到伯拉图与亚里斯多德时代,根据科学与理性的思维导致这两位先生提出艺术的本质就是模仿,对客观事物的模仿,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用非常严谨的解剖,透视技术使绘画的模仿性、写实性得到很好的表现,像米开朗基罗的壁画人物作品就仿佛可以伸手去摸一样,非常像。这种写实技术就仰仗科学与理性的精神。然后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等写实能力都是非常强的。到了19世纪,科技的发展,照像术的出现给人们的观念带来变化,也促使很多画家、理论家、史学家他们的思考,认为再去模仿外表的真实是虚假的东西,例如未来派……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
怎样才能找到更为本质的真实呢?我们刚才看到《红树》《灰树》到《开画的苹果树》的时候,树慢慢消失了,但树的结构还在,这就是蒙得里安的思维方式。从上述分析看来,蒙得里安的艺术实际了也属于模仿,他认为对外表的模仿是稚和虚假的,只有对事物本质更真实的模仿才有意义。而且他强调的是“数”,他要用数理的思维抽取客观事物的结构,这跟我们谈到的毕达哥拉斯的思维是一致的,跟伯拉图亚、里斯多得的“模仿”也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他是从一种更深层的思考上的模仿,从这个角度来说,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传统发展而来的。刚才同学们谈到从其作品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教师:好,我们清楚了蒙得里安的艺术与传统的承袭关系,那么我们下面再次欣赏作品,跳出题目的限制,将画面与美国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什么新的想法?
学生1:我看起来就像坐在飞机上鸟瞰城市时的景象。
学生2:我觉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预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纪40年代的画,却像我们这个时代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电子网络一样。
学生3:纵横交错的线条像美国发达的交通网,小方块像各式各样的汽车在大道上奔驰。
学生4:直线与方块的构成,画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国人那种开朗的性格与灵活多变思维。
学生5:我觉得各式各样的方块就像夜总会和歌剧院一样遍布于百老汇街的大街小巷。
学生6:我觉得像霓红灯随着爵士乐的节奏而闪烁。
教师:很不错!我们初次将画面与题目结合起来完全无法想象,通过以上这三个步骤掖知性动,我们初步的了解了,接受到了画家传达的美的信息,而且基本把握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教师:我们进入第二部分:讨论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态度(约18分钟 )
林教师,我们中国也有许多抽象作品,有的很神秘而我们却能自然的接受它,但是对西方的抽象艺术我们接受时就困难,是什么原因造成呢?
嘉宾:作为抽象艺术来讲,我国艺术的传统比西方还早得多。我们在六千多年以前就有了彩陶艺术,如仰韵文化、半坡的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有大量的抽象彩饰。所以我们的抽象意识非常早。在以后的青铜艺术时代也是一个抽象与半抽象的时代,如青铜器上大量使用的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等……。我们中国
最著名的艺术就是文人画和书法,书法艺术就是抽象的艺术,如通过提、按、顿、挫,运笔的速度,笔墨的干湿、墨色的浓淡创造出一种情绪表达的氛围,是纯抽象的东西。还有水墨画,水墨是非现实的,八大山人的作品就是突出的例子……所以我们中国的抽象与西方抽象有相同之外,但西方的抽象是对客观物质世界一种本质的概括,而中国的抽象更多的贯注着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情感与哲学。这就是两种抽象的区别。
教师:西方的抽象艺术虽然不好理解,但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看一下这些有趣的实物,这是用蒙得里安的抽象形式装饰的玻璃杯我们看看这种窗帘:直线、三原色,方块图案的布料,很有趣吧!我们再来看看屏幕,这是蒙得里安风格的时装,这是风格派的建筑作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享受着抽象艺术带来的美感,抽象的美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通过上节课与这节课对抽象艺术的学习,对现代艺术的了解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有很多机会遇到抽象艺术,那时候我们将抱什么态度去欣赏它、理解它呢?
学生1:我非常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我觉得古典艺术作者意图非常明显,而且重于写实,现代艺术能给人带来广阔的联想空间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我在欣赏时会报积的态度,理解它、欣赏它。
学生2:我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态度相反,我不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因为它比较抽象,理解过程也比较复杂,就不容易读懂作者的绘画意图,所以我不太喜欢它。
教师:你不喜欢现代艺术,这种观点是可以存在的。
学生3:我认为欣赏现代艺术首先还是应提高我们艺术修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欣赏好它。
学生4:我不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我们难道非要等到艺术修养提高了才去欣赏作品吗?我们也可以运用现在学习的知识,比如说语文啦、历史啦,并通过知识的横向联系,也能达到欣赏的目的,只是欣赏程度深浅不同罢了。
学生5:我认为在欣赏一幅画的时候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应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学生6:我认为现代艺术对我们父辈来说是难于理解的。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不喜欢一样,但是通过学习我知道它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去欣赏和学习。
学生7:我觉得我们欣赏现代艺术时可以仁者见仁智,允许对一幅画作品,我至是相同的看法,也就是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蒙得里安。
学生8:我对抽象艺术持中立态度。如果我喜欢一幅作品,我就会主动了解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什么的,慢慢地欣赏它。否则将一翻而过,不再理会它,凭兴趣。
学生9:我喜欢现代艺术,并且我习惯作品的题目出发展开思路进行联想,这样才能了解作品更多的内容。
学生10: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欣赏不应该看题目,应从画面直接出去,这样有助于展开个人的想象力。
学生11:请问如果想象的内容与题目不服呢?
学生12:……
教师:林老师,我们该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欣赏现代艺术?
嘉宾:其实刚才同学们的讨论都很道理,看上去似乎有矛盾,但都是艺术欣赏的不同途径,应该说基本上都是正确。我觉得我们通过对蒙得里安的学习,应该了解蒙得里安的艺术是从西方传统发展而来的,他只是对现代生活的直接感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已。刚才我们又谈到中国也有抽象艺术、中、西方两种艺术是可以相互吸收、借鉴的,但也有不同,我们应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西方现代艺术应该欣赏、理解、但要排除盲目崇拜,迷信的思想倾向。同时对我们自身的艺术传统应努力学习,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这样才有吸收、借鉴的可能性,这或许就是我们这堂课的价值所在。
教师: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接收现代艺术的机会会越来越多,对于现代艺术的作品,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认识它、赏析它,这样有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识世界,培养我们健全的、完美的审美观,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下课,同学们再见。
注:本课例获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录像)评比一等奖。
教学后记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转变美术教育观念成为了广大教师学习与教学实践的主要内容。转变观念的核心内涵就是从过于强调学科体系与技能的滞后教育观转变到、提升到艺术(美术)文化课程的认识层面。因此,美术欣赏教学就应该像教学生“学唐诗、宋词一样,目的不是去学习如何作唐诗、宋词,其重点让学生感觉、体味、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或民族文化的文脉”。以此为教学理念,尝试实施素质教育。高中欣赏课《百老汇的爵士乐》就是观念转变后的一次教学尝试。
本课的教学思路就是:
1.以赏析《百老汇的爵士乐》为立足点,感知作品的形与色,思考形、色被选择的内在动机与因素。
2.以蒙得里安为支点,预架一座中西方美术文化的立交桥梁,使学生在感觉抽象艺术的同时饱受美术文化信息的滋养。
3.给学生足够的智慧呈现空间,参与文化信息的交流,确信对美术的个性化的认识。
明显地,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是事论事似的欣赏本身,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领会,认识美术传情达意的方式,更多了解画面后的东西。为达到教学所需的深度,特地聘请了著名美术理论林木教授为嘉宾参与教学,林教授的加入,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而且师生交流的环关结构得以完善,三方交流式的教学形式也为学生的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贯穿全课的思维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宽泛性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造环境,学生提问与答问都很精彩,展示了高中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专注地听课、愉快地作画、讨论时乐于宣布自己的见解等等无不是获得了美的润泽与洗礼,情感得以宣泄与陶冶的表征。
既着眼实际成绩,又注重未来发展,是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如果说课堂中对感知觉的训练,因欣赏而获得美感享受等等实现了教学的现实价值的话,那么以传播美术文化为教学使命,就是对课程长远价值的追求。这节课并不完美,能获得专家的赞同,我认为是肯定了我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教学价值的思考,以及探索与努力的方向。教育在发展,观念在更新,在日常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