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_614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案 科学 活动 614

管理员

摘要: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科学活动教案 篇……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一、设计意图: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出发,我设计了《逛果园》这一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动动、说说、玩玩的过程中,认识、区分两个物体的“大”和“小”,并大胆地尝试让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大”和“小”,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并区分两个物体的大与小,并能用相应的动作及语言加以表达。

  2、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布置果园的环境(大树、小树等)

  2、大、小苹果;大、小树叶卡片若干。

  3、大小箩筐若干。大小汽车各一辆。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大、小汽车,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个美丽的果园,那里可好玩了,大大小小的果子都成熟了,我们要乘汽车去摘果子。”

  (2)出示大、小汽车:“嘀嘀,开来了两辆汽车。”(幼儿观察)“是什么样的'汽车?你想乘哪辆车去?为什么?”(公共汽车很大,可以坐很多人;小汽车小小的,只能坐几个人)“好,我们坐着大汽车去果园吧!”

  (3)师生一起开汽车去果园。

  2、通过摘苹果,观察苹果的大与小,并进行分类。

  (1)认识大树和小树:“这是谁呀?”(大树妈妈)“大树妈妈旁边是谁呀?(小树宝宝)

  (2)观察大树妈妈和小树宝宝及它们身上的苹果的大与小,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用动作表示出来。(教师给予肯定和支持)

  (3)摘苹果。

  ①师:“大树妈妈请我们吃苹果,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大苹果。”(幼儿摘苹果)“把你摘的大苹果举起来给老师看,你的大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请你做一个‘大’的动作!”(表扬与别人做的不一样的幼儿)

  ②“每个小朋友摘一个小苹果,举起来,闻闻看苹果香不香!请你做一个‘小’的动作。”

  ③苹果分类:“开心吗?摘了这么多的苹果,我们把它带回去给哥哥姐姐们尝一尝,好吗?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箩筐,有大的,有小的,请你们把大苹果放在大箩筐,小苹果放在小箩筐里。”

  3、游戏“捡树叶”,进一步观察和区分树叶的大与小。

  (1)捡树叶:请小朋友一个手捡一片大树叶,一个手捡一片小树叶。

  (2)玩树叶:

  师:“大树叶在哪里?”(幼:大树叶在这里)举起来给我看看,我们把大树叶举起来,把小树叶藏起来;“小树叶在哪里?”

  (3)和树叶一起跳个舞。(听音乐跳“欢乐舞”,活动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佐料”,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对于葱的功用,我班的幼儿并没有意识到。比如午餐时,经常听到孩子们喊“老师,我不要吃这个长长的东西(葱)”;“我不喜欢吃葱,帮我拿走啊” ……我想,既然幼儿对葱关注得比较少,不了解葱的特征和多种用途,为何不给他们一个学习的机会,把生活中常见的葱作为科学探索的材料呢?如果能设计一个有趣的动画人物“葱娃娃”,以“寻找葱娃娃的秘密”贯穿活动始终,相信幼儿会感到好奇和亲切,也能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和认识葱并学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为了引发幼儿对葱的探索兴趣,葱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活动前我多方查找资料,了解葱的外形特征、种类、营养价值、医学用途等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然后,确定了以“探索葱管的多种玩法”为活动的重难点,设计了多个有趣的操作环节,力求让幼儿真正“学中玩、玩中学”,体验到科学探索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在剥、捏、剪、吹等尝试中,了解葱的主要外形特征及其用途,发现葱会“唱歌”与葱管的粗细、厚薄、长短有关。

  2.能运用简单的观察、比较、预测、验证等方法探索科学现象,拓展思维,提高动手、判断和分析能力。

  3.愿意参与探索“葱的秘密”活动,体验发现的喜悦,萌发对葱的喜爱之情以及关注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了解笛子的“发声秘密”。

  2. 物质准备:菜篮一个,内装完整的实物葱若干;剪好的葱叶、剪刀、面纸、泡泡水等幼儿人手一份;大、小盘子每桌各一;PPT《送你葱》、葱娃娃图片及其录音、头巾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看看、说说,自然地调动对葱的关注

  指1:“老师这儿有一首很好听的歌,请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什么?”

  幼儿观看视频《送你葱》,猜猜“唱歌的人是干什么的”。

  指2:“这首歌是在菜市场卖菜的那位大妈演唱的(指视频中的人物),歌名叫《送你葱》。瞧,石老师现在变成谁了?”

  教师扎着头巾,拎着装有许多葱的篮子扮演“卖菜人”,一边演唱(《送你葱》的最后四句)一边给每桌幼儿送一些葱。

  环节自评:幼儿对图“音”并茂的视频《送你葱》很感兴趣,我扮演视频中的“卖菜人”边唱边送葱的情境,大大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成功引发了幼儿对“葱”的好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幼儿剥剥、捏捏,认识葱的主要外形特征

  指1:“你可不能小瞧这些葱,它的全身都是宝,有很多的秘密呢!现在,每人拿一根葱,仔细看看、摸摸、说说你手中的葱是什么样子的?”

  从颜色、形状等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葱的主要外形特征,重点指导幼儿如何剥葱白外面的皮,引导幼儿捏葱叶、掐断葱叶,发现葱叶是空心的(见图1)。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教育:剥葱白时不要揉眼睛。以此引发幼儿对葱的气味等特征的关注。

  指2:“刚才小朋友们看得很仔细,发现了葱的不少特点。现在你们瞧,谁来了?”(PPT中出示“葱娃娃”, 见图2。)

  葱娃娃:“嗨,大家好!我是葱娃娃。认识你们真高兴。我的身体分为葱叶、葱白和葱根。葱叶是空心的,长长的、圆圆的,像管子;葱根像胡须,像卷发,长在地下。我的身上还藏着许多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

  环节自评:这一环节是对葱的初步了解。“葱”取自自然界,富有乡土气息,如此简单的材料,却丝毫没有减弱幼儿的探究欲望。他们被葱娃娃的形象所吸引,在看、数、捏、剥、摸葱等一系列动作中,亲自操作、比较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幼儿对葱叶里面是空心的,上下不一样粗等特征印象深刻,这也为他们接下来探索葱管会“唱歌”的秘密,积累了必要的经验。

  3.幼儿敲敲、闻闻,了解葱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游戏“包葱叶”,引导幼儿发现葱汁及其刺鼻的味道。

  指:“下面让我们就跟着葱娃娃去寻找它的秘密吧!看,葱娃娃准备了什么?有什么秘密呢?”

  PPT出示面纸和葱叶。教师介绍 “包葱叶”的游戏要求:先把葱叶放在纸巾里包紧,然后用手使劲在桌上压一压、搓一搓,最后打开纸包说说自己的发现(见图3)。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发现纸变绿了,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葱娃娃:“小朋友们真聪明,让纸变绿的是我的汁——葱汁,它的味道有点难闻,可是放在锅里烹炒之后,就会散发出香味哦!”

  (2)举例说说生活中有葱的菜肴,知道葱既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

  指1:“哇,原来葱在锅里炒过以后,刺鼻的味道可以变成香味。谁来说说葱可以怎么吃?在哪些好吃的菜里见到过?”

  重点引导幼儿说出葱的几种常见吃法,然后结合PPT出示“葱花蛋”、“小葱拌豆腐”等常见菜肴图片,请幼儿猜猜这些菜里的葱是生的还是熟的。

  指2:“生葱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帮我们增进食欲、增强体质,所以,葱既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

  葱娃娃:“你们说得很对,我的葱叶和葱白都可以吃,我可是厨房里不可缺少的调料品!很多道菜里都需要我,你们还能在包子、饼干等点心里找到我呢!我的营养价值很高,的身体很,你们一定要多吃哦!” 环节自评:这一环节是对葱的进一步认识,我没有直接告诉幼儿葱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而是通过“包葱叶”游戏,让幼儿在包、压、敲、闻的过程中发现绿色的葱汁及其刺鼻的味道,从而由此引出“怪味”变成“香味”的过程,幼儿感觉很神奇,纷纷迫不及待地说出生活中见到过有葱的食品,学习和探索的欲望被大大激发。

  4.幼儿剪剪、吹吹,认识葱的新特性——唱歌

  (1) 幼儿听音辨声,初步进行猜测和探索。

  指:“我们都知道多吃葱有好处,那么葱还有其他秘密吗?我们一。”

  PPT中播放一段吹葱管的声音,让幼儿说说“听起来像什么?猜测声音会是谁发出来的?葱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探索活动:怎样让葱叶“唱歌”?

  指1:“葱到底能不能发出声音?试了才知道。来,每人拿一根葱(有葱尖)吹着试试。”

  幼儿试吹,猜测吹不响的理由。

  葱娃娃:“葱叶里面是空的.,小朋友可以在它的中间和两头剪一剪,分别剪出不同长度的葱管,再吹着试试!”

  幼儿用葱、剪刀等工具自主探索,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葱叶的中间、两头分别剪成不同长度的葱管,强调吹葱管的技巧——嘴唇贴紧葱管壁,轻轻吹起,切忌用牙齿咬或将葱管压扁(见图4)。同时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指2:“都吹响了吗?吹响的是葱叶的中间还是两头?”“长的和短的葱管,哪种更容易吹响呢?”

  葱娃娃:“你的葱管‘唱歌’了吗?能够吹响的葱管其实是葱叶的中间部分,比较薄。如果选了葱叶的两头部分,一边厚、另一边细,是吹不响的。”

  环节自评:这个环节是教学难点。我有意识地启发幼儿逐层深入地探索:从猜测声音到确定声音的由来;从试吹完整葱叶到剪去葱尖试吹,再到不断地剪去葱叶两头,直至葱管“唱歌”。幼儿在剪一剪、捏一捏、剥一剥、压一压和吹一吹的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探索兴趣,并快乐大胆地表现自己。这也是一个让幼儿逐渐累加经验,经历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

  5.幼儿吹吹、玩玩,在用葱管吹泡泡的游戏中活动结束。

  (1)师幼交流:“你发现葱有哪些秘密?”

  指:“葱管空心,像管子,可以唱歌,还可以干什么呢?”

  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如,“葱叶里面是空心的,像管子;葱白的‘外套’可以剥掉;葱汁可以让纸变绿,味道比较刺鼻;让葱‘唱歌’有很多方法;等等。

  (2)幼儿探索用葱管吹泡泡。

  教师幼儿每人一瓶泡泡水和一段葱管,要求幼儿在正确使用葱管吹泡泡的同时,注意发现、比较每个泡泡的形状、大小等不同。

  结束语:“小朋友们,,为什么我们刚才吹出来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呢?这又是葱娃娃的秘密,下次我们再跟着葱娃娃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环节自评:这一环节的提问是开放性的,我让幼儿尽情想象,畅所欲言,并鼓励他们在活动后继续尝试。在活动的结尾,我特意奖励幼儿每人一瓶泡泡水,既是对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表现的肯定,也是本次探索活动的一种延伸。这一环节以欢快活泼的音乐、五彩斑斓的泡泡将幼儿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他们兴奋、喜悦,又发现了葱管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活动延伸:

  1.在班级区角中成立“科学区”,投放泡泡水和粗细长短不同的葱管,让幼儿自主探索泡泡大小与葱管粗细、长短的关系。还可适当记录纸等材料辅助幼儿实验。

  2.继续鼓励幼儿用葱管一物多玩,如,用粗细不同的葱管玩拼接游戏,比比谁拼的长,或进行长度测量活动等。

  点评

  (点评:唐海燕,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科室 江苏省学前教育特级教师)

  “生活中并不缺少课程,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教师针对大班孩子对葱的感知不甚全面的现状,充分挖掘“葱”这种常见植物的教育资源,设计出一个探索性比较强且适合大班孩子操作的探究性活动。整个科学活动设计精巧、有趣,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首先,活动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计了生活化的导入环节,将葱与生活中“卖菜人”的角色有机融合为一体,唤醒了孩子的已有生活经验,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二是营造了生活化的游戏情境,通过“包葱叶”等活动,幼儿进一步感知了葱与人们的关系,知道了葱所有具有的营养价值,并丰富了对葱的认识。

  其次,活动为幼儿了充分的探究时空。教师能紧扣主题,组织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与葱互动的过程中,通过拨拨、捏捏、敲敲、闻闻、剪剪、吹吹等活动,了解了葱的营养、食用价值,发现葱管的“唱歌”、“吹泡泡”等游戏功能,经历了对事物由外部特征到内部结构的探究过程,发展了观察、思考等多种能力。从活动过程可见,孩子的探究是充分的、主动的,也是快乐的。

  (本教案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三元融合式’科学教育案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题目:科学活动——物体间的空隙

  二、活动目标:幼儿通过操作,感知物体的内部是有间隙的;同一容器内的物体与物体间也是有间隙的。培养幼儿科学、有序、合理安排空间的`思维方式。

  三、适用对象:大班

  四、活动所需资源

  每组一个托盘,盘内有一个空广口玻璃瓶、一碗石头(10块左右)、2/3碗小石子、l/3碗沙子、1/3碗水(矿泉水瓶也可)、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记录纸和笔、指偶小兔。

  五、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察桌上摆放的实验用品:石头、小右子、沙子和水、一把小勺、一根筷子、画有玻璃瓶轮廓的纸和笔。

  说一说,石头、小石子、沙子和水有什么不同。

  (1)沙子和水能流动,石头、小石子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摸起来比沙子更扎手,而且石头比小石子儿大,也比小石子重。

  (2)小石子比沙子大而重,水是无味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闻起来有泥巴的味道。

  (3)水是透明的,抓不住的,而石头、小石子和沙子是能用手拿起来的。

  探究的问题:你能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都装到一个瓶子里吗?

  试一试。幼儿用两种方法把石头、小石子儿、沙子和水装到一个瓶子里。

  (1)先装大石头,再依次装小石子儿、沙子和水。

  (2)先装水,再依次装沙子、小石子和大石头。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发现。

  (1)先装了大石头,因为大石头占的地方大,然后又放了些小石子,这样小石子就把一些空隙给填上了。后来又放了一些沙子,沙子又把石子间的缝隙填上了。最后倒水,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2)先倒水,再装沙子、小石头和大石头,没有成功。

  六、注意事项

  1.实验前教师要掌握好材料提供的量,以装满瓶口为准,课前应预先操作几遍。

  2.本实验先装大石头,再装小石子、沙子和水,这样装得较多。

  3.实验前教师应讲明注意事项:拿石头时要轻拿轻放,舀沙子时应小心,以防散落一地。

  4.提示幼儿应边做实验边记录。

  5.实验前应让幼儿知道,应把物品都装进瓶子里面,堆高至瓶口以上就算失败了。

  6.为幼儿多准备几份相同的材料,以备幼儿再次探索时使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要求给动物进行分类并在相应的表格中画出动物。

  2、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学习。

  3、会分工合作完成学习表。

  4、能将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及老师分享、交流。

  5、感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关于动物的图书、卡片若干,光碟一盘、每个组一张学习表、一盒彩色笔。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并引出主题动物。

  组织幼儿在准备好的绿草坪上围着老师随意坐下,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跟幼儿聊天。

  提问:(1)你们家里有没有养一些小动物啊?比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什么的?接下来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给予鼓励。

  (2)还认识其他的.动物吗?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其他动物,并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动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妙的动物吧!好吗?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通过观看碟片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老师同幼儿一起住址观看光碟。看完后向幼儿提出学习要求:给动物找朋友,把条件一致的放在一块儿。接着,向幼儿讲解学习表,学习表共有三种,具体如下: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两条腿的动物、四条腿的动物、会飞的动物、水生动物。

  3、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让幼儿自由分组后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工合作完成学习表。

  告诉幼儿在完成表前自由分组。接着,动脑筋完成表格,但如果遇到困难也要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接着,老师介绍一下所准备的资料如查阅的方式。最后强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表。

  4、让幼儿把自己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分享,老师并给预评价。

  让幼儿把完成的学习表展示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接着,每组上来一个幼儿讲述本组完成的内容、方式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等与同伴分享。在讲述的同时,老师给予评价,评价以鼓励幼儿、欣赏幼儿为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

  5、经验提升:

  增强幼儿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此时响起愉快的音乐,并告诉幼儿动物们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高兴游戏起来了。我真为他们高兴!可令我担心的是,有些坏人专门要捕杀小动物,这样动物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寂寞了,更重要的是还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因为这样,小朋友们一定要开始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使动物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保护动物的小天使!好吗?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特征,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收集更多的动物图片,讲述动物的神奇故事,并在美工角和科学角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和探索,随时丰富主题内容。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看石头的外形,比较石头的轻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三角龙湾风光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湾美景,感受家乡美——火山湖

  3、看图及小片,了解火山、火山石及地球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石头外形、轻重的原因

  地球的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石的形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三角龙湾系列自然景观;地球的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石的形成。

  物质准备:火山石、湾风光片、火山喷发图片及小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假期就要开始,有的.小朋友要与家人一起去外地旅游,这是一件好事,可在游玩的过程中,谁能做一个有心人哪?大家可以看一看,在你们的桌上放着大小不一样的物体,是什么,小朋友们都知道,可你们动手试试看,有什么感觉呢?

  二、、实际观察:

  1、幼儿动手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

  2、幼儿汇报比较结果:(有的石头大、有的小、有的轻、有的重、外形)

  3、谈话:谁知道为什么大的石头却要轻,这是不合常理的呀?有谁能知道老师是从那里找到这样石头的?老师这有一个小片子,给你们看一看。

  4、幼儿观看龙湾风光片

  5、启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龙湾景区的自然美景。

  6、谈话:老师今天给大家看的既大又轻的石头就是从龙湾景区拿回来的,那里这样的石头有好多,为什么那里的石头会这样哪?让幼儿先说一说(老师已提前让幼儿收集相关的知识)

  小结:因为那是一个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7、幼儿看图及火山喷发的小片(让幼儿自己说一说对火山的了解,课前已安排收集)

  8、小结:火山喷发,并不是山喷火,而是地壳内的岩浆在地球动力中,在好大的力量的作用下被挤压所形成,就象一个小塑料袋装满了水,你不断压抡,就会喷水一样。火山它喷出的液体,冷却以后就形成了火山石。

  9、幼儿观赏火山石盆景,引导幼儿做一个有心人。

  三、活动延伸:小朋友,在自己要去玩的地方,要发现美,创造美(捡拾一些树根、石头等),提示幼儿,不能为了自己的喜好去损坏大自然(可照相留念)。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0-31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0

【热】科学活动教案03-27

【热门】科学活动教案03-27

【荐】科学活动教案03-27

【精】科学活动教案03-27

科学活动教案【荐】03-25

科学活动教案【精】03-25

科学活动教案【热】03-26

科学活动教案【热门】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