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_880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案 科学 880

管理员

摘要:

科学教案10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教案 篇1……

科学教案10篇[通用]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

  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

  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

  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

  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积极观察、寻找春天植物发芽的现象,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2.乐意用语言和动作等表现嫩芽的特点。

  3.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有初步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通过观察、寻找春天植物发芽的现象,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的一大特征。

  活动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嫩芽的特点。

  活动准备:

  1.选择初春时小草、树木刚发芽时的户外场景。

  2.树木嫩芽PPT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冬天的.树木是什么样子。

  师:冬天时,树木是什么样子的?你见过吗?(没有叶子、光秃秃)

  二、自由表达对春天的认识。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师:春天到了,公园里的花草有什么变化?光秃秃的树枝上会有什么变化呢?谁来说说看(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或猜测)

  三、师幼一起寻找、观察小芽。

  师:春天到了,我们走近些看一看树木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边走边观察周围树枝上的变化,帮助幼儿寻找树上的“芽”)

  师:你在哪里找到小芽的?(树枝)你看到的小芽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和你隔壁的小朋友说说你自己的发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芽的颜色、形状,自由寻找并相互交流各自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师幼总结:小芽是浅绿色的,嫩嫩的,是春天的特征之一。

  师:想一想,你们能不能用动作学一学小芽的样子?(引导幼儿用体态动作来表现自己所看到的小芽)

  四、结合PPT,增加生活经验。

  师:刚才我们在外面找了找小芽,我们再来看看春天还有哪些树上也有嫩芽?

  师:你还见过哪些植物上有小嫩芽?它们是什么样的?来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引导幼儿回去后观察、寻找周围植物的嫩芽)

  师总结: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小草、小树的种子都发芽了,花儿也开得漂漂亮亮的,春天真美啊!

  活动反思:

  春天到了,天气变暖了,这两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气,鸟语花香,这么好的环境、天气,不上这节课真浪费啊!班级里的自然角早已经布置好了,小朋友们从家里带过来的各种植物种子都已经开始冒出小小的芽来,更为我上这节科学课提供了最好的实物参照。在观察自然角的时候,小朋友们围在边上,用好奇、希冀又带点惊喜的眼光看着从松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满心欢喜。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春天”这个词,已经随着小芽而进入到孩子们的脑海中了。说得再多,也远不如眼见为实来得贴切。所以我想:对于这群天真的孩子,用事实来说明问题更比用故事、图片之类来得直观、强烈得多。课程与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往往能获得更出色的效果。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钥匙的外形特点和开关方法及多种多样的锁及其用途。

  2.能发现图形规律,准确的配钥匙,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各种锁、钥匙若干、美工操作袋中的《配钥匙》。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看一看锁和钥匙

  1.幼儿自由玩一玩锁,并仔细观察钥匙和锁,鼓励幼儿发现其中的秘密。

  2.幼儿探索开关锁的方法,小组内相互交流。

  3.观察钥匙,了解钥匙的结构。

  讨论:齿像什么? 把手的'形状是怎样的?钥匙怎样才能打开锁?

  二、回忆童话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忆童话片段:多萝西他们到达翡翠城时,守门人旁边有一个绿色的大箱子,要想进翡翠城必须要从锁住的箱子里拿出绿色的眼镜戴上才行。可是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钥匙开箱子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的锁,并得出结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三、配钥匙比赛

  1.提供锁和钥匙的卡片(见美工操作袋),请幼儿给多萝西、狮子、稻草人和铁皮人配一把钥匙。

  2.看谁配得最快:将钥匙和锁的图形剪下。5 ~ 6位幼儿为一组,随意抽取一张锁的卡片,看谁最快找到配对的钥匙。

  四、游戏“金锁、银锁”。

  1.集体学儿歌:“金锁、银锁,咔嚓一锁,看看谁先打开锁。”

  2.讲解游戏规则:

  一组中请一个幼儿把五把钥匙抓在手中,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这个幼儿把钥匙洒在桌上,每个幼儿赶快找自己的钥匙来开锁,一组五个最快开出者为胜。

  3.幼儿商量轮流分工。

  4.游戏3-4遍。

  五、幼儿玩游戏后自由结束教学活动。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蜜蜂和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2.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蜜蜂;蚕;蚕出茧。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蜜蜂)

  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蚕)

  二、展开

  1.了解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见过小蜜蜂和蚕宝宝?它们长的什么样子?

  (2)出示蜜蜂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蜜蜂的'头上长着什么?

  身旁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

  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

  (3)出示蚕的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蚕的头部有什么?

  身体什么颜色?身上有什么?(许多节),

  身下有什么?

  小结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和蚕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

  (采花粉、酿蜜)

  (2)出示蚕茧图片

  蚕怎样吐丝?成茧后蚕跑到哪里去了?

  (成熟的蚕能吐丝)

  3.小结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4.提问:你喜欢蜜蜂和蚕吗?为什么?

  出示丝织品,王浆、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蚕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幼儿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三、延伸

  请幼儿在图书中寻找、了解有关蜜蜂和蚕的小知识。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根据物体的沉浮特征分类。

  2.对沉浮现象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人一份材料,内有积木、塑料玩具、有盖的小玻璃瓶、玻璃球、回形针、铁夹子等。个人记录表两人一份(见附表)。

  2.每组1大盆装水,1块擦手毛巾。

  3.集体记录表和沉浮字卡图片。

  活动过程:

  (一)感受沉浮现象,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1.教师:看一看我这里有两样东西,看看是什么?如果把石头和泡沫板放到水里会怎样呢?

  2.请个别幼儿来轻轻的放到水里,仔细看它怎么样了?

  3.教师:出示字卡,一起用动作来做一做沉和浮。这里画了一杯水,谁来贴一下沉下去的时候物体在水中的位置?浮起来是物体在水中的位置?适当纠正不对的。

  4教师小结:像泡沫板一样飘在水面上的叫浮,像石头一样没在水中的叫沉。

  (二)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商量记录方法。

  1.认识操作材料和记录表。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东西也想去水里,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你猜哪个会沉下去,哪个会浮起来?(幼儿猜测)2.了解活动记录单。教师出示幼儿操作记录单:你们见过这样的表格吗?表上的问号表示什么?小手表示什么?表格上的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怎样?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商量记录的方法,老师这里有两个标记,你们觉得哪个可以表示沉?哪个表示浮?老师根据幼儿的猜测进行记录。

  (三)引导幼儿两人合作探索并记录沉浮现象。

  1.老师:现在要请大家来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你的猜测。交代操作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把东西放入水中,一人进行记录。放的小朋友每次选一个东西,轻轻的放到水中,然后就让他在水中,不要拿出来了,记录的小朋友看好放的是哪个,是沉下去的还是浮起来的,进行记录。(认一认小朋友的记录表)2.两人合作探索沉浮并记录。

  (四)出示集体记录单,幼儿交流、分类。

  1.教师:你猜对了吗?经过实验,结果怎样?(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结果,在集体记录表中队每个物体逐一进行沉与浮的情况记录。)2.教师:现在我们给这些东西来分类,你打算怎么分呢?(引导幼儿根据沉与浮进行分类,每组有两个小筐,请把能沉下去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下的筐里,把能浮起来的东西放在箭头向上的`筐里)3.幼儿把材料按沉和浮分类,刚才还有问题的小朋友可以到老师这边再来试试。

  4.交流:大家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五)小结,扩展幼儿经验。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把物体放到水里,有的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你还看见过哪些东西是浮在水上、哪些东西是沉在水里的呢?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如果教室里有的可以去拿过来试试。(轮船、鸭子等是浮的,石头等是沉的)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磁铁是一种矿石,知道它能吸住铁和含铁的物体。

  2、利用磁铁的特性进行游戏,并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磁铁。

  活动准备:

  1、每组一盘材料,内有铁片、回形针、钥匙、硬币、木块、螺丝、塑料积木、玻璃球等。(材料源于生活)

  2、贴有老虎、兔子图片的磁铁各一。

  3、双面胶、人手一份老虎、兔子小图片一套、磁铁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T:(以老虎的口吻讲述)今天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可把我给累坏了,我得去找找有没有东西吃。

  T:(出示兔子)有只兔子,这下可以饱餐一顿了!

  T:(演示教具)为什么抓不住兔子?你看,老虎动兔子也动,老虎停兔子也停,兔子往后退,老虎居然也往后退。这是怎么回事?

  T: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认识磁铁

  T:很早很早之前,我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矿石,它有磁性,能吸住铁和含有铁的东西,所以就给它起了个名字:磁铁。你们见过的磁铁是什么样子的呢?

  T: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老虎和兔子身上的磁铁不能相互吸引呢?(观察幼儿的反应。如果没人知道就直接告知幼儿磁铁与磁铁之间会产生同极相斥的现象。)

  (三)探索磁铁的特性

  T:你们有没有办法来帮大老虎抓住这只小兔子呢?

  T:(出示篮子里的各种材料)那这个磁铁到底能和什么东西相互吸引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拿起桌上磁铁来试一试,篮子里哪些东西会被磁铁吸引。(引导幼儿操作,操作时提醒幼儿篮子里拿出来的东西用好了还回篮子里去。)(培养幼儿探究的生活态度)

  T:谁有发现了?哪些东西是会被磁铁吸住的?(请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结论老师将材料进行归类)

  T: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将篮子里的东西分成了两类。那为什么回形针、铁片、螺丝等东西会被磁铁吸住呢?而木块、玻璃球等东西不会被磁铁吸住呢?

  小结:原来磁铁只能吸住铁做的东西,其他材料的东西磁铁是吸不住的。

  (四)根据磁铁的特性制作小玩具

  T:现在你们知道怎么帮助老虎抓住小兔子了吗?(请幼儿来说说)

  (老师示范将一块磁铁贴在老虎后面,一块铁片或者回形针贴在兔子后面,演示老虎抓住小兔子的情景。)

  T:你们会了吗?(请幼儿尝试)(将获得的知识使用到生活中去)

  (五)知道磁铁在生活中的用处

  T:其实磁铁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用处,有人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吗?(包扣、各种盒子、纱门、门吸等等。)(延伸入生活)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我班是我园种植活动的实验班,在进行观察记录活动时,幼儿对蔬菜叶子的形状、蔬菜的生长过程记录,在概念上不是很理解,因此,进一步展开对“叶子的认识”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观察中,体验植物变化的乐趣,激发对科学知识探求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叶子具有的光合作用,能理解光合作用对大自然的意义。

  3.知道叶子的不同生长方式,能用手势表现叶子不同形状和生长方式。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参与、观察了种植活动的全过程

  2.几种植物叶子实物若干,白菜、萝卜.茄子.玉米头饰若干

  3.多媒体课件(课件一:叶子的结构 课件二:光合作用 课件三:叶子的生长方式)

  4.录音机一台,磁带歌曲《叶子》

  活动过程:

  一 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叶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叶子长什么样子的?(教师出示叶子实物)

  2.提问:这是什么叶子?长的什么样子呢?(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后使用正确的词语,尖尖的、长长的、大大的、圆圆的……,并完整的回答)

  3.师: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各种各样叶子,在叶子的身体里,还有几位好朋友藏在里面,我们现在就去把它们找出来。

  二认识叶子的基本结构(播放多媒体课件一)

  1.师:第一个朋友在叶子的边线叫叶缘;第二个朋友是叶片上的细线叫叶脉;第三个朋友在叶片的底部叫叶片基部;第四个朋友叫叶柄。(请幼儿拿着实物说出叶子结构正确的名称)

  2.师:认识了叶子这么多的朋友,请小朋友来做一下呼吸的动作,我们来放松一下。(做深呼吸二次并配上手势)。

  3,提问:

  (1)小朋友知道我们刚才吸入的气体是什么吗?(氧气)

  呼出的气体又是什么呢?(二氧化碳)

  (2)我们人体时刻要呼吸,我们人体需要的氧气是从那里来的呢?

  三了解叶子的`光合作用(播放多媒体课件二)

  1.叶子的光和作用:叶子利用太阳光的照射,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进身体里,再做成氧气放出来。(图一)

  2.呼吸的作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吸入叶子释放的氧气,同时把没有用处的气体二氧化碳呼出来。(图二)

  3.叶子的作用:叶子不停地把二氧化碳吸进自己的身体里制作氧气,然后放出来让大自然吸收。(图三)

  4.师小结:叶子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光制作氧气,叶子的身体是制作氧气的工厂,叶子的朋友是工厂的工人。请小朋友再来看一看,这些叶子是怎样长出来的呢?

  四 了解叶子的生长方式(播放课件三)

  1.师:组织幼儿观察叶子的不同生长方式。

  2.请小朋友描述三种叶子的不同生长方式,并能用手势演示。

  3.教师小结:一片一片叶子向上长的叫互生;两片叶对着向上长的叫对生;三片叶或更多的叶子一起向上长的叫轮生。

  4.师:请全体幼儿表演叶子的生长方式。

  一手在下,一手在上手指并拢,做互生叶状;

  双手手碗靠拢,手指伸直,表示两片叶,做对生叶状;

  两人或多个幼儿一起做,一幼儿双手手腕靠拢,表示两片叶,另一幼儿伸出手表示第三片、第四片……叶子,做轮生状。

  5.师总结:小朋友认识了叶子是各种各样的,知道了叶子的光合作用,了解了叶子不同的生长方式。如果在户外发现了奇异的叶子,可以收藏好,带到幼儿园,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欣赏它。

  五 结束部分(播放磁带《叶子》)

  师:老师这儿有许多蔬菜叶子头饰,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头饰戴上,跟着音乐《叶子》,我们一起来跳舞吧。

  (第一段:表演叶子的形状。第二段:表演叶子的生长方式。第三段:表演呼吸新鲜空气。)

  活动延伸

  可让幼儿到户外去找不同形状的树叶,开拓视野,巩固学习效果。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关于春天的天气,和基本的有关天气的表现图标.

  培养孩子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① 天气记录纸(活动纸) ② 气象的网页 ③ 太阳, 云, 雨伞, 风等天气的表现图标

  ■ 照片准备

  观看气象的有关的照片.

  ■ 活动办法

  ① 进一步讨论

  -今天天气怎样呢?

  -天气能够提前知道吗?

  ② 对于表现天气的图标进行讲述.

  -这个图片是什么呢 ? 雨伞是下雨的时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③ 记录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活动 tip

  一周以内的天气情况.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是真实存在的,发现空气无处不在。

  2、感知空气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特性。

  3、体验空气在塑料袋里被挤压爆炸“嘭”一声的乐趣,了解空气污染方面的知识。

  【活动准备】: 塑料袋、凳子、垃圾桶、扇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直接出示塑料袋,绕着所有幼儿从幼儿前面走过套一袋空气。(直接导入,不让导入过程显得繁杂、冗长)

  二、空气是怎么样的?

  1、 询问老师袋子里装的是什么?(空气)

  2、请幼儿观察老师手中的空气有何特性?(无色)

  3、请幼儿上前问一下袋子里装的空气有什么味道?(无味)

  三、空气会流动

  1、撕破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并挤压,问幼儿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请几个幼儿上前用身体来感受袋口空气的流动。并向其他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2、之前我们用我们自身来感受,还可以借助什么来帮助我们知道空气流动起来就是风吗?(引导:例如扇子)适当延伸至如果空气流通速度和量变大会变成风。

  四、在哪里能找到空气

  1、老师之前在自己的面前装了一袋子的空气,还有哪些地方我们没找?那里也有空气吗?

  2、分发塑料袋,把幼儿分组,分别安排到教室的不同地方装一袋空气,回到座位上。

  3、请每组的小朋友说自己是在哪里装的空气。

  4、教师展示往塑料袋里吹气。原来我们身体里也有空气的呀!空气真是无处不在。

  5、请小朋友往袋子里吹气,捏紧塑料袋,然后一起“放鞭炮”。然后将破损的'垃圾袋放到面前的垃圾桶内。

  五、空气污染

  1、请小朋友们用右手捏住自己的鼻子,左手捂住自己的嘴巴。并维持一段时间,之后询问幼儿的感受,引导其了解空气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2、你们知道有哪个东西会污染我们身边的空气吗?(汽车尾气、爸爸抽烟的烟雾等)

  3、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减少空气污染呢?(植树造林、少抽烟、少开私家车等。)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比较光影的相关作品,体验自然界中的光影现象,感受并发现生活中光影的关系。

  2、对剪影艺术和摄影艺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形态的动物或人物的剪影。

  2、自制幻灯箱一个,即手电筒,卡通外形的硬纸箱,透光纸组成的"小精灵"。

  3、自制幻灯片两张,美术书一本。

  4、小橡皮,黑布一块。

  【活动过程】

  导入: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小精灵",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好吗?(出示灯箱)谁来说一说"小精灵"都有哪些特点?

  一:光影揭秘

  1、在"小精灵"的肚子里有你们想吃的、想看的和想玩的,你们相信吗?不过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怪物,谁能勇敢的走上来看一看?(请一名幼儿参与)请你把小手放在"小精灵"的身上说:"我会遵守诺言,不会把所看到的东西告诉小朋友们"(请这名幼儿观看)。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你看到了什么物体?(边提问边看)你看到了哪些人物?

  3、请一名小朋友揭示"小精灵"的奥秘。

  4、出示儿歌你我的好兄弟 有你就有我 你来我就来 你走我就走提问:影子的兄弟是谁?(会出现多种答案)我们做完下面的小实验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到答案。

  二:光影实验

  1、拿一块小橡皮放在手心里,然后把所有的光全部遮盖住,用眼睛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把橡皮放在桌子上,你会发现桌子上除了小橡皮还多了什么?

  提问:(1)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2)影子的`兄弟是谁?

  科学家利用光影测量了金字塔的高度,而光影又为我们的射影家和画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想像空间。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名家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

  三:作品欣赏打开书本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

  要求:1、观察作品的表现手法?2、作品的特点?3、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剪影是剪纸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形态的外轮和黑影揭示形象特征和表情的?虽然只是一个影子的轮廓,不见五官,却能够让人意发联想(出示图片)《影子》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 2、你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乘坐想象的小船到影子王国中敖游吧!

  四:做一做尝试把上节课收集到的影子用剪或撕的方法进行创作。

  撕纸方法:1、先把轮廓画好。2、把大体轮廓撕下来。3、用指甲卡住把边圆线细致的撕开。

  注意事项:1、左右手配合2、剪或撕两种方法尝试完成作品:(出示背景图)1、填画2、组合。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经典)08-13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精选)07-24

(经典)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集合)08-12

实用的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