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游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秋游教学反思1……
秋游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游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游教学反思1
《秋游》一课文质兼美,从“秋”字落笔,着力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以“游”贯全篇,表现了孩子们的欢乐情怀,显得切题切意。本文通过叙写同学们在教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活动,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动人秋色中的愉悦感受和欢乐心情。
第一次读到《秋游》,心里就非常喜欢。景美、情美,文美,如诗一般,如画一般。
全文四个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与田野的美丽景色,描写秋天的天空时,突出抓住蓝天“一望无边”与白云形状变化多、奇、美的特点;描写田野上稻子、高粱、棉花时,则抓住了它们色彩的特点,五彩斑斓,美不胜收。而第四自然段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嬉戏的情景,充分展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的心情。
如何让孩子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秋天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字里行间情感之美?
在反复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是复习导入,主要是检查文中相关词语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特点。
二是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让孩子听课文朗读的录音,在听的过程中了解秋游的路线——课文写作顺序。
三是细致感悟课文,逐节细读,体会秋天的景色特点与秋游时的快乐心情。其中,第一自然段扣住“凉”“郊”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把握郊外是怎样的环境;第二自然段赏图说话与读文结合体会蓝天与白云的特点;第三自然段读文与说话练习相融合,体会秋季田野“丰收在望、色彩斑斓”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孩子去切身体验:你在草地上怎么玩呀?心情如何?让孩子的心真正进入文本,体验情感。
四是整体朗读,升华情感。
同时,在设计PPT课件时,也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课文特色,努力做到图文结合,色彩鲜艳,童趣盎然,从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兴趣,启迪孩子思维,提升孩子能力。
下面撷取教学中的片断来阐述一下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思考:
师:让我们继续去秋游吧,这次我们来到哪儿了?(出示田野的图片)
生:农田里。
师:是的,我们一起来到农田里,看到了什么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出示课文第三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
师:你最喜欢什么呢?谁来说一说?
生:我喜欢棉花。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棉花白。
师:嗯,连起来说说呢。
生:我最喜欢棉花,因为棉花白白的。
生:我最喜欢稻子,稻子里有米,可以吃。
师:嗯,稻子可以让我们吃饱肚子,很实惠。
生:我喜欢棉花,因为棉花白。
生:我喜欢高粱,因为高粱很鲜艳。
师:嗯,高粱的颜色是——红红的。
生:我喜欢稻子,因为稻子看上去金灿灿的。
师:好像……
生:好像是金子。
生:我也喜欢稻子,因为它是金黄色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农田的色彩可真——
生:多,鲜艳。
师:农田里有——(黄灿灿的),有——红澄澄的,有——白花花的。
师:(出示句式)谁再来说说呢?
生:农田里棉花白白的,稻子黄黄的,高粱红红的。
生:农田里有白白的棉花,黄黄的稻子,红红的高粱;
师:刚才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呀?引读,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师:现在我们怎么说的?稻子——黄黄的,高粱——红红的,棉花——白白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吗?再读读比较一下。
师:感觉稻子黄黄的,更黄了,高粱更红了,棉花更白了。有时我们说话时,也可以将某个词这样重叠起来,加深感觉。
师(出示句式)谁再来说一说呢?
生:农田里棉花雪白雪白的;
生:农田里稻子金黄金黄的;
生:农田里高粱火红火红的;
……
师:啊,感觉稻子更黄了,金黄金黄的,高粱更红了,火红火红的,棉花更白了,雪白雪白的。同样是写它们的色彩,感觉上色彩更鲜艳了,农田里更漂亮了。
师:(出示新的句式)现有有点难度,谁能来说?
生:高粱红了,红得像太阳;
生:高粱红了,好像笑红了脸;
师:说得真好啊!
生:棉花白了,白得像雪一样;
生:棉花白了,好像天空上的几朵白云。
师:嗯,好像天空上的几朵白云飘落到了农田里。刚才躺在草地上看白云的情景仿佛还在脑海里,现在蓝天上有白云,农田里仿佛也有白云了,真美呀!……
师:农田里还有什么呢?把书上没有描写到的农田的景色来说出来。
生:青菜绿了,绿得像翡翠一般;
生:柿子红了,像一个个小小的红红的太阳;
师:真不错!
生:苹果红了,好像鲜艳的高粱;
生:葡萄紫了,好像一串串的紫色的珍珠;
生:桔子黄了,好像一个个气球。……
师:真好,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呀!让我们有时间再到田野里走一走,再来说一说。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先读读文中的话,再读读我们自己说的话。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自己来创作的,也像一篇文章一样,写得非常美,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是一位小作家!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写出美的文章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说话练习:
a稻子黄黄的,高粱,棉花。
b稻子金黄金黄的,高粱,棉花。
c稻子黄了,好像笑弯了腰;高粱红了,好像,棉花白了,好像。
当时在设计这个说话环节时,曾有一点担心,觉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太难了。所以还设想,如果学生有困难就进行前两个说话练习,后一个作为机动。没想到,课堂上孩子积极性非常高,他们的精彩回答让我深深折服。回想起来,图片的观察,课文的朗读,加上老师的积极引导,孩子表达的欲望被充分激发出来了,所以他们你争我赶,纷纷说出自己最精彩的回答。
在这个观图、读文、说话的环节中,不仅让孩子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农田里色彩的美,丰收的美。同时,在练习说话与朗读中,引导孩子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机渗透了语言文字的韵律美与用词、修辞的美。这样学习,读、说、悟交融,孩子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妙语不断,学得既有情有趣,又扎实有效。
初次尝试低年级教学,对一直任高年级语文的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首先是语言关,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那么成人化,缺少童真童趣。比如导入部分,我这样设计: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进入秋季,在你眼里、心里,秋天是什么样的呀?后来就改成这样的导语:夏姑娘悄悄地离开了我们,现在是谁来了。嗯,是秋姑娘来了。她给我们带了什么呢?这样开头,感觉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了?对其它各个环节的过渡语,也进行了琢磨,试着用儿童话的语言来串联。同时,在设计PPT课件时,都注意配上合适的图片,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即使这样,由书面的备课到真正的课堂,自己说话的语气、姿态等自我感觉还是有些生硬,不太自然,看来,要真正上好低年级的语文课,自己还是得好好磨砺。
秋游教学反思2
《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近阶段的重点工作的需求,我将先前设计好的教案作了以下调整:
一是导入部分,不以教师的激情描述和指导看图导入,而是利用复习成语作为课的入口。复习完跟秋天有关的四条成语后问学生:“在你脑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学生有的说:“我脑中的秋天很美丽!”有的说:“秋天是金色的。”此时,学生对秋天的印象还比较局限,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视觉感官上,而对于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以及秋天给小朋友们带来的那种无与伦比的欢乐,他们还没有深切地感受。我顺势将话题一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在那个地方也许你能找到更多不同的感受。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到达那里再睁开眼来。”这样,课文插图被自然地出示出来,也将课引入了新课。
二是对图的利用稍作简化。在这里,图主要用作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睁眼时进入一个全新的美丽环境中,然后让他们简单描述看到的景物,对环境作整体感知,靠近课文内容。而对图的详细观察和述说放在第二课时,与课文内容相结合,起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
三是将课堂的重点转向学生常规的训练。课堂常规是学习活动的基石,“制度保证质量”,在今后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使学生常规训练达到集体晨会上所宣读的“十五条标准”那种水平,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在每天的每一节课中都不能放松。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和过程还是清晰可见的,而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使这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但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可充裕些,常规训练时方式比较僵硬等等。值得思考的是:短期内如何更有效地养成十五项常规习惯?何种方式方法能训练中竞争的积极现象?如何连贯训练常规过程中学生学的情感线和教师教的情感线?
秋游教学反思3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征。
根据以上特点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欣赏秋景、体验秋趣的活动环节;有通过小组合作确定旅游景点,个人探究秋游物品的准备及同桌互评、交流展示等活动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秋游准备的方法。最后通过对集体出游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课后思考作为本课内容的外延结束本节课。
本课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地方特色,在课前通过多媒体示秋天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对于秋天外出时的美好感受,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对秋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利用学生已有外出游玩的感受在上课一开始随机引出话题:“你们想去秋游吗?这节课我就带你们去秋游。”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秋游去哪里?课前,我让孩子们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活动中让他们展示交流。又通过进行秋季一日游,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的教学活动,对家乡不同景点的介绍,同时将音像教学资源引进课堂,给学生营造出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静能动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
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导使学生逐步了解了有关秋游物品准备的方法。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对于秋游的期待在不断的加强,秋游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很高。但如何才能玩得好而又不出现安全等其它问题,所以《秋游去》这一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集体出游时应注意什么?”通过这一问题作为本节课的延伸,让学生去思考,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
秋游教学反思4
《秋游》是这学期给孩子们上的第一篇课文,所以我做了充足的准备,可是上完课之后,觉得自己有些方面还是做得不尽人意,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几点反思: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遗憾一:自身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自然的去评价,产生自然的美!语言跟不上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遗憾二:收得太紧,放得不够。凭感觉我都知道这节课孩子们没读够,也没说够。他们的心中一定有了不少的体会,可是我却无法大气的把权力下放,我知道那需要时间,于是一切都似乎是蜻蜓点水,缺少那点睛的一笔。
2、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在讲述课文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朗读的技巧领会不到位,我也没有采取其他形式的朗读方法去引导,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朗读的方法。但是现在想想: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可以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知道该怎么有感情地去朗读了,自然也掌握朗读的技巧了。
3、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相结合一直是我的困扰,到底是先识字还是先阅读,还是二者结合。识字教学脱离了一定的语言情境,就显得枯燥乏味。本文我是先阅读再识字,但是觉得效果并没有达到最佳。之后我思考了,比如在讲述本文第四自然段“追逐”一词时,可以把这个词语拎出来单独去讲解然后描红,这样学生对这个词语的印象肯定更深,这样识字也会很有趣,我准备在之后的课文当中去尝试一下。
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达到了基本目标的。小朋友们自二年级以来进步也是很大的,尤其在课堂回答这方面颇为显著,这篇课文两个课时之后,孩子们基本可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也基本可以成诵,这点还是不错的。
秋游教学反思5
《秋游》是本册书继识字后面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情景交融,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除了朗读,本篇课文我采用了图文结合,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这时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边,它们会对你说些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然后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导学生把这美景读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
但是我也存在很多不足,语言不够简练、传神。教师的文化底蕴无法作秀,尽管准备了一肚子的美词佳句,但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恰当的运用。评价也比购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导、过渡。
秋游教学反思6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文章开头,为了让学生体会“渐渐”这个程度副词,我创设两个情境,分别请两个学生演示场景。同时,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这句话回忆《练习1》中学习的“秋风送爽”这个成语。第二段关于天空的描写是重点。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对天空之美的描写,复习《练习1》中的“天朗气清”这个成语。同时这段重点掌握“有的像······有的像······”句式,我让学生再进行句式扩展。第三段写农田里的秋景,这和《秋天到》第一小节中“秋天庄稼长的好”有相似处,我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同时请孩子们比较哪个比较好。
这次教学的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孩子对秋天、秋景、秋游的感触不深,没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孩子们的提出的问题都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没有真正达到在做中学的教学效果。
二、没有深入进行阅读教学。我应该选取课文的第二段或第四段进行重点的阅读教学,教给孩子科学的阅读方法。而不是仅仅采用单个读、齐读、教师示范读等传统模式。
秋游教学反思7
《秋游》是一篇很美的小散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历过游玩的乐趣,而且也有了一定的经历与情感体验。执教起来,应该难度不大。但是从我今天的表现来看,还是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师傅听过之后,给我提了以下几点建议:
1、学是为了用——“一望无边”
“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词语“一望无边”,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已让学生做了简单的理解。因此,在学习句子的时候,我只是关注于让学生理解天空的宽广与辽阔,并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但是师傅指出,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可以追问:除了天空,还有什么可以用上“一望无边”这个词语?从而使训练更加扎实、有效。
2、拓展难度太大
农田里丰收的景象,是秋天的一大特色。可农田丰收的景象跟孩子们会有怎样的关联?怎样才能使他们快乐的情感体验源于真实、源于自发?在一个孩子说“读了这一小节,我知道庄稼都成熟了。”之后,我便发问:面对成熟的庄稼,你感觉怎样?两个孩子都说了感觉很高兴,因为农民伯伯的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我当时觉得,孩子还挺聪明,挺会说。但课后的交流中,师傅告诉我,可以让他们来说说棉花、稻子和自己的关系,比如,有了棉花,我们就会有厚厚的棉被,暖和的棉衣、棉鞋,有了稻子,我们就有新鲜的大米等等,这样的快乐就比较自然。
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高粱红了,像 ;棉花白了,像 。备课的时候,我也设计了几种答案。但课堂上的效果并不好。有的说稻子黄了,像一堆金子,有的说高粱红了,像一个个草莓,有的说棉花白了,像白云。首先,这些答案是我所没有想到的,所以,情急之下,我没有准确的判断,并给与恰当的指导。其次,师傅说,这个练习有些偏难,他们还没有学过比喻句,而且他们对这些庄稼也不是很熟悉,所以表达的时候,要想既兼顾比喻的恰当,又要兼顾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很困难的。可以把课后作业中的设计:“秋游,我们还有可能去哪里呢?仿照课文的第三消解说一说。”拿到课堂上进行训练,果园,菜园啊,等等。
3、“说话”不够自然
草地上,小朋友们做着许多游戏。“有的在草地上打滚儿,有的忙着逮蚂蚱,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课后练习的第4题,要求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虽然,我也设计了相应的练习,但总觉得有些牵强。“课间、体育课上小朋友们会做哪些活动?”这一语境的提示,也没能调动一些学生的积极性。师傅建议,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想象一下,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还会做些什么呢?用上“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然后再转变情境,课间、体育课上学生的各类表现。
4、“主线”不够突出
这篇课文,我旨在抓好“快乐”这根线索,因为从同学们接到秋游的通知到看到天空的湛蓝与无边,白云的变化多端,到农田里的丰收景象,再到同学们在草地上的表现无不洋溢着同学们的快乐与开心。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板书出这条主线。只可惜,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把本该属于这条线的珍珠很好的串联到一起。因此,这条主线也显得形单影只,形同虚设。
5、识字教学有些散
本节课,我选的两个生字为“追”和“逐”。我之所以选它们,是因为其结构相同,意思相近。于是,在课堂上,我一一呈现,一一分析、范写。可这看似正常的步骤,却也彰显问题。师傅说:你可以让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生字的共同点,以此来加深印象。
一年的见习期已过,我只能说自己刚刚站稳讲台。站在讲台上,不再紧张,面对备课,不再恐慌。但是,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很完整地驾驭一堂。一些问题,往往在备课的时候已经有所思考,但在实施的时候还是觉得思考的不够完备,以至于不能达到自己的期待。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交流也是一笔财富。正如王校长向我们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一样,我也要及时记下自己的困惑,并与同年级的前辈、师傅交流。
柳暗花明的境界令人神往,但蜕变的过程亦需要用心地付出与追求。
秋游教学反思8
前不久,执教了《秋游》这一课,颇有感悟,现总结如下。
一、提供动口的平台
让孩子兴致勃勃地说,让孩子一吐为快,让孩子能说会道,这是孩子的需要,是语文教学培养的一项目标,也是主动学习的一个标志。本节课通过想象填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看图填空: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等一系列形式,唤醒孩子的思维意识,拓展孩子的想象、说话空间。
二、创设动手的条件
“动脑又动手,才能有创造”。让孩子充分动手,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感悟。本节课为了增强孩子对秋天“色彩斑斓”这一认识,我采用了让孩子为简笔画“稻子”、“棉花”、“高粱”配色;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填空等方式,在发挥孩子主动性的同时使其创造性也得以展现。
三、 拓宽动脑的空间
“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语文学习中要让孩子多动脑、能动脑、爱动脑,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本节课中,我进行了如下设计:(1)运用“蚂蚱”图片,直观感知,鼓励其多方查找资料,增长知识。(2)让孩子在读词中释词,在释词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3)初步教给默读的方法,学会集中注意力默读。……
四、营造宽松的环境
低年级孩子因年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课文意境,采用了吟诵“秋”诗,放声唱“秋”,配乐读“秋”等手段,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和谐、优美的意境中好学、乐学、善学。
秋游教学反思9
《秋游》这篇课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情景。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就在于我能随着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朗读为主,串起看图、想象、说话,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不足之处就是学生读的还不够多,学生在感悟的时候不够深刻,让学生说的少。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总写了老师带领学生去郊游。我让学生用“谁和谁什么时间去哪儿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话,先整体感悟整篇课文的内容。学生能简单的把话说完整,把句子表达清楚。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写景来展示秋天的美,在这两段,我通过播放图片和范读,让学生感受秋天,感受各种色彩。并在读和理解的过程中去思考与颜色有关的词语,如“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中的“黄、红、白”相关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并用这些词语来说话,如:稻子黄了,像————,这样也锻炼了学生说话的能力。在指导学生用“白云有时像——,有时像————。”想象说话时,图片放得过快,对学生的说话没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学生想象的内容比较单一,教师没有及时加以引导。因此,我觉得在低年级,老师适时启发性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学生读出了庄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话读得不够流畅,欣喜的语气还不够。如果我在备课时能够充分研读教材,把场面和语言表达形式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朗读,那么学生才会在读中体会庄稼丰收时农民伯伯内心的愉悦!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写了秋游时的人物的各种状态,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想象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但是这句话让学生说的有点少,我自己也没有完全给学生点透,可能有些同学没有完全掌握。
我想,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自己把教材研读通透才是最重要的,这样上课也会更流畅,学生接受的时候才能更轻松,老师才能上好一节完美的课!
秋游教学反思10
在教学第一课时时,为了完成第一个目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首先范读,让学生听读;再让学生借助拼音会读生词。在读课文时,考虑到有些长句子容易读破,我就教给学生学会断句的方法,再让他们读,就能读的正确、流利了。为了了解每个小朋友的读书情况,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同桌互读、互评,使每个小朋友都经历学习的过程。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的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我着力诱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这时我首先先让一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读,再让一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看着书本想象那种画面,进入课文的意境中,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的朗读。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通过对比让学生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但经过两课时的教学结束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1、在讲解段落时衔接不够自然、流畅。
2、语言不够优美,未能使小朋友全程积极参与到我的教学过程中。这两点是我在经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
秋游教学反思11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特级教师贾志敏认为,好的课,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我依据这三个原则对我校解丽老师执教的二年级《秋游》进行反思。
1、要以学生为本。
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本节课学生精神专注、积极投入,做到了充分地读、尽情地说、扎实地写。
2、要以训练为主。
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在这节课解老师有三处说话训练:“有时……有时……”的句式想象天空中变化的白云,用果园里,葡萄( )了,柿子( )了,梨子( )了感受秋天果园的美,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体验秋游的快乐。有了这一次次的训练,学生就会把话说得有条理,说得具体,说得生动。在这节课中解老师还将读贯穿始终,朗读的形式多样:个别读、示范读、赛读,在读中领略秋天的美,在读中体验秋游的快乐。除此之外,还留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写字指导。“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要以鼓励为主。
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在学生不愿意亮开嗓子,不敢亮开嗓子时,解老师没有训斥学生,没有说些大道理,而是故意压低嗓子唱《郊游》,让学生辨析。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愿意亮开嗓子。秋游的快乐在课堂上荡漾开来。
建议: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可以这样处理:
1、自由读这两段,想想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物?在书上画出来。(天空、白云、果园里的稻子、高粱、棉花)
2、示范读第二自然段,想象秋天的景色。你喜欢这儿的景色吗吗?
3、交流。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见过稻子、高粱、棉花吗?先说说你见过的景象。补充高粱的图片,观察感受。指导朗读。
(3)我们又走进了果园,看到这样的景象。(出示课件)进行说话训练。
(4)我们在秋游时还路过菜园、树林,也能仿照的说说。
(5)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朗读,读出秋天的美。
(6)农田、果园、菜园里的一切与我们有关系吗?你看到这样的景象心情如何?简单说说。再次朗读,读出秋田丰收的喜悦。
5、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整体感受秋天的美。
秋游教学反思12
“生命根植于生活,生活因拥有无数的生命而精彩。”这句话我非常喜欢,我认为这句话是对鲁洁教授强调的“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所作的最好的诠释。然而,怎么体现生活的课堂,让学生生命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活力?怎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我们在《秋游去》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历了酸甜苦辣,尽管失败多于成功,但每次都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共同经历了生活,探索的本身就是在过有意义的生活。
就在不经意中,我们的品德与生活课程实验经历了两年。通过参加省市培训和教学研讨,应该说对该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课程目标等略知一二。可当拿到《秋游去》这个话题备课时,我们感到了莫名的棘手:“秋游”是一个学生无法自主决定的话题,“秋游带什么”一般都是由家长给准备的,到底什么是学生自己的呢?教师怎么对学生“出游”生活进行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呢?这个看似与学生生活贴得很近的内容,却不知怎么与学生走近。在痛苦的思索中,我们根据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特征,拿出了上面教案。
试教之后带来的是更大的困惑:为了体现活动型综合课程,我们设计了闯关游戏。而课堂上,孩子为了完成校长的任务在活动,活动中和活动后学生在想些什么、感悟到什么看不出。我们还感到教学活动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很好地体现目标,只是一种形式呈现,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大,使课堂教学缺少生活的意蕴。
在虚拟中我们能捕捉的东西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在帮助学生知道怎么秋游——在认识层面上,而非实践层面。虚拟中获得的认识,需要在实际的、真实的秋游中检验,内化、深化认识。
反复研讨之中,我们拿出过好几份教案,上面的这份可以说是最新的。回想起研究的过程,我们从没有生活——为了生活——在生活中过生活。我们学会了思考:怎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寻找谈话的内容;怎么从教材的范例中发现与自己的学生最接近的生活问题,变为学生自己的问题;怎么关注学生,在平实中指导学生的生活;怎么以真实生活的逻辑为依据进行活动安排与设计……
一、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实际
品德与生活课标中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怎么把握?在品德与生活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课前调查的重要性,因为它是有效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课前少了调查了解,课上的把握就难以做到。课前走近学生和他们交谈,从中了解他们对生活问题的看法、对生活事件的态度、对生活现实的需求和困惑等,根据孩子的实际设计教学,才能符合他们的心理愿望,才能让孩子真切感受这是自己的生活。例如,我们课前深入学生时,发现孩子们虽然无法自主决定去哪儿秋游,但是一年级的秋游活动的经历却给他们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孩子们说不出秋游有什么意义,但他们对看到什么、玩了什么兴致盎然。正是有了课前的调查资料,才为我们进入孩子的生活提供了话题。
二、回味经历,引发学生心声
让学生回忆去年秋游中的最快乐、最难忘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那么我们设计的目的又何在呢?正如鲁洁教授所强调的:“课程是为了生活”,为了促进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因此我们认为,真实生活经历、经验就是最好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的基础。秋游的目的不仅仅是玩,玩中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体验到了生活的美好,体验到了集体活动的快乐。这种教育
不是通过“说”完成,而是孩子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得到的生活。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从而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贴近生活,关注学生问题
课前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秋游时留下的遗憾,比如:水带少了,还没出发水就喝光了;衣服穿多了,脱下的衣服没办法;吃的带少了,午餐时没吃饱;鞋穿得不合适,摔了跤……生活中出现问题,并不等于孩子会关注问题,能面对和解决问题。教学怎么贴近学生的生活呢?关键在教师。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了这些,从教材的范例中捕捉到与自己的学生最接近的生活问题,生成为学生自己的问题,引起孩子们的关注,通过“说出遗憾或不开心的事”到“谈自己的感受”,为积极主动参与探究,主动思考,主动想办法解决“出游的准备”问题打下基础,使课堂离学生近了,课堂教学成为了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
四、学会选择,提升学生生活
杜威说:“生活是一种自我更新的过程。”为了体现这个过程,我们还设计了学生介绍自己出游准备的物品,说出选择的理由;师生、生生互动提出看法、建议;根据自己的经历、经验进行的温馨提示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互动的课堂生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选择。在生活自导的同时,在生活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学生走进了自己的生活,学习
活并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这些无疑为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起着有意义的引导或指导作用,不仅推动了学生在课堂上所进行的有效学习,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到了提升,生活观点得到了发展,也使我们常说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话。我想,这不就是新课程追求的生活的课堂,涌动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吗?
以上是我通过课例的研究积累的感受,尽管认识有限或许不妥,但我愿意把它呈现给大家,为的是让更多的探索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课改新篇章。
秋游教学反思1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组织幼儿外出活动,真正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增强孩子们的团队意识。
2、增加幼儿间的交往、互助、合作、分享、独立能力,让幼儿感受秋天的变化。
3、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出游的乐趣。
二、活动地点:桃花岛
三、活动班级:大二班
四、活动时间:10月21日 8:30----11:00
五、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参观的路线。
2、向各位家长做好通知工作,幼儿自愿参加,告知家长本次活动的 目的以及配合的事项。
3、教师准备游戏及道具。音响、食物、奖品、塑料袋、一次性桌布 等。
六、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和监督措施。对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每班有三位教师,具体分工如下:
班主任负责带队组织活动(组织幼儿游戏、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清点人数、活动小结等等)。
副班老师负责协助(幼儿安全、队伍的排列、观察体弱幼儿)。
保育老师负责后勤(穿脱衣服、药品拿放、垃圾的整理等等)。
2、班级教师对幼儿进行秋游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保健医生携带好急救用品。以防幼儿突发事情。
4、秋游活动期间一切行动听指挥,准时集合,准时接送。
5、全体幼儿必须穿轻便的鞋子和衣服。
6、活动时要做到井然有序,教育幼儿不拥挤、不追跑、不打闹。
7、注意言行文明,爱护公物,不随地乱扔垃圾。
8、班主任在每一次集合时一定要清点好幼儿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9、不带危险食品,不擅自离队,不得靠近水边。
七、活动过程:
1、观察“桃花岛”的树木、花草,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和秋天有约。踏着轻快的脚步,哼着欢快的歌曲,我们去远足秋游!秋游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我们不仅领略秋天的美丽,感受生活的欢快,也会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生活。“秋天开哪些花?”;“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让我们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善待周围的植物、动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大自然中体验,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2、游戏活动:
集体活动:参观桃花岛的花草树木,和幼儿一起寻找秋姑娘的身影。 幼儿游戏:
(1)揪“尾巴”
准备:“尾巴”若干
玩法:游戏开始时,孩子各自将红色带的三分之一塞进裤腰里,其余的部分拖在外面当“尾巴”。“尾巴”不可太短,否则孩子不容易抓住。孩子面对面站立,同时数“一,二,三”,两人同时开始左右挪动,互相揪对方的“尾巴”,先揪到“尾巴”的为胜。
(2)花儿朵朵
玩法:参加游戏的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当听见老师说:“三朵花开时,就按照花的瓣数抱在一起。出错的一组被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为胜。
(3)我的舞台
事先准备好的歌曲,让幼儿自由表演和集体表演,歌曲、舞蹈、手语表演。
(4)万里长城
游戏规则:参加者围成一圈,向右转,双手搭住前面一人的双肩,要求所有人注意听一个口令(比如叫停就停,叫跳就跳,叫坐就坐,叫坐时坐下,叫走就走),听到后必须按口令做,否则受罚——表演节目一个。
(4)分享食物:
所有孩子共同围坐在一起共同分享食物。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食物。提醒孩子们爱护环境,将垃圾扔进垃圾箱。
3、活动流程:观赏风景——参观桃花岛——组织游戏——休息分享点心——集中清点人数——集合后解散(交待家长及时接送幼儿,并让家长教育幼儿游玩要注意安全)
八、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秋天是美好的季节,丹桂飘香,菊香四溢,秋游活动旨在让幼儿亲近美丽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在活动中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感受同学情,师生爱,培养美好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也更能体会到友情、师生情的美好!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组织秋游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将学生送入社会这个环境,同时也使更多的人能够将目光注意到孩子的身上来,使社会能够做出许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这样也就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自然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孩子融入自然的美丽风光中,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也提高了孩子的自然审美能力。因为自然所具有的美感,它包括崇高、壮丽、威严等等。当孩子在欣赏自然的时候,自然所蕴藏的美感会潜移默化的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就为孩子的审美提供了关于崇高、壮丽等的审美意向。整个秋游活动,孩子都属于愉悦兴奋的状态。在最后结束时,我们还在桃花岛拍了张大合影,这一次的秋游将是孩子们心中最美的记忆!
秋游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设计方案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郊游》,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那我们一起去秋游好吗?
二、新授
1、在秋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2、新桥幼儿园幼儿马上要去秋游了,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出示,打字声引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信息)
3、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
4、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板书:150人)
5、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呢?(3辆)你怎么看出的?(150÷52大约3辆)一共需要多少钱?哪句话告诉我们的?你怎么算出来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费多少钱?)150是什么呢?(实际去的人数)用共花费的钱去除以实际去的人数得出每人需要花费多少钱。
6、门票呢?哪几句相关信息?你们选哪种?(团体)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满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钱?(2元)
7、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划船,每小时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钱?(2元)那如果你一个人去呢?一个人去乘一船,多少钱?(8元)你觉得怎样乘坐比较合算?乘快艇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8、看完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来替新桥幼儿园幼儿来算一算。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钱?(2+6=8(元))
9、用20元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回答问题。最多可以玩6个项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自由讨论。
10、如果你是新桥幼儿园幼儿,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11、刚才我们替新桥幼儿园幼儿做了秋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电脑闪烁: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三、活动设计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马上也要去樱桃沟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关的信息。
2、我们在课前分小组了解了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
3、首先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输入到电脑中,约350人)四年级师生共350人。
4、包车呢?学生了解,有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大客车最多可乘坐52人,每辆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25人,每辆每天300元左右。你们选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我们选择大客车。一共要包几辆车呢?(7辆)你怎么看出的?(350÷52大约7辆)一共需要多少钱?你怎么算出来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3500÷350=10(元))
5、门票呢?(儿童(1.2米以上):30元成人:60元团体(20人以上):35元)哪组去了解的?有三种,你们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游玩项目呢?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玩的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打在电脑上。
7、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好,小组合作开始。
8、下面就该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一组想先上来。请2到3组上来自己分析小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扬的就发苏州乐园的免费游玩项目的门票。
9、还有哪一组想上来的,我们下课之后再来研讨。
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开展秋游活动必须定好地点、人数、核算好费用,在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你认真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中,安排了情境导入,揭示课题;想一想,做好准备工作;议一议,进行合理分工。然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使他们发现数学的奥妙,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通过活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课堂自然生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主的学习,学习方法自然掌握。
秋游教学反思15
在本堂课中,我着力于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一、展开想象,感悟白云的变幻无常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描写天空的美,我们先品读了天空的颜色美以及大,接着我们通过想象说话,感悟了白云的变幻无常。
小黑板出示:几朵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秋天的天空是又大又蓝,几朵白云悠闲地飘呀,飘呀,一阵清风吹来,这些白云就像一个个魔术师一样,不时地变换着自己的模样,多有趣呀!你能说说白云还会变成什么吗?孩子们思维活跃,七嘴八舌说了好多,什么吃的(棉花糖、汉堡包、棒棒糖……),什么玩的(洋娃娃、机器人……)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狮子、老虎……),白云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轻轻地在课堂上空飘浮着。
二、展开想象,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们先品出了农田的颜色美,接着引导学生说说稻子黄得怎么样?高粱红得怎么样?棉花白得怎么样?通过说比喻句,更生动形象地感受农田迷人的景色。
出示:农田里,稻子黄了,就像 。
高粱红了,仿佛
棉花白了,如同 。
三、联系生活,说话写话
课文第四自然段,紧扣“开心”,让学生说说同学们还会在草地上玩什么?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然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练习写话。我让学生说说大课间的时候,小朋友的活动有哪些?儿童节的时候,小朋友会表演哪些节目呢?大扫除时,大家在干些什么?自习课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最后再写写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训练。我想,语文教学就要这样借助文本,拓展说话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经过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孩子们就慢慢会说了,慢慢会写了。
【秋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秋游》教学反思15篇04-14
《跳水》教学反思04-24
《春晓》教学反思04-21
《桥》教学反思04-10
压强教学反思04-10
草原教学反思04-05
《背影》教学反思04-04
《早》教学反思04-03
秋思教学反思01-15
雪教学反思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