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_18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文言文 教案 18

管理员

摘要:

文言文教案模板锦集9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教案模板锦集9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认识活板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及重大意义,激发民族自豪感。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②认识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会整理归纳文言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同义词及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教学时间】 ( 第一 学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1、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3、释题并简介作者

  (二)自学

  自学内容(一)走进文本,疏通文意

  自学方法1、朗读课文

  要求:1、注意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

  (1)给下面加粗的生字注音。

  昇( )炀 ( ) 砥( ) 贮( ) 燔( ) 讫( )

  又为活板( ) 薄如钱唇( ) 蜡和纸灰( )

  数十百千本( ) 更互用之( ) 以纸帖之( )

  予群从( )

  (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已 后 典 籍 皆为 板 本

  其 上 以 松 脂、蜡和 纸 灰 之 类 冒之

  则 以 一 铁 范 置 铁 板 上

  以 备 一 板 内有 重 复 者

  用 讫 再 火 令药 熔

  其 印 为 予 群从 所 得

  2、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要求: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将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方法指导:留、换、增、删、调。

  (三)当堂检测(归纳总结):

  1、通译全文。

  2、通假字

  (1)活板 板通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

  (3)若止印三二本 止 通

  (4)文理有疏密 文 通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A、板印书籍

  B、火烧令坚

  C、木格贮之

  (2)名词作动词

  A、则以纸帖之

  B、用讫再火令药熔

  4、一词多义:

  (1)为

  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又为活板

  每字为一印

  满铁范为一板

  未为简易

  每韵为一帖

  不以木为之者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2)印

  板印书籍

  每字为一印

  (3)就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4)帖

  则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5)其

  其法

  其上以松脂……

  按其面

  其印自落

  其印为予群从……

  (6)火

  火烧令坚

  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熔

  (7)之

  唐人尚未盛为之

  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更互用之

  则以纸帖之,木格贮之

  旋刻之

  不以木为之者

  以手拂之

  (四)作业:

  1、归纳总结本文的重要实词、虚词。

  2、翻译课文。

  3、预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活板的制作过程吗?

  (2)在说明活板制作技术时,采用的顺序是什么?(结合文中句子归纳)

  (3)活板有什么显著特点?体现在哪里?

文言文教案 篇2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

  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

  ⑴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 扳 谒 称 泯 耶

  ⑵ 掌握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父异焉 书诗 立就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 利其然 环谒 泯然 受于天 固众人 伤仲永

  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

  ⑶ 完成练习题三。

  2、齐读课文:

  ⑴ 完成练习题一:

  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

  ⑵ 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

  ⑴ 童年时期:

  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⑵ 少年时期:

  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⑶ 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⑴ 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⑵ 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七、布置作业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文言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全文注释如下:

  弈秋(人名),通(全)国之(文言助词,的)善(擅长)弈(下棋)者(的人)也(文言助词)。使(让)弈秋诲(教)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集中意志),惟(只)弈秋之(文言助词,有提起动词性谓语"为"的作用,从而使句中的"弈秋之为"取消了句子的独立性,成为了"听"的状语。――这一点只对教师讲,之所以提出这个"之"字,使为了和本文其他"之"字含义相区别。)为听,一人虽听之(他,指代弈秋),一心以为鸿鹄(天鹅)将至(原是生丝绳,这里指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箭)(到),思(想)援(拉开)弓(弓箭)缴而射之(它,指鸿鹄),虽与(和)之(他,指代另一个学生)俱(一起)学,弗(不)若(如)之(他)矣(文言助词)。为(因为)是(这,指这个人)其(他的)智(智力、智慧)弗若与(文言助词,同"吗")?曰(说):非(不是)然(这样)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1)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②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①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②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③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保护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

  (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A、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同样的道理,早晨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来的背衬是树木、房屋及远山和一小角天空,在这样的比较下,此时的太阳就显得小了。B、同一物体白色比黑色的显得大些,这种物理现象叫做"光渗作用"。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背景是黑沉沉的天空,太阳显得明亮;中午时,背景是万里蓝天,太阳与其亮度反差不大,就显得小些。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A、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在相同的时间、相待的面积里,直射比斜射热量高。B、在夜里,太阳照射到地面上的热度消散了,所以早上感到凉快;中午,太阳的热度照射到地面上,所以感到热。)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文言文教案 篇4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琵琶行》把琵琶女的身世,诗人自己被贬的遭遇,以及琵琶艺人精湛的弹奏技艺很好地柔合在一起,采用情景交融、递相咏叹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两个感情相互交融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抒发了诗人忧郁悲愤的主观感情。教学本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情景,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诗歌意蕴,结合语境,感悟诗中描写音乐语句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⑴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⑵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⑶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一位盲人將要离开人世间时,对别人说 “ 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 ” 人们请来了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首曲子,盲人留下热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地离开了人间;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地说:“我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精妙的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就请同学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欣赏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

  (引用故事,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诗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字词正音 :

  湓 pén( 江名 ) 贾 g ǔ ( 商人 ) 思 sì( 名词,思绪 ) 嘈 cáo( 声音粗重 )

  舫 f ǎ ng( 船 ) 虾蟆 hámó 钿 diàn( 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 篦 bì( 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 呕哑 ōuyā( 象声词,乐声嘈杂 ) 嘲哳 zhāozhā( 象声词,声音细碎 )

  (2)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3)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4)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闻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身世,并为她作了这首《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

  (5) 理清诗歌思路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两个。诗人、琵琶女。)

  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借用注释、工具书等,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和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 、赏“景”

  有感情朗读课文,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 别时茫茫江浸月 ” 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 、品“声”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湿青衫。)

  (2)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如此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①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

  (虽未明写,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 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a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

  b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c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请同学们用曲线图来表示音乐的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③三闻琵琶,为何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相通,心灵相融。)

  3 、悟“情”

  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情”。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4 、识“知音”

  (1)学生讨论: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2)交流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对话”交流,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品味文言文意蕴的阅读鉴赏能力。)

  四、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为我们创造和展示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涌现出许多美妙的想象,再呈儿时编织过的金色的梦,你会忘却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任凭温柔的微风抚弄;你会一改往昔的沉静,只觉得热血在沸腾……如果你细心地寻觅,你会惊讶地发现,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竟然如此简单,它只是几个最普通的符号。这些简单而又神奇的符号,就是音乐世界。

  古今中外,有关音乐的佳话不胜枚举,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本诗中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请你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来个性化地解读《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写一篇听后感,在全班交流。

  (用富有启发性的引言,激励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地鉴赏音乐,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生活阅历来感悟音乐,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色:

  1 、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阅读活动,一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有关问题,并尝试概述课文情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在引导学生赏析课文,品味鉴赏课文中的环境美、用语言描述的音乐美、人物的情感美时,在教师示范赏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层次地研读课文。这样安排,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用学生的阅读代替教师的讲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给学生文言诗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一是安排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掌握字词,疏通文意,通过概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二是通过师生的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初步领悟如何赏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以教师的鉴赏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和表达。三是在学生自主欣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评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交流评议的过程,既是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提高文文欣赏能力的过程。

  3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赏析《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写听后感,既让学生将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加以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文言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全面了解人物,领悟中心意思。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辩证地分析周处形象,学习他知错能改、勇于自新的品格。

  【文学知识】

  1.刘义庆,南北朝宋文学家。

  2.《世说新语》是我国著名的笔记小说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记载了汉魏至东晋的遗闻佚事。

  3.笔记小说,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早期形式,有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之分。志怪小说的名著有《搜神记》《拾遗记》,以及清代的《聊斋志异》。

  【正音正字】

  (或)说shuì 蹉跎cuōtuó 朝zhāo 彰zhāng

  【积累词语】

  重点掌握:并 尤 冀 俱 竟 始 具 蹉跎 朝闻夕死 令名 彰

  【朗读课文】

  【课文简介】

  本文写晋人周处改过自新的故事。故事按矛盾的产生、发展、解决三个阶段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㈠“周处少年时,……而处尤剧”,周处为害乡里,与蛟虎并为“三害”。

  ㈡“或说处杀虎斩蛟,……有自改意”,写周处杀虎斩蛟后,才知“为人情所患”。

  ㈢“乃入吴寻二陆……终为忠臣”,写周处知错改过,走访名人,自新成功。

  周处的形象是鲜明生动的,从“为乡里所患”到“终为忠臣”,前后判若两人。但他的思想转变却不是突然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的过程。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先让事实说话,写事实促使周处思想转变。如乡里人对他的态度,使他觉悟到“为人情所患”,促使他“有自改意”;接着写他“入吴寻二陆”,陆云开导他学习古人“朝闻夕死”的精神,使他从信心不足到消除疑虑,虚心接受教诲,直至成功,一步一步地完成改恶从善的过程。

  《周处》一文,篇幅虽短,但作者精于谋篇布局,写来处处充满矛盾冲突,其中有周处为乡里所憎恶的情况,有周处杀虎击蛟的恶斗场面,有乡里庆贺周处之死的景象,有“改励”时复杂的心理矛盾。这些,造成行文上的曲折跌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时是山重水复,但笔锋一转又柳暗花明,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翻译:周处年轻的时候,凶暴强悍,被乡里人(当作)祸害。

  要点:“为乡里所患”:被字句。“始知为人情所患”与此句同。 “所患”: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

  原文: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翻译:(当时)义兴河中又有蛟,山上有白额虎,一起都来侵害老百姓,义兴人称它们是三个祸害,而周处更 加厉害。

  原文: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翻译:有人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其实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要点:“或”:有的,有人,有时。 文言文没有量词,所以翻译时要补充适当的量词。

  原文: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翻译:周处就刺杀老虎,又跳入河水斩杀蛟。

  原文: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翻译:蛟有时浮上水面有时沉入水中,游了几十里,周处同蛟一起(浮沉游动)。

  原文:经三日三夜,乡里皆为已死,更相庆。

  翻译:经过三天三夜,乡里人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互相庆贺。

  原文: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

  翻译:(周处)竟杀死蛟游出河水,(他)听说乡人庆贺(自己死了),才知道(自己)被大家(当作)祸害,有了悔改的意愿。于是到吴郡寻访陆机、陆云。

  要点:“竟杀蛟而出”:其中的“而”是顺接连词,先“杀”后“出”。

  原文: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翻译:陆机不在,只见到陆云,把(自己的`)事情详尽地告诉(他),并表示自己想改正错误可是年纪太大,最终不会有成果了。

  要点:“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其中的“而”是转折连词,可是,但是。

  原文: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耶?”

  翻译:陆云说:“古人重视‘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你的前途还很好。再说一个人怕不立志,担心什么好名声不能传扬呢?”

  要点:“人患志之不立”:其中的“之”是结构助词,使前后的“志”和“不立”都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俗称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原文: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翻译: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了一个忠臣。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

  1.周处“为乡里所患”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㈠凶强侠气。 ㈡暴犯百姓。

  2.“或说处杀虎斩蛟”、“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三句中,哪些词都有“说话”的意思?它们的具体含义又有什么差别?

  “说”,有劝说之意;

  “告”,有告诉、诉说之意;

  “云”,就是说,有用话表示之意。

  3.清河的话有哪两层含义?

  ㈠人贵闻道,不在于年龄大小。

  ㈡闻道后贵立志去做,只要做,就一定能有成就。

  4.周处是一个怎样的人?

  早年“凶强侠气”、“暴犯百姓”,后来知错就改,自新成才。

  5.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课外预习】

  1.读一遍《社戏》,扫除文字障碍。

  2.大概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

  【学习寄语】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文言文教案 篇6

  一、导入

  作者及题解

  二朗读训练,

  理解字词

  1.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完后师生共同正音正节奏。

  2.自由读一遍,

  要求:读得流利,注意初步体会其中的感情。

  3.朗读接龙,每生读一句。要求:大声地读,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4.速读,

  理解字词,

  学生质疑,

  师生释疑。同时在下一个环节中随时发现字词的问题并解决。

  三

  理解内容,

  把握主题

  1.方仲永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得知的?请说出你的结论及依据。.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特点、经历及结果。

  2.一个天生聪明的人最后沦落为“泯然众人矣”,你认为谁应该为他的沦落负责?

  讨论,中间及时引导全面理解方仲永的'悲剧决不只是他父亲一个人造成的。

  3.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懂得了什么?或者你从方仲永的遭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那么,文章作者写作本文想表达一个怎样的看法呢?让我们读第三段,并联系文章标题“伤仲永”,讨论并概括作者在这些议论里所表达的观点。

  四小结拓展,

  思维训练

  1.小结课文.

  2.先天的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究竟哪一点对学习的影响更大?(训练思维的发散性,言之成理即可)

  五巩固字词,熟读课文.

文言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军、击、内、如、信、谢、意、坐、举、胜、斗、置"等重点实词,掌握文中词类活用,成份省略及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本文重点虚词,‘教案’鸿门宴教案。

  2.学习作品中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行动展示人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二、文言基础知识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教案《‘教案’鸿门宴教案》。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鸿门宴

文言文教案 篇8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 分析中考说明文言文阅读要求,让学生了解考点。

  2. 以中考考点为纲,带领学生复习两课要点。

  过程和方法:1、以四个板块为线,通过问答法、练习法、表格整理法对两课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

  2、明确文言文复习思路,培养学生依据考点自主复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古代明君贤臣为了国家大事敢于进谏、从谏如流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复习整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依据考点自主复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答法、练习法、表格整理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语:同学们已经复习了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第六单元的两篇文言文——《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板书:复习内容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明确考点和课堂环节

  文言文考点:文学常识、名句默写、实词虚词、节奏断句、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

  教学环节:背默板块——译释板块——整理板块——理解板块

  三、背默板块

  1.合上课本,齐答:《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邹忌诺讽齐王纳谏》选自___________。

  2.表格比较记忆:

  书 名 作 者 体 例 别 名 记事年代

  《左传》 (相传)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春秋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国策》 战国时期

  3.学生背诵《曹刿论战》。

  4.布置课下检查《邹忌讽齐王纳谏》。

  5.当堂默写课内名句。

  3.核对答案,订正错别字。

  四、译释板块

  1.指导翻译释词的方法。

  2.示范释译词句。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练习翻译。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五、整理板块

  1.整理课内通假字。

  通 假 读 音 词 义 例 句 出 处

  3. 动手整理课内古今异义词。

  4. 一词多义词整理复习。

  六、理解板块

  提出两课内容中重点问题,学生思考口答。如果有难度,可以展开讨论。

  (1)《曹刿论战》一文的文眼是“远谋”二字,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呢?

  (2)曹刿入见,问“何以战”,鲁庄公摆出三个条件,曹刿否定了前两条,肯定了最后一条,原因是什么?

  (3)邹忌劝谏齐威王的.策略,高明在何处?

  七、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围绕中考考点,我们以四个板块复习了文学常识、课文背默、实词用法、文句翻译和内容分析。文言语句节奏的划分,重点虚词用法归纳,我们将在第二轮复习文言文专题时进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更多的复习任务还要请各位同学课下完成,请同学们运用课堂上学的复习方法,课下有步骤地复习,力争让第一轮复习落到实处,夯实基础,减少中考中文言古诗部分丢分现象。

  八、作业

  1.以表格形式整理本册八课文言文中的17个通假字。

  2.记忆复习一词多义表格中涉及这两课的32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四个板块的步骤复习《愚公移山》。

  九、板书设计

  复习内容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释词原则 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课堂板块 一、背诵默写 二、解释翻译 翻译原则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三、归纳整理 四、内容理解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书 名 作 者 体 例 别 名 记事年代

  《左传》 (相传)左丘明 编年体 《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战国时期

  《战国策》 刘向 国别体 《国策》 春秋时期

   实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一词多义

   通 假 读 音 词 义 例 句 出 处

   徧 遍

  biàn 遍及,普遍。 小惠未徧 《曹刿论战》

  十、课后反思

文言文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 “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 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2、 理清文章的逻辑层次,以诵读贯穿整个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2、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劝学》之后,已经基本形成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框架和思路。《师说》的学习,教师旨在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学习模式。在自我思考的过程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字词的梳理与课文的背诵。

  2、 掌握文章对比论证的说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1、 品位语言运用上的特点。

  2、 把握师道的内涵。

  五、教学方法:探究法、诵读法、讲授法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新课导入

  《论语》中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从师而学应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一篇《师说》流传千古。2、新课教学

  (1) 作者介绍(可先由学生谈谈对韩愈的了解情况,再多媒体课件展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本文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

  (2)古文运动(多媒体课件展示)

  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3)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展示)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4)解题

  指出“师说”不是“说说老师”,“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其余同学帮助正音。教师点拨停顿。(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6)文本研读

  分析第一段:

  明确:本段可采取多种方式,灵活讲解。主要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质疑相结合。

  需落实的字词(学生能点出即可,教师适当点拨):学者 所以 解惑 从师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庸 道之所存

  重点拓展:判断句、所以(所谓)、所、意动用法

  判断句:

  1、常见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模板04-07

【精选】文言文教案三篇04-24

【实用】文言文教案4篇02-12

【必备】文言文教案3篇06-19

文言文教案汇编五篇05-11

关于文言文教案汇总五篇04-23

关于文言文教案范文八篇04-14

精选文言文教案合集六篇04-17

文言文教案集锦六篇04-12

精选文言文教案汇编7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