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_293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案 语文 小学 293

管理员

摘要:

(荐)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荐)小学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必须牢记掌握。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进行写作。

  4、学习本课的叙述方法,理解有关词语句子。

  5、激发学生探索植物世界的奥秘,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植物世界的奇异。

  3、懂得课文围绕着一个意思,分不同角度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①以读代讲法

  ②引导点拨法

  ③指导朗读法

  ④朗读理解法

  ⑤合作探究法

  ⑥自学法

  四、教具准备:

  卡片和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奇异的植物世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中的“奇异”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的方法解释一下?

  2、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词语。

  2、回顾课文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星和同学们在李叔叔的带领下,参观了植物园,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感到植物世界多奇异啊!)

  3、奇异的植物世界,小星和同学们在植物园见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呢?生作答,师随机板书。

  (哈哈树 带电植物 蜡烛树 醉草 捕蝇草 水笛荷)

  (二)、精读课文,品学体味。

  过渡:李叔叔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植物,到底这些植物奇异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找寻答案吧!

  1.学习第2自然段课文。

  (1)师:我们先来了解哈哈树的奇异之处。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种植物,它的奇异之处是什么?(板书:哈哈树 发出笑声)大家是怎么发现的? (听)

  (2)指导朗读这两个句子:

  “这儿明明没有别的游客,哪儿来的笑声呢?”(这个问句要读得短而上扬,读出好奇而急切的心情。) 自由练读,抽女生读。

  李叔叔的话又应该怎么读呢?(读得平和亲切。) 抽男生读,齐读。

  大家读得很投入,谁能扮演哈哈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奇异之处呢?(出示课件,指名上台表演)

  2.学习第3——7段课文。

  过渡:哈哈树会发出笑声,那么带电的植物又会有什么奇异之处呢?

  (1)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哪种植物?(带电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板书:带弱电)

  ②指导朗读。“小星越看越喜欢,便伸手去摸……‘啊!’他惊叫着把手缩了回来,显得很紧张。”(要联系上下文,读出小星的心情和他的情感变化。)自由练读、抽生读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段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哈哈树和带电的植物这两种奇异的植物,使我们觉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异的植物呢?那么就请大家大屏幕上的自学要求,自学4---7自然段。

  自学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一种植物?它奇异的地方是什么?同学们是怎么发现的?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②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展示,师随机引导。

  (3)谁来扮演小导游,介绍一下你喜欢的植物,注意一定要讲出你对它的'喜欢。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小结:我们在植物世界里认识了很多的植物,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的确,这是一个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请同学们充满感情,再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2、欣赏其他奇异的植物: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奇异的植物,请大家再欣赏一番。(课件播放视频)这些植物奇异吗?(奇异)那么让我们再用响亮的声音齐读:多么奇异的植物世界呀!

  六、教学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不少奇异的植物,但是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同学们可以课后查找资料,去了解更多的奇异植物。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收集北京的景色资料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哇,好美啊!”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5、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夜幕、荧幕

  临: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闪烁、

  辉:光辉、辉煌

  夺:夺取、争夺

  幢:一幢幢(多音字zhuang chuang)

  犹:犹如、犹豫

  府:官府、王府

  绚:绚丽、

  繁:繁华、繁荣

  扮:装扮、打扮

  宫:皇宫、宫内、出宫

  6、课件出示词语(卡片出示词语)

  夜幕降临 犹如 王府井 绚丽 繁华 光彩夺目 灯光闪烁

  金碧辉煌 焕然一新 一幢楼房 华灯高招 从天而降 装扮

  7、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抽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正确

  “烁”右边的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分写成(竖、横)两比。“辉”字左边“光”字变竖弯钩为“竖提”。“煌、烁”二字左边的火字旁捺变为点。“雄”字右边是四横,不能少一横。

  (二)指导写美观

  束:上横宜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

  单:下横要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要挺直,以支掌全字。

  夺:撇捺要左右舒展,将下边的“寸”字盖住。

  雄:左短右长,中间单立人的竖要长。

  (三)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灯)

  师: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夜晚欣赏北京吧。

  3、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

  (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王府井、西单商业街、故宫)

  4、同桌合作读,并体会课文中写的“天安门城楼、立交桥、长安街……”的明亮、辉煌。

  5、说说自己读课文以后的感受。

  二、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长安街:灯使建筑越发雄伟

  理解‘灯光闪烁’、‘从天而将’、‘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雄伟’

  在理解的基础上造句。

  立交桥、环形路:灯的种类多。

  理解‘犹如’并造句。

  王府井、西单商业街:灯光绚丽,灯光耀眼。

  理解‘绚丽多彩’、‘繁华’

  用‘绚丽多彩’、‘繁华’造句。

  故宫:灯使它更年轻了。

  4、就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读(有价值的问题)

  注意落实一些词语:倒影、川流不息……

  5、再读课文,想想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夜晚的北京。

  (明亮、辉煌、美丽、繁华等)

  6、引导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还可以配合课件一起进行。

  三、扩展运用

  1、给出重庆夜景的图片,用以下词语说话,看谁用得最多。

  高大的建筑物 绚丽多彩的广告 五光十色的霓虹灯

  川流不息的汽车 繁华的大街 一幢幢高大的建筑物

  一座座立交桥 一束束灯光 金碧辉煌 灯光闪烁

  2、除课文后列出的词语外,还可以引导积累运用以下词语:

  勾画 轮廓 犹如 装点 繁华 装扮 古老 年轻 倒映 一幢幢

  一座座 一束束 灯的海洋 光的世界 川流不息

  3、读“我知道”中的两段话,引导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北京的资料。

  四、实践活动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板书:

  长安街、天安门城楼

  环行路、立交桥 灯 —— 北京亮起来了

  王府井、商业街

  故宫

  展示台

  课前布置收集家乡变化的照片,练习词语接龙。

  一、导入

  1、师:下面开始进行“你来,我来,大家来”的环节——展示台。首先请孩子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家乡变化图,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讲解自己家乡的变化。然后请选出本组最有特色的`一位同学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乡的飞跃。

  2、生小组内进行讨论。

  3、选出变化最大、 讲解最详细的同学。

  4、师或同学出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

  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5、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 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6、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宽带网

  课前安排学生认识祖国的地图,了解地区的划分。

  一、导入:

  1、演示部分民族的图片或录像,创设情景,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哪个民族的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说是怎样了解的。

  3、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从地图上找到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5、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个生在什么地方。

  6、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宽带网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有多少个民族吗?

  演示部分民族图片或录像,创设情境,导入:你知道画面上的是哪个民族吗?你是根据什么知道的?

  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一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出示“中国地图”,找一找重庆的位置,观察一下,重庆的的版图像个什么?找一找自己居住的九龙坡区在重庆的哪个位置。

  从地图上找到其他的三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那个省在什么地方。

  展示交流在《葡萄沟》一课后布置学生准备的其他资料或学习成果。

  欣赏《爱我中华》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词语接龙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最长。示例:

  祖国—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人民……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动物……

  选择词语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汇报战士,讨论交流

  示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或自己的画,说一说你对家乡的了解。并互相交流收集资料的内容和获取经过

  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和感受。

  二、充分对话,夸夸家乡。

  1、 小组合作或派代表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其它组可向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2、 学做“小记者”采访。你的家乡在那里?有什么值得夸一夸的地方?你希望未来的家乡是怎样的?

  三、写一写

  1、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在口语交际中听到的相关内容综合起来,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2、 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四、课后作业

  办一期夸家乡的小报或专栏黑板报。

  第四组: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领会本次习作要求,采用“ 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闹钟。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小闹钟在说话。)说的是什么?

  3.揭题:自述(自己述说自己的事情)。

  二、听读

  1.听一听:朗读。

  2.议一议。听了,讨论:闹钟的自述与我们平时介绍闹钟的有什么不一样?

  3.说一说:自愿上台交流。

  教师提示: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它的特点,使读者感到很有趣。

  4.评一评。你觉得《小闹钟》这好在哪儿?

  5.品读《小溪流的自述》,用笔画出写得好的'词句,说说好在哪儿?

  三、练写自述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2、独立选材,分组互议。

  出示题目《 的自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印象补充题目,然后分组讨论、交流。

  3、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4、修改评议。

  板书设计:

  的自述

  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得具体、生动。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泛读分段,直奔中心,用变序法教《少年闰土》。

  通过泛读,根据课文后第2题分段。明确第四段是本文重点段,其中最后一小段是全文的中心段。

  二、绕心画圆,系列设问。

  围绕中心段提问:闰土心里有哪些稀奇事?文章是怎样生动地写这些事物的?着重写了哪件事?这件事在第一段里也作了描述,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事反映了什么?“我”为什么对这些事感到稀奇新鲜?“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些事?“他们都和一样……”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用闰土的`生活同“我”进行对比,有什么作用?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尝试讨论,点拔指导。

  先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课文,思考,尝试解答,再进行讨论。教师给予适当点拔、指导。

  四、心圆相照,文道统一。

  由道返回,因道学文:读了这课,闰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为什么?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写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引读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课文的接续。我运用引读法教学《游园不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

  生:(读)小扣柴扉久不开。

  (结合诗意理解“小扣”、“柴扉”的词义)

  师: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不会吧,他是很少出门的呀!噢,他家园子里满地长着青苔,绿得像铺开的.地毯,美丽极了。看来园主人是很爱惜****的,可我穿着一双水底鞋。哦,主人大概——

  生:(读)应怜唇齿印苍苔。

  (引导理解“应”、“展齿”的词义)

  师:大概主人爱惜苍苔,怕外人的木底鞋在上面踩上印子,破坏了他家园子里的春景。可是我也不虚此行,你园子里的****怎么关得住呢——

  生:(读)****满园关不住。

  师:是啊,满园****是关不住的呀,你看——

  生:(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引读法特别适合于古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写作方法,指导朗读、背诵等。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宜经常运用。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四课<登山>,来进一步了解列宁。

  生:(齐)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检测读文情况,读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师:列宁和巴国茨基在登山时,不就是过一条小路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组织好语言准备汇报。

  生: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来的。请于兴阳来读课文。

  生:这是一条惊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14、15、17自然段看出来的。请朱立超来读课文,我们是从这几段描写的动词看出来这条小路是一条惊险的小路。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把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带上了那条小路上了,真令人胆战心惊呀!那面对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呢?(小组合作交流)

  师:当列宁第一次走这条小路时,他是怎样表现的?

  生:汇报 当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我们眼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欣赏美景,在谈一谈感受。

  生:课文第18段,谈感受。

  师:你们都感觉这景色这么美,那同学们说说此时的列宁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生:说想法。

  师:一个小时过去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也该回去了,他们有选择了来时的小路。他们第二次走这条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组汇报)

  生:小组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两次走小路的表现,谁来说一说列宁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险路有哪些不同?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段,谁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文 师:那么这一段我们怎么理解列宁说的话?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理解的很好,那谁来说一说列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列宁具有临危不惧、遇险不惊、从容镇定的精神品质。

  三、扩展

  师:我们知道列宁第二次走小路是为了锻炼意志。课前你们也搜集了很多有关锻炼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谁来说一说。

  生:积极说

  四、总结

  同学们搜集的真不少,学习了列宁的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也学会了很多,老师希望各位同学都要学习列宁的这种临危不惧、遇事不惊、随时随地都锻炼意志的品质。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zhàn )蓝 栀(zhī )子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 )奥清澈(chè ) 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

  憔(qiáo )悴( cuì )树冠(guān ) 凝(níng )静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2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8-1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1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4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8-0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7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08-11

小学语文教案06-25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16

【精】小学语文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