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小学数……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
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
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讲述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
高兴吗?
2、 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 自己探索
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
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 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 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 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 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教后记:1 学生对看图数数很有兴趣,并能根据图说话,掌握了数数的技能。
2 对于事物与图的对应(点的对应)不太清楚。
3 学生还不太能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练习三3—6题。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分一分,说一说
请学生用学具表示梨,动手分一分,
然后说说分的过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 )个梨。平均放进3个盘里,
每盘放( )个。
第4题:
圈一圈,说一说
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请学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体订正。
说说是怎样圈的,圈的结果怎样。
问:除了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想乘法
(4)、除法初步认识(一)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正确地、合理地、灵活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整数混合运算顺序适用于小数,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适用于小数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适不适用于小数(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谁来说说你们在整数乘法中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用定母表示。
生: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 (板书)
0.7×1.2=1.2×0.7
(0. 8×0.5)×0.4=0.8×(0.5×0.4)
(1. 4+3.6)×0.5=2.4×0.5+3.6×0.5
师:(手指算式)这些算式各说明了什么呢?
生1:第一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交换律;
生2:第二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结合律;
生3:第三行算式运用了整数乘法的分配律。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些算式说明了什么?
生4:说明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师:(板书)0.25×4.78×4
请同学们认真地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便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你们的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学生观察,思考,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共同研讨)。让学生在班级汇报交流。
(教师随着学生的归纳板书:看、想、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看怎样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1
=130+0.65
=130.65
师:(能把你的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生1:我先找特殊的数201,因为201可以写成200+1,再把200和1分别与0.65相乘,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
(教师边说边板书,分解后再简算)
师:刚才,我们共同探讨了两种简算技巧,有的同学还有许多简算的技巧,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看看下面两道题,怎样算合理简便(让学生独立做)
(电脑投影出示)32×1.25 (4+2)×0.9
三、拓展练习
师:老师这里有三个数4、0.8、1.25请你们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编式题,并说一说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四、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请你运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1、必做题:
(1) 102×0.45 (2)0.34×0.5×0.6 (3)1.25×0.7×0.8
(4)1.2×2.5×+0.8×2.5 (5)(0.8+0.2)×6.7
2、选做题
(1) 99×1.45 (2)99×1.45+1.45
(3)99×1.45+3×1.45-1.45×2 (4)99×1.45+2×1.45-1.45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P63—P64例1、例2,P65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第1、2、 3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2、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具准备:
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小朋友,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将你最感兴趣的一次买东西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3、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买东西的经历。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伙伴。想知道他是谁吗?
课件演示彭远小朋友的自我介绍。
师:让我们看看彭远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课件演示:他用10元钱到超市买了1支钢笔,用了3元4角,一本笔记 本用了1元8角)
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彭远一共用了多少钱?
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多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多少倍?
……
师: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我 们会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探 索怎样解决像问题3那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⑴师:彭远小朋友用10元钱买了一支3元4角的`钢笔和一本1元8角的笔记 本,还剩多少钱呢?你能帮助彭远算算吗?可以自己独立想办法 解决,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解决,如果遇到困难,也 可以请老师参加讨论。
⑵学生独立探究或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交流探究成果
师板书:第一种:10元-3元4角=6元6角
6元6角-1元8角=4元8角
第二种:10元-1元8角=8元2角
8元2角-3元4角=4元8角
第三种:3元4角+1元8角=5元2角
10元-5元2角=4元8角
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 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可 是多种多样的!
三、内化加深,学会应用
师:彭远小朋友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非常高兴。同时他也非常感谢和 敬佩小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帮助彭远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两个问 题你能解决吗?
㈠、学习例2
1、生独立看例2表格,再算出结余。(指导理解“结余”的意思)
2、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学生上台板算。再集体订正。
㈡观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些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小朋友要 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活动:
P65第1、2题。(生做在作业本上)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1、2、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设计说明
根据本课时的复习内容和特点,依托教材提供的练习题,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复习。
1.引导学生按照指定的标准分类。
这一层次的复习,首先让学生按照颜色分类,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出自己分类的数据,然后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初步体会到整理数据的全过程。在按照颜色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完成按照形状进行分类,以巩固整理数据的方法。
2.引导学生按照自选的`标准进行分类。
这一层次的复习过程能让学生体验到分类结果的多样性。通过以上的复习设计,使学生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来呈现整理的结果,并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看待事物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若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都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谁能告诉大家它们的名称?
(教师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平面图形来复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辨认平面图形,为复习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复习梳理
1.复习按照指定的标准分类。
(课件出示教材94页3题)
师:这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混在一起,你们能分别按照它们的颜色和形状把它们分一分吗?
(1)按照颜色分类。
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解决,要知道每种颜色的卡片分别有多少张,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方法一: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先按照红、绿、蓝、黄、粉五种颜色把卡片分成五类,然后数出每一类的张数。
方法二:边数边画。
学生展示画的结果:
方法三:用文字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红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粉色
5张 3张 6张 2张 4张
师:请根据你们用不同方法分类整理的结果,把教材94页3题(1)中的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自主填写表格)
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你提出数学问题,并自主解答。
(学生之间根据数据互相提出问题,并解答)
(2)按照形状分类。
师:根据按照颜色分类的方法,请同学们按照形状对这些卡片进行分类,并自主填写教材94页3题(2)中的表格。
(学生小组合作,按照形状分类,并填写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表格并动笔算一算,不管是按照颜色分类还是按照形状分类,卡片的什么是不变的?
(引导学生说出卡片的总数量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按照不同标准分类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更好地体会分类思想。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复习内容:
简便算法
复习目的:
能够利用运算定律是计算简便。
复习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结合律:(ab)c=a(bc)
2、乘法交换律:ab=ba
3、乘法分配律:(a+b)c=ac+bc
4、加法交换律:a+b=b+a
5、加法结合律:(a+b)+c=a+(b+c)
二、复习简便运算:
1、出示题目
+ + +
× + ×
0.8×4×1.25×2.5
组织学生讨论:每题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应用哪一个运算定律进行简便的。
三、基本练习
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 + + × ×
2- - × + ×
2、怎样简便怎样算
4.18×3.8+4.18×5.2+4.18
16÷4+23× +
四、小结:
解题前要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包括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020×2140×1280×30
23+4567+9823+5476+80
96÷3960÷3120÷4180÷3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5467×1940×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习第6题
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习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用35×90,得电脑的价格。
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复习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1135×1157×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