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_766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大班 教案 语言 766

管理员

摘要: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大班语言教案模板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一)语言: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活动目的

  1. 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2. 学习词:量、衣裳、可惜。

  活动准备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 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 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 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

  4. 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

  5. 复述故事,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

  6.活动延伸: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

  (二)大班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 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并根据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准备:

  月亮变化图4张,衣裳图3张

  纸,剪刀,胶水,蜡笔,记号笔等.

  过程:

  1. 谈话导入,引出月亮做衣裳的课题.

  (1) 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师: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月亮)

  (2)师:冬天到了,天气冷了,人们都穿上厚厚的衣服.月亮姑娘呀她也觉得很冷,想去做一件衣裳,那你们想想月亮姑娘该做什么样的衣裳呀? 幼儿讨论

  2. 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

  (1) 教师讲述第一段

  提问:a、哎呀,为什么裁缝师傅给她做的衣裳会穿不上呢?(因为她长胖了一点,好象弯弯的镰刀)

  b、那该怎么办呀? 幼儿回答。

  (2)教师讲述第二段。

  提问:a、这回裁缝师傅给她重新做的衣裳她能穿上吗?(不能)

  b、唉!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月亮姑娘又长胖了,弯弯的像小船)

  (3)教师讲述第三段。

  提问:a、这回月亮姑娘能穿上新衣裳吗?(不能)为什么?(因为她又像一只圆盘子了)

  b、裁缝师傅会不会再给她做衣裳了?(不会,因为她的身材量不准)

  c、为什么她的身材会量不准?(因为她每天都在变化)

  师:今天我们学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月亮姑娘做衣裳”。那我们接下来再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3. 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月亮姑娘是怎么变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像眉毛,好象弯弯的镰刀,弯弯的像小船,圆圆的像盘子。

  4. 给月亮姑娘做衣裳。

  (1)师: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着,平时呢我们小朋友也可以观察一下月亮的变化。现在月亮姑娘还没有穿到合身的衣裳,晚上出来她会冷的呀!如果请你来当一回裁缝师傅,你会给月亮姑娘做一件什么样的衣裳?幼儿回答

  (2)幼儿制作衣裳,教师指导。

  (3)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衣裳。

  (三)语言:月亮姑娘做衣裳(大班)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描述月亮变化的语句。

  2、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准备:

  自制夜晚天空的背景图,月亮变化图。

  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活动。

  “有时圆圆像个盘子,有时弯弯像只船,要问这个是什么?晚上抬头向天看。”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这个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说了件什么事?

  3、教师运用图片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 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 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4、教师利用教具再次讲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么样变化的?(引导幼儿学习月亮变化的词句。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

  5、向幼儿介绍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听吗?好在哪里?

  (2) 你有观察过月亮吗?你觉得它像什么?启发幼儿晚上观察月亮的变化并用图画作记录。

  附:故事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 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 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 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 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 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 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 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 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 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虽顺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通过“朋友多,快乐多”的小主题活动,幼儿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体验到与朋友互相交往的乐趣,初步萌发了乐于助人的意识。为进一步引发幼儿关爱周围事物的情感,我选择了《微笑》这篇优美的散文,让幼儿感受其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从中知道: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幼儿已经初步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提高幼儿大胆表达表现的能力;启发幼儿学习用简单的句式表达自己关爱他人、关心朋友的感受,使幼儿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标

  1.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

  2.学习运用“我愿意……让……高兴”的句式。

  3.积极参与表演,进一步感受诗歌中优美的意境。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学习运用“我愿意……让……高兴”的句式。

  2.体验关爱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背景墙饰,小动物图片、挂饰、微笑贴纸若干。

  2.音乐磁带、录音机各1

  3.写有“微笑”“愿意”“高兴”的字卡。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刚才小朋友和客人打招呼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

  2.欣赏配乐散文,让幼儿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又感情地朗诵散文并演示活动教具。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内容。

  4.帮助幼儿理解“愿意”“高兴”,鼓励幼儿运用“我愿意……让……高兴”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1)出示字卡“愿意”“高兴”,帮助幼儿理解其意思。

  (2)教师:小动物对朋友们非常友好,小朋友愿意为我们身边的朋友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

  (3)教师:除了身边的人,我们还可以为哪些朋友做些什么,让他们高兴呢?

  5.伴随优美的音乐,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感受作品的美。

  6.教师和部分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要求运用散文中角色的对话。

  7.请所有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挂饰,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把散文的内容完整地表演一遍。

  8.活动延伸

  (1)把动物图片、挂饰投放到“阅读小屋”活动区域中,鼓励幼儿继续进行散文朗诵及表演活动,并投放其他动物、人物图片,引导幼儿利用背景墙饰进行编故事、讲故事活动。

  (2)把散文表演带到福利院去,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

  教学反思

  《微笑》这篇散文简洁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爱互助的童话世界,表现了小蜗牛等小动物美好的心灵。故事贴近幼儿生活,为中班幼儿所喜欢。

  我在教学中重点提出了两个目标:一是抓住散文中的“情”和“景”,让幼儿体会到为别人着想、助人为乐的`愉悦情绪;二是鼓励幼儿运用“我愿意……让别人高兴” 的句型仿编句子,提高幼儿创造想象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活动过程中洋溢着一种温馨、愉快的情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这两个目标都完成得很好,特别是在仿编句式的活动中,因为幼儿已有充足的情感经验,又有较好的个人经验,能将自己的经验用“我愿意……让……高兴”来进行表达,仿照原来作品的结构组成新的语句。针对《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的要求,我尝试在这个环节中使用了简单的字卡,意在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

  这个活动的难点在分角色表演散文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自由选择表演动物角色进行表演,并借助可爱的小动物挂饰提升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为丰富幼儿表演的效果,在朗诵散文时,我有意识地编入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形成初步的表演意识。在幼儿给其他朋友和老师送“微笑宝宝”贴纸这一环节,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既进一步复习了句式,又把整个活动推向了**。幼儿通过与同伴及客人的互动,体验到了关爱他人的快乐。

  不足之处:在幼儿第一次表演后,我对幼儿的评价不够具体,没有为下次的表演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致使幼儿满足于第一次表演的结果。第二次表演效果没有得到提升。我应在评价时更好地启发幼儿大胆地创编丰富的动作去表现散文的内容,还应鼓励幼儿用更自信的声音模仿小动物的对话,让幼儿的创造表演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愿意当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会用书签记录自己在阅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活动准备:

  1.图书大书,大字卡(干净、运动、身体)。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爱的萌发

  教师出示图画大书引导入活动。

  (1) 出示图画大书第2页,请幼儿仔细观察。

  (2) 引导幼儿大胆猜测,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画面上是谁?她是什么样的表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二、爱的体验

  1. 幼儿阅读故事图书。

  (1) 幼儿按顺序取书。

  (2) 幼儿自由阅读图画书,老师进行指导并提示幼儿在有疑问的一页夹上小书签。

  (3)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

  2. 出示ppt课件,老师讲述故事,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 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

  (2) 老师:谁能说一说故事中都讲了些什么?老师提醒幼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话说完整。

  (3) 教师逐一出示字卡“干净、运动、身体”。

  老师:这些字在故事中的哪里出现了?我们一起找一找吧!

  3. 再次出示ppt课件,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1) 教师:故事中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老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师请幼儿把自己有疑问的一页翻开,请幼儿说说自己的疑问,并请其他幼儿为他做出解答。教师注意提醒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疑问。

  (3) 幼儿学习治理书本,并按小组顺序收书。

  三、 爱的表达

  游戏活动:翻牌找字。

  游戏过程:

  (1) 教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今天我们玩一个翻牌游戏,比一比大家的记忆力。

  (3) 老师出示大字卡请幼儿认识,并把字卡从左到右依次贴在黑板上。教师将字卡交换位置后,说出一个汉字,请幼儿指出这个字。玩几次后教师将字卡扣在黑板上,然后说出一个汉字,请幼儿猜一猜是哪张字卡。又问猜完后,教师翻开字卡进行验证,也可让其他幼儿进行验证,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类型:混龄活动

  班级:大班

  名称:春节歌谣(儿歌)

  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愿意大胆朗诵、表演这首儿歌。

  (2)体验感受春节欢乐的.气氛。

  准备:教学挂图、幼儿用书《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过程:

  (1)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热闹啊?”

  *教师用儿歌小结:“春天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2)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

  *阅读图书,引导幼儿猜测:

  ——“会有哪些朋友兴高采烈得迎接春节呢?”

  *逐一出示小动物角色图片,配上儿歌。

  *教师提问:

  ——“刚才有哪些小动物在迎接春节?”

  “小动物分别是怎样过春节的?”

  *教师帮助幼儿用儿歌的话语来小结。

  *集体朗诵儿歌。

  (3)共同表演儿歌:

  *师生共同听儿歌录音磁带。

  *请部分幼儿分别扮演儿歌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一、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围绕数码宝贝去森林的线索,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活动。

  2、能用清楚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3、能体验团结合作,取得胜利所带来的快乐。

  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数码宝贝导入活动(音乐)

  “小朋友,谁来了?”

  “听,它在说什么?”

  (数码宝贝说: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天气真不错,我要去森林玩,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玩?那我们快出发吧!)(幼儿随音乐欢快的出发。)

  (二)欣赏森林美景(智育、美育)

  “在森林里有一块地方叫快乐林,住在快乐林里非常快乐,我们一起去看看。”

  (引导幼儿学看地图,寻找通往快乐林的路,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香焦皮事件(生活,思品)

  “发生了什么事?”

  “要是你看到有人乱扔香焦皮怎么办?”

  “大家说得对,那我们仔细来找一找,究竟谁不讲卫生,我们来好好教育教育它。”

  (数码宝贝被小猴的香焦皮滑倒)

  (四)寻找小动物(常识)

  “小动物都上哪去了?原来它和我们捉迷藏,快来找一找。”

  (露出小动物的一部分,让幼儿通过运用已有经验,仔细观察,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和小动物比赛(体育)

  “小动物们难得和小朋友见面,它们想和小朋友来比赛,你们愿意试试吗?”

  (幼儿分组自由练习排球、钻爬、跳绳、平衡木等,练习后和小动物比赛,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活动延伸:与动物告别

  (幼儿分组制作物品,赠送给小动物)

  反思:

  整个综合活动《森林乐翻天》一直以游戏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孩子们去快乐森林玩的过程,让孩子们在途中学习辨别安全的道路——欣赏美丽的景色——及根据局部特征寻找小动物。整个过程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成就感。

  孩子的活动在其兴趣的基础开展更能激起他们参加活动的欲望老师才能更好的开展活动。为孩子们制作的活动图片从一开始便调起了孩子们参加整个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场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让小蛇多多告诉他们此行的目的。以达到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正因为有了场景和游戏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

  整个活动的安排设计比较清晰明了。尽管这是家长开放日所开展的活动,由于有家长在场,幼儿普遍有些“人来疯”,但老师灵活的手法和语言指导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有些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幼儿也活跃起来,在大家欢快的气氛中活动圆满完成。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中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借助图夹文的形式,初步感知阅读汉字"爱",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参与自主阅读和学前识字游戏活动,感知体验阅读活动的快乐。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黑板一块,粉笔一支。小图片:乌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汉字"爱",你知道这是什么字吗(7你会用"爱"字说一句话吗)

  2、教师在"爱"的前面逐一出示图片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在黑板上排成一竖排。

  3、教师:你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爱什么吗?

  4、根据幼儿的讲述在"爱"的后面用粉笔画出简笔画"蓝天、江河、泥土、花朵、中国地图(或红旗)"。

  二、师生阅读图夹文诗歌《从小爱祖国》。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从小爱祖国》。

  2、教师指图文,带领幼儿阅读诗歌。 '

  3、教师:在念"爱"时候,怎样念更好?

  三、师生看图文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阅读汉字,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朗诵儿歌。

  1、教师在"鸟儿、鱼儿、蚯蚓、蜜蜂、小朋友"图片前面写上相应的汉字,鼓励幼儿对照图片认读相应的汉字。

  2、将图片拿掉,带领幼儿阅读汉字,朗诵诗歌。

  3、在简笔画的旁边写上汉字,引导幼儿读汉字念儿歌。

  4、擦去简笔画,引导幼儿阅读汉字念儿歌。

  四、帮启发幼儿仿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教师:除了乌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等,你知道还有谁爱蓝天(江河)((采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第三句、第四句)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3、教师:在念"爱"的时候,怎样念更能表现出喜爱的感情呢?(用深情的语调)五、读幼儿用书,感知阅读诗歌。

  1、教师:除了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等,你还知道什么?他们也爱蓝天(江河、泥土、花朵)呢?

  2、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幼儿仿编的内容,并带领幼儿一起念仿编的儿歌,感知诗歌的节奏。

  附诗歌:

  从小爱祖国

  鸟儿爱蓝天.鱼儿爱江河:

  蚯蚓爱泥土.蜜蜂爱花朵:

  我们小朋友.从小爱祖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问题这首诗歌的诗句比较朴实、浅显易懂,从小动物爱的事情过渡到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在结束句中点名主题。

  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学会诗歌《从小爱祖国》,我利用图片的形式,依次出现在背景图上,孩子根据我的提问,很快说出前几行诗句,在诗歌的最后一句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当我问到“小朋友爱什么?”好几个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师、妈妈!”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句的图片,让孩子学习最后一句“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但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我发现孩子不清楚什么叫做“祖国”,我及时为孩子们讲解了“祖国”的含义,“祖国就是说祖先一直代代居住生活、自己也出生在那里的地方,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在我的解释下,一些孩子已经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是还有个别孩子似懂非懂,对祖国的含义还是有些模糊。

  本节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诗歌教学模式,把语言与艺术充分地结合起来,而且给了孩子们充分的表述空间、展示机会,孩子学习积极性很高。不过 “祖国”这个词语,孩子们是第一次听到、说到,所以难免对祖国的定义不太清晰。在我的讲解下,部分孩子能够理解,但是个别孩子由于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局限,还是不太理解“我们好儿童,从小爱祖国”这句话,每当孩子们念到这句话时,就会有断顿。对祖国的理解只是初步的认知,没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课后继续延伸教育,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好,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这节课,我会在策略方面多下功夫:1.在语言区投放了诗歌《从小爱祖国》的图片,孩子们在讲述诗歌中可以进一步地学习诗歌,理解诗歌。投放孩子们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引导孩子相互讲述在祖国各地旅游的所见所闻,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2.阅读区投放祖国各地风景、民族服饰、特产等图片,让孩子感知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萌发从小爱祖国的意识;3.表演区提供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歌曲CD,还有道具如纱巾、彩条、民族服饰、乐器等,孩子们在欢乐的表演中,理解祖国的含义,产生对祖国浓浓的爱意。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学说散文诗中的重复句段。

  2、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词语。

  活动准备: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主题)

  引导语:(出示图1)树林里有一条小溪,一只浣熊来到溪边。

  二、欣赏故事

  引导语:浣熊问小溪:"小溪水,你们向前流,流到哪儿去啊?"小溪叮叮咚咚地回答:"向前流,向前流,去找的我们好朋友……"

  提问:浣熊在树林里遇到了什么?浣熊是怎么问小溪水的?小溪水又是怎么回答的?

  小结:小溪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叮叮咚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

  提问:小溪水的好朋友会是谁呢?为什么?(幼儿间交流讨论)

  引导语:浣熊想了又想,决定跟着小溪水走,走啊走,又看到了一条小溪水,两条小溪水在一起。

  提问:小溪水,手拉手,水越积越多,变成了什么?

  小结:小溪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小河。

  (出示图3)引导语:浣熊走累了,就在小河里游泳,洗去满身的`汗水。小河水哗啦哗啦地冲着浣熊,浣熊真凉快呀。

  提问:浣熊会怎么问小河水呢?小河水会怎么回答呢?

  小结:小河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哗啦哗啦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

  提问:小河水,手拉手,水越积越多,变成什么呢?

  小结:小溪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河。

  (出示图4)引导语:大河水继续向前流。

  提问:大河水向前流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说说浣熊和大河水的对话呢?(幼儿分组尝试)

  小结:大河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空通空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河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江。

  提问:大江水向前流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谁来说说浣熊和大江水的对话呢?(幼儿个别尝试)

  小结:大江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哗哗哗哗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江水,手拉手,变成一个大海洋。

  总结:浣熊明白了,小溪水、小河水、大河水、大江水,它们都要去找朋友,手拉手,变成大海洋。

  三、完整欣赏散文诗

  小溪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

  叮叮咚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小溪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小河。

  小河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

  哗啦哗啦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小河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河。

  大河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

  空通空通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河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江。

  大江水,向前流,流到哪儿去?

  哗哗哗哗向前流,去找我们的好朋友。大江水,手拉手,变成一条大海洋。

  四、对话诗《浣熊和小溪》

  幼儿分组进行对话诗,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词语。

大班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组词能力。

  2、不断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仔细辨别游戏中的指令性语言。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幼儿思维反应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皮球一只,贴有眼睛和鼻子、画有嘴巴的排球一只,水桶一只。

  2、学会音乐游戏“堆雪人”。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语言引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师:下雪天,你们玩过滚雪球的游戏吗?雪球越滚越大,可好玩啦!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一个组词滚雪球的游戏好吗?

  二、介绍游戏的玩法,帮助幼儿理解游戏的规则。

  1、幼儿必须用前一幼儿词语中的最后一个字作新词的头一个字。

  2、不会组词或组词不正确者,不能将雪球传给别人,只有请别人帮助回答正确后,方能传雪球。

  3、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组词练习,教会幼儿按规则进行组词活动。

  师:教师先说一个词语 “高大”,然后请幼儿 用“大”组成一个新词。例如:高大——大小——小花——儿童——童话——话梅——梅花——花心....。教师在幼儿组词过程中,鼓励幼儿不重复别人的词语,原词重复或停顿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扩散幼儿的思考范围,使游戏得以顺利进行。

  4、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

  师:幼儿坐成半圆形,教师说出一个词语后,将雪球(皮球)传给第一位幼儿,接着幼儿边组词边依次将雪球传给旁边的同伴,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答不上来时,可请大家帮忙,回答正确后,游戏继续进行。雪球传完一圈后,教师可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活动结束。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滚了一个大雪球,现在老师已用这个大雪球作了一个雪人。(教师用桶和排球做成雪人状,放在教室的中央)。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围着雪人玩一个堆雪人的游戏吧。

  师:音乐起,幼儿围着雪人随着欢快的音乐边唱边跳,把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大班语言教案 篇9

  一、选材的依据:

  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大班《学习》教材中"我们的城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体会城市建设的变化,感受家乡越来越美丽"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结合松江城市的实际情况,将教材进行本土化的实施,既新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地区实际进行改编与创新,本次活动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2、源自本班幼儿发展实际的需要

  在近期的主题展开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两个孩子们关注的问题:

  其一,在寻找松江最美丽地方的低结构活动中,孩子们对松江新城与老城发生了兴趣,有的孩子认为新城区最美丽,而有的孩子认为老城区美丽,与此相关的争论也在孩子中经常发生;

  其二,近期不少孩子开始关注人的美丽,所有的孩子都觉得穿着时尚、漂亮的人就是美丽,而对于一些着装朴素(破旧)的人(如外来打工者)产生了歧视或者是厌恶的情绪。

  分析上述两个问题发现有一些共性之处,如:孩子对美丽的认识只停留于表面,而缺少对内在美的发现。同时,两个问题之间又有一些关联,如:那些孩子们认为不美丽的人正是为松江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于是,基于对上述两个问题,意识到这正是帮助孩子建立对事物正确认识与态度的好时机,抓住契机开展次活动一定会给孩子的发展有益的帮助。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感受松江的美丽,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引发对"美丽松江"背后--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的关注,尊重各行各业的人,并积累相关的经验。有利于孩子对"美丽"的人形成正确的认识与态度,不仅关注外表美更了解心灵美的人才更美丽。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情感与态度:在讲述松江最美丽的地方的过程中增进爱家乡的'情感,同时关注为家乡变化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各行各业的人。

  社会与语言:运用收集到的资料大胆与同伴对话,认真倾听后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力与认知:了解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一些专门的职业,感受这些职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环节的设计力图体现层次感、逻辑性。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环节一:交流分享、达成共识。对前期低结构活动中关于松江最美丽地方个人调查与记录进行交流与对话--达成共识:老城、新城都美丽,松江越来越美丽

  环节二:问题讨论、引发关注。围绕"是谁让松江变得越来越美丽?"的问题展开讨论--引发关注:美丽城市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之付出努力

  环节三:重点交流、讨论辨析。采用观看录像、讨论辨析的方式对建筑工人、环卫工人进行重点交流--讨论辨析:谁更美丽?(感受心灵美的人才更美)

  环节四:活动延伸。将活动过渡到地结构活动中"寻找美丽的松江人"--活动延伸:通过调查、记录关注日常生活中为我们生活服务的各行各业的人,并激发尊敬情感。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对话、交流中表达松江老城、新城美丽的地方,进一步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

  2、了解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尊重并引发对周围生活中各行各业人的关心。

  重点:能用较为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达松江新城、老城的美丽。

  难点:理解"谁是最美丽的人",尊重为松江建设做出贡献的人。

  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用各种方式收集信息与调查记录松江最美丽的地方,了解松江的一些变化。

  在前期活动中,对各行各业的人有初步的了解。

  2、环境材料创设: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松江真美丽"、"谁最美丽";展示板、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1、请孩子根据自己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在新城区、老城区、新老城区均有的方式分组入座。

  (说明:应事先了解孩子的分组意向并在座位安排上考虑三组的位置;

  分组入座有利于对话氛围的形成,便于孩子倾听对方(组)的意见。)

  2、运用信息资料或调查记录以三组对话的方式介绍"我认为松江最美丽的地方"。

  (说明:边介绍边将资料归类贴于展示板上;

  在孩子的交流对话过程中预设关注点:

  观察孩子是否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而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有意识将孩子的介绍内容进行归类,如"这些都是关于松江美丽的公园";

  孩子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有初步的逻辑。

  关注孩子信息途径与记录的方式。)

  3、梳理:松江的老城、新城都美丽。

  (说明:配乐课件"松江真美丽"作为第一环节的,让孩子更直观感受松江越来越美丽,并在情绪上作渲染。)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6-22

大班语言雪花教案03-26

大班语言识字教案03-21

大班语言拜年教案04-02

大班语言信教案04-01

大班语言房子教案04-01

大班语言儿歌教案03-31

大班语言鸟窝教案03-30

大班语言过桥教案04-02

大班语言教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