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案 认识 年级 数学

管理员

摘要: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二年……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1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用盘秤测量西瓜和苹果的情境图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然后通过称食盐和鸡蛋等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购物时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结合二年级学生喜欢参与活动的特点,设计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试一试,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个性化的对千克和克的独特感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能准确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感知1克与1千克有多重。

  2、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方法:

  实践感悟、讨论。

  教学准备:

  课件,两种盘秤(单位分别为:千克、克),鸡蛋和水果糖各1千克,两袋食盐,1角硬币若干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讨论,导入新课。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去或陪家长去买东西的经历,然后启发学生联想到我们常用的称物体质量的秤。

  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台秤、电子秤、磅秤等,学生回答自己是否熟悉?而后,教师现场出示两种台秤,教师启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台秤的不同之处,鼓励学生发现质量的两个单位:克与千克,提示克与千克可以用字母表示(教师板书)并指出,“同学们的观察非常认真,发现了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有信心吗?”(5分钟)

  (设计意图:以谈话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以直观观察方式让学生参与,体会学习乐趣。)

  二、自主探索,反馈交流,掌握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39页称西瓜和苹果的两幅图,学生回答哪个重?哪个轻?各重多少?教师质疑,3小于200,但西瓜却比苹果重,为什么?学生体会主要是单位不同。

  教师展示魔术包,出示几块糖果,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称上,学生注意观察指针,不怎么动?说明什么?启发学生了解糖很轻,把一袋挂面放到台秤上,指针动了,说明这袋挂面很重,有多重呢?学生观察回答,再通过包装袋上的标注,了解这袋挂面重1千克。

  接着,同样方法称两袋盐,教师再从魔术包拿出糖一直添加到1千克为止,让同学们读出1千克,再把糖放到以克为单位的台秤上,得出1千克等于1000克。教师提问:“1000克和1千克有什么关系呢?”领读一遍,语调放慢,突出单位的不同,并板书1千克等于1000克。

  教师指出,1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1克,下面每个同学来掂一掂,感受下1克有多重。学生自由说一说生活中重约1克的物品(一粒纽扣、1粒花生豆……)。(10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提升学习能力。)

  三、巩固拓展,提升发展。

  活动一: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拿出1个鸡蛋和15个鸡蛋,学生讨论,1个鸡蛋多重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好?15个鸡蛋呢?然后,请同学们先掂一掂,感觉一个鸡蛋有多重,再估计它大约是多少克?再称称看是多少克。教师追问,那1千克估计有多少个鸡蛋呢?你是怎样想的?(师生交流),教师称出1千克鸡蛋,和大家一起数一数。

  活动二:由学生秤出1千克水果糖,掂一掂有多重,估计一下有多少块?再一起数一数,是否和估计的一样。(10分钟)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估计意识。)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找同学回答。

  2、练一练第2题。

  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验证。

  3、练一练第3题。

  同桌交流讨论,选合适的质量单位填空。重点交流填写理由。(10分钟)

  五、归纳总结。

  教师启发,由同学们归纳出所学的知识。(5分钟)

  六、板书设计。

  认识克和千克克用“g”表示千克用“kg”表示1千克=1000克1kg=1000g测量较轻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

  测量较重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千克”做单位。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2

  〈一〉感知重量

  1、我听说我们二?一班小朋友聪明、爱动脑。特别是听指挥,动作快。我看是不是这样的;

  2、打开文具盒任意拿一样东西放在手上掂一掂,你有什么感觉?

  3、刚才小朋友动作快,再来做游戏: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背一背。背完马上座好。你有什么感觉?

  述:是的,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不管是轻还是重的物品,它们都有什么?(重量)

  4、那么,你了解哪些重量单位?

  述:象斤、两、钱等重量单位是我国以前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但这些重量单位在八十年代就早已废除,不再使用。而使用国际通用的千克、克等重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

  板书:千克、克的认识。

  〈二〉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到底1千克、1克的物品有多重,你了解吗?可以举例说说。

  (一)认识千克

  2、看样子小朋友的知识蛮丰富,黄老师在桌上准备了很多熟悉的,甚至是小朋友爱的食品。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找到1千克重的物品吗?找找看。

  3、你找到1千克的.什么?你是怎样找的?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学生展示:1千克苹果、1千克香蕉、1千克果冻、1千克面粉......)

  a.学生出示“1千克果冻”时问,你是怎样知道的?

  述:一般有包装的食品,包装袋上都要求有重量说明:象:净含量、净重、重量后的数一般都是这样物品的重量。

  b.出示“1千克面粉”时,你是怎样知道的?没有说1千克,而是1kg。

  是的,kg表示千克,那么猜猜看克该用什么字母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c.我看到前面小朋友拿的1千克苹果是4个。这个小朋友拿的1千克苹果却有几个?为什么呢?

  4、请小朋友根据商标上的重量说明,每个同学都找到1份1千克的物品,找不到的旁边的帮助找一找。都找到了吗?放在手上掂一掂,闭上眼睛仔细体会一下1千克有多重。

  5、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是1千克?

  6、猜一猜这个小朋友的体重大约多少千克?你是怎样猜的?那么小朋友猜的最接近:

  再猜一个我们班最胖的同学体重;

  再猜一个最瘦小的同学体重;那么我们这些同学体重在多少至多少之间?

  (二)认识克

  1、刚才我们认识了千克,那么1克有多重呢?

  我们桌上有一种物品,1粒大约就是1克,你猜是那种物品?(花生)

  2、请每个小朋友拿1粒花生放在手上掂一掂,闭上眼睛体会一下1克有多重?

  3、生活中你认为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4、刚才我们认识1千克、1克,那么通常情况下,什么时候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时候用克作单位?

  小结:称比较重的物品。如人的体重、一个大西瓜、一袋大米等一般物品的重量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而称轻的物品时,常用克作单位。

  5、练习:()里填什么单位合适。

  (三)千克、克的关系

  1、1粒这样大的花生大约是1克。那么这1千克花生大约是多少粒?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1千克=1000克

  1千克等于1000克,听上去好象1样,怎样读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2、练习:

  a.这袋芒果1千克,看有几个,那1个芒果大约是多少克?你是怎样想的?

  b.这1千克苹果有几个?1个这样大的苹果大约多少克?

  c.考大家一个最难的,这袋香蕉1千克,这样1根香蕉大约多少克?

  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三、练习

  1)找朋友游戏

  2)思考题

  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谁重?

  (同样重,为什么?那么大?你是得出什么结论?)

  3)出示:同样大,但不同样重的物品

  猜那个重?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同样重的物品不一定同样大,同样大的物品不一定同样重。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中学物理课中要学。

  4)超市购物

  a.我们每个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

  那么春游时要准备一些什么?

  现在黄老师就带小朋友去超市购物好不好?

  但是我们的班主任有规定:1)至少买两样食品。2)加起来不超过两千克?你怎样买:一共多少千克?

  b.如果只买2千克的食品,你怎样买:先自己算算,再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买法多。请组长作记录。

  例如

  1500+200+300=20xx克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方案6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2、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用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复习前一教时。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读读写写看简图再写数、读数(PPT)

  2.拆一拆,合一合(PPT)

  458=( )+( )+( ) 700+7=( ) 901=( )+( ) 800+80+8=( ) 700+30+9=( ) 6+60+400=( )

  3.看计数器在数位表上写数。

  4.比较有零的三位数的读法。

  560和307

  5.填空。

  ⑴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超过一千只A一千只写作:( )只B它是由( )个千组成的我国野生金丝猴的数量在七百六十只左右A七百六十只( )只B它是由( )个百、( )个十组成的

  ⑵数的组成(PPT) 404的里面有4个( )和4个( ); 7个一和8个百是( ); 2个百和5个十是( ); 10个( )是1000;( )是由3个百组成的.。一个数个位是6,百位上是8,这个数是(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是3,第二位上是8,第三位上是5,这个数是( )。一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数的3倍,个位上数是百位上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

  6.判断(PPT)

  ⑴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 )

  ⑵3个百和4个一组成341。( )

  ⑶个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是一样的。( )

  ⑷一个数末尾的零是不读出来的。( )

  ⑸603读作六百零三。( )

  三、拓展练习

  卡片游戏(PPT)用3、7、0、1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你能试一试吗?至少5种。学生汇报。

  四、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记数单位千。

  2、会用千数图表示千与千以内的数。

  3、会读千以内的数并登入数位表。

  教学重点:

  1、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千数图,数位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体育馆里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A看台上的观众们已再为运动员们“加油”看书P10-11

  主题图:

  (1) 你估计一下,A看台上坐了多少人?

  (2) 你是怎么数的'?

  (3) 有10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座位有什么安排的?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千”(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千数图

  1、把每个人看作一点,每个小区就变成了一张?(百数图)

  2、有几个百数图?板书:10个百数图就组成了千数图。

  3、千数图是由几张百数图组成的?共有几个点?

  4、小结:一百一百地数,十个百就是一千 100、200、300------1000 指着千数图,一百一百的数数看。

  (二)千数图简图

  1、如果每次画那么多点,你感觉如何?千数图我们可以用简图来表示。

  2、介绍简图:一百用“□”表示、十用“—”表示、一用“.”表示。例:342(□□□————. .)我们书上的页码也都是用数图表来表示的。

  3、试一试(用简图表示)

  235 457

  4、根据简图我们能很明确地知道一个数的组成,有几个□就表示几个百,有几个—就表示有几个十等等。

  (三)数位表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位,说一说它们的位置

  板书:百十个

  2、每一位分别表示什么?

  3、今天我们认识了“千”、依次从右向左第四位“千”位,表示几个千。

  出示板书:千百十个

  4、看表读数说一说几,表示什么?

  千百十个

  342

  567

  460

  406

  (四)读写法

  1、 上面各题对应板书 :这就是写数,读做什么呢?板书:三百四十

  2、 下面请你们自己来把上面题的读法写出来,406、460发现了什么?末尾的0不读,而中间的0要读。

  3、 游戏:同桌合作,一人读数、一人写数。

  4、 小结:根据读数位表,我们很容易说出数的组成,它是由多少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 听组成说数:一个百,二个十、二个一,五个十,六个百、二个千。

  6、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千数图、简图、数位表、读写法。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5

  详细介绍:

  课题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品的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并体验到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建立1千克重量的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一台案秤、一些苹果、2袋精盐(每袋500克)、一些鸡蛋、一些沙土、2捆挂面(每捆500克);1克、10克、100克、1000克的大米,分别装在塑料袋中(每组10袋),10袋大米(每袋1千克)、天平.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重量单位克,你们都会用了吗?可有一位小朋友因为上课没听讲,不会做下面的题目,正在打电话求助呢,你们能帮帮他吗?(演示课件千克的初步认识下载)

  一只乒乓球约重3()一杯牛奶重300()

  一个西红柿重250()一个鸭蛋约重60()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那位小朋友在大家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用克这个单位,可他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出示下面的题目)

  一袋大米重25()一个大冬瓜重10()

  一头牛重420()小明体重28()

  2.教师: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做单位.可是称一些像牛、人这样比较重的东西,用克做单位就太小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克大的重量单位千克(板书:千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克和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把课题板书完整: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千克的初步认识:

  1.感知1千克有多重.

  讲述: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每组有一袋大米,每袋都是1千克,同学们亲自掂一掂.初步感知1千克有多重.

  2.使学生感知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1克重的大米,每组中的1号同学拿出1克重的大米给本组同学看一看,掂一掂.

  (1)提问:10个1克是多少克?100个1克是多少克?1000个1克是多少克?

  引导学生明白:10个1克是10克,100个1克是100克,1000个1克是1000克

  (2)教师重述:1000个1克也就是1000克,可以称为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指板书,提问:1千克和1000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用天平称一称(左边托盘中放1千克,右边托盘中放1000克)

  引导学生明白:1000克就是1千克,所以1000克=1千克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4)体会1千克的实际重量

  引导学生左手拿1克的大米,右手拿1千克的大米掂一掂,两只手的感觉有何不同?进一步认识1千克=1000克.

  同学们拿出1袋精盐(每袋标有500克)、两袋精盐,亲自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看看每袋标明重量,两袋重量是多少?

  教师说明:1千克又叫1公斤,千克也是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出示图片法定计量单位).

  3.进一步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1)认识案秤,了解案秤称物体的方法

  ①出示图片台秤,师简单介绍构造.

  ②教师介绍使用方法:案秤也叫做台秤,使用时先把案秤刻度盘上的指针(或游标)定在0位,然后将所称物品放到托盘上,观察秤指针所指的数字,指几就是几千克,教师称1千克的苹果演示给同学们看.

  (2)实际操作,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

  ①称出1千克的沙子,装在塑料袋里,用手掂一掂有多重.

  ②将1大袋洗衣粉放在托盘里让学生称一称有多重(正好1千克),顺次传递让学生掂一掂.

  ③把称过的和课前准备好的物品拿出来,再次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有多重,说明它们的重量相等都是1千克.

  4.完成43页的做一做

  (1)引导学生分别称出1千克的苹果,同学们一起数一数有多少个?思考为什么都是1千克,而苹果的数量却不一样?如果苹果的数量相同,重量一定相等吗?

  引导学生明白:重量相同物体的个数不一定一样多;数量相同,物体的.重量不一定相等.

  (2)学生举例说明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

  (3)在下面表里填上合适的数目.

  教师重点指导______个鸡蛋重1千克.提问:9个鸡蛋一定重1千克吗?为什么?(因为鸡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样个数的鸡蛋重量不一定相等,同样重量的鸡蛋个数不一定一样).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个重量单位千克.1千克也叫做什么?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四)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__单位,1千克也叫().

  2.1千克=()克1000克=()千克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千克克

  4.手势判断对错:

  2千克<20xx克5千克<4900克

  800克>1千克2500克>3千克

  题中两边单位不同,判断前提醒学生注意

  5.填空:

  (1)小明体重25千克,小青体重21千克,小明比小青重______千克.列式为______.

  (2)一筐水果重30千克,6个人合买一筐后平均分,________?(先口头提出问题,再口头列式,注意问题的单位)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到现在你共学习了几个重量单位?分别是什么?克与千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五、布置作业:第44页第4题.

  板书设计

  千克的初步认识

  探究活动

  实验:制作简单天平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学生学会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需材料

  两只塑料杯子、粗线、硬纸板、直尺、毡头笔、衣架、吸管、黏性胶带

  实验步骤

  1.请成年人在每个塑料杯上戳两个孔杯口边各一个孔.将粗线系在两个孔上,形成环状.

  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

  3.用胶带将吸管贴在衣架的下边,让吸管指着下方.

  4.在衣架的两个臂上各挂一个塑料杯,并检查一下,衣架挂在钩子上的时候两只杯子是否保持平衡.把刻度盘贴到衣架的后面,当杯子空着的时候让中线对着吸管.

  5.把不同的物体逐个放进杯子里,比较它们的重量.看看你需要多少东西才能使它们保持平衡.

  整体图如下:

  千克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6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单元课时安排:约8教时

  第一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小学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下:《第五单元-千以内数的认识》设计》。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7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1)问:重量单位哪个大,哪个小?问:哪些物品大约重1千克、1克呢?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 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 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

  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

  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

  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

  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

  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

  (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

  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

  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是1000米。

  学生2:学校的环形跑道长250米,4圈的长度是1000米。

  学生3:我们测得跑道长50米,20个跑道的长是1000米。

  (3)教师小结:1000米也就是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

  2活动感知,体验想象1千米的长度

  (1)活动1:组织全班学生到学校的操场上(或教室里),任选8位同学排成一横排。

  教师指出:8个小朋友站成一排,手拉起来大约有10米长。

  8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800个小朋友站成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000米有多长,使学生感受到1千米好长啊!在此基础上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

  (2)活动2:学生亲自体验1千米有多长。教师先将学生分组,每组确定一组长做记录,分工合作,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分组体验1千米的长度。

  方案1:学生用卷尺测出教学楼到操场的距离。记录:我走了()米,走了()步,用了()分

  估计走1千米用()分;我跑()米,跑了()步,用了()分,估计跑1千米用()分。

  方案2:50米的跑道,走路要用()分,跑要用()分,估计走1千米要()分,跑1千米要()分。

  方案3:100米的跑道,跑用()分,估计跑1千米要()分。

  方案4:200米的跑道,走5圈,跑1圈用()分,跑5圈用()分。

  (3)学生汇报。先组内交流,再抽代表汇报。

  学生1:我走40米,走了96步,用了52秒。

  学生2:我走50米,走了106步,用了近1分,估计走1千米要20分左右。

  学生3:我走100米,走了220步,用了近2分,估计走1千米大约用20分左右。

  学生4:我跑100米用了48秒,估计跑了1千米大约用8分。

  学生5:我绕操场跑了5圈,跑了9分5秒,好累呀!

  学生6:我绕操场走了5圈,走了21分,1千米好长呀!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亲自体验了1千米的长度,感受到了1千米很长,所以我们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1千米=1000米。

  三、反思总结

  教师: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 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

  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

  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千的认识。

  2. 用千数图表示千以内的数和千。

  3.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并登入数位表。

  4. 千以内数的分拆。

  5.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难点:

  数的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广场上有853 人。

  2. 人民广场上有50 只鸽子。

  3. 花坛里有1000 枝郁金香。

  4. 803 户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㈠

  1. 用算式表示数的`组成 853=( )+( )+( )

  2. 350=( )+( )+( ) 1000=( )+( )+( )+( ) 803=( )+( )+( )数的分拆,下列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3. 314=( )+( )+( ) 728=( )+( )+( ) 990=( )+( )+( ) 461=( )+( )+( ) 700=( )+( )+( )

  4. 这样分拆行吗?700=(500)+(100)+(100)

  小结:要按计数单位对数进行分拆。

  ㈡ 中间、末尾有0 的数的读、写法。

  1.这两个数怎样读?(出示PPT) 990=( )+( )+( )读作:九百九十 700=( )+( )+( )读作:七百

  2. 变一变,怎样读909、707(出示PPT)

  3. 这四个数有什么共同点?在读数时要注意什么?你能举些例子来证明你的观点吗? 990 700 909 707(出示PPT)

  4. 用怎样的方法来读数?(出示PPT) 108、180、810、780、20xx、2200

  ㈢

  1. 末尾或中间有0 的写法(用算式来帮忙写数) 400+30+7= 200+80+1= 700+20+2= 100+90+1= 800+80+0= 900+90+9= 800+0+8=

  2. 比较:两个0 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800+80+0= 800+0+8= 写数时,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3. 独立写数,练习4。

  4. 用4,4,0,0 组成四位数。 最小是( ),是( ),读1 个0 是( ) 1 个0 也不读是( )。

  三、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

  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2、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再出示“一板”小方块),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一板”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

  (2)同桌交流。

  (3)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一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就是10个十是1个百。

  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教学计数单位“百”和“千”,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别出示“3板”小方块和“8板”小方块。

  (2)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3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8板”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A、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

  B、汇报结果。

  2、认数。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得到“智慧星”,想要吗?

  (2)出示方块图(3堆2条),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320个)你是怎么知道的?32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3)又增加了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32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个数。

  (5)提问:324中的“3”表示什么?“2”呢?“4”呢?324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7)即时训练:同桌合作,在计数器上拨324和432,读一读,说一说。

  3、数数。

  (1):调皮的皮卡丘搬来了小方块,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一个一个地数,从453数到459)

  (2)讨论:再搬来一个小方块,一共有几个了呢?你能用计数器来拨一拨、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3)提问:459添上1是460,那么469添上1,479添上1……499添上1分别会是多少呢?

  4、完成例2: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

  (1)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五十数到四百六十。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三百九十后面的数是多少?

  (2)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九数到九百九十九。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

  (3)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多少?

  (4)小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从988数到1000.

  5、(1)出示计数器后提问:看着计数器谁能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位?(学生边回答边对照计数器出示个位、十位、百位)

  (2)教师再问:那你们想知道从右边起的第4位是什么位吗?(学生回答后出现:从右边起第4位是千位)

  (3)请小朋友看着自己读一读。

  (4)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百,那么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多少呢?(让学生掌握扩展后的数位顺序,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从而推想出千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一个千)

  6、出示“10板”小方块。

  (1)引言:小朋友们看,天使姐姐这里还有许多小方块,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

  A、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

  B、将“10板”小方块合在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

  (2)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

  (3)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4)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5)引言: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不过,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

  A、出示“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

  B、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几板”小方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

  学生交流、得出答案。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小棒图后问:这个图中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集体交流,总结答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图后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

  小组合作,得出结论。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后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四、全课总结:

  谈话: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

  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

  五、课堂作业

  六、教后反思

【二年级数学认识千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负数》数学教案12-12

数学认识数字教案04-02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中班数学复习认识教案03-29

小班数学认识前后教案10-12

《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教案10-25

认识克与千克教学设计05-28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热)07-07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钟表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