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_254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中班 教案 科学 254

管理员

摘要: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汇总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镜子的反光现象,知道许多物体都能形成光斑。

  2.初步感受光源、镜子、光斑的关系。

  3.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平面镜(形状不同:圆形、方形等;)

  2.准备若干可以反光的和不可以反光的物品摆放在活动室周围,如:不锈钢调羹、茶杯、脸盆、光盘、手表等其他各种表面光亮的金属或玻璃物品。

  3.本活动应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室内有户外射进来的阳光。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光斑从哪里来?

  1.游戏:镜子和光。

  教师和幼儿一起拿着镜子在有阳光的地方玩耍,把光反射到天花板或墙壁上。

  2.提问与交流:

  (1)你是怎样玩的?这些亮亮的、晃动的是什么?(光斑)

  (2)光斑是从哪里来的?它为什么会动?

  (3)光斑的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小结:镜子将光反射在墙壁上就会产生光斑,光斑随镜子的晃动而晃动。镜子的形状和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一样!

  二、引导探索——哪些东西能形成光斑?

  1.引发幼儿回忆、讲述已有经验。

  请你们想一想,除了镜子,还有没有什么东西也可以象镜子一样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形成光斑呢?

  2.幼儿寻找可以反光的物体。

  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你们去玩一玩,看一看哪些东西也能形成光斑?

  3.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和指导。

  4.组织幼儿交流

  (1)为什么这些东西能够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在墙上形成光斑呢?

  (2)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三、深入探索——还有哪些光源也能使镜子形成光斑?

  1.提出疑问:手电筒照在镜子上是不是也会有光斑呢?(幼儿猜测)

  如果能产生光斑,形成的光斑亮度一样吗?

  2.幼儿探索和交流

  教师小结:原来亮度强的,照人明显的物体,形成光斑的亮度也强。

  四、延伸活动:

  找寻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源能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状能否有变化?

  教师评语:

  教师能充分调动孩子进行科学探索的积极性。活动过程富有游戏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2、能仔细观察,用清晰的语言描述勺子凹凸面成像倒立和正立的不同。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锈钢勺子(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

  2、幼儿摸箱。

  3、ppt

  【活动过程】

  一、照平面镜,玩镜面游戏,感受平面镜的成像引入。

  师:林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面镜子,待会儿请小朋友们来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你和镜子外面的你都一样吗?摸一摸,这个镜子是平的还是不平的的?

  二、创设"魔法情景",出示勺子,感受勺子的凹面和凸面。

  师:林老师最近向魔法师借了一个魔法宝贝,这个魔法宝贝功能很多,不仅能舀东西吃,还可以用来照,照出来的样子还不一样,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师:这个魔法勺和刚才小朋友们找的镜子可不一样,它不是平的,请你们用手摸一摸魔法勺用来舀东西吃的一面,感觉下它是弯进去还是鼓起来的呢?哦,弯进去的这面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凹面,我们一起用这个凹面再照照自己的小脸蛋,看看我们的小脸蛋是朝上还是朝下呢?哦,原来勺子的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另一面如上。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发现了勺子用来舀东西的弯进去的那一面叫做凹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鼓出来的那面叫做凸面,照出来的小脸蛋是倒立的。

  三、巩固凹面和凸面,摸箱游戏。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魔法箱,魔法箱里有许多小朋友用魔法勺照出来的魔法卡片,待会儿我会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从魔法箱里摸出一张魔法卡片,并要说出这张魔法卡片上的小朋友是用魔法勺的凹面还是凸面照出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答对有魔法礼物奖励!

  四、总结"魔法经验",结合ppt拓展幼儿实践运用。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勺子有这样的魔法,还有很多东西都有这样的魔法,小朋友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用凸面镜做成的呢?哪些东西是用凹面镜做成的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2.初步感知一些惯性现象。

  3.培养探究科学现象的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

  2 . 一元的硬币若干、直尺。

  活动过程:

  1.摆积木。

  "摆积木,盖高楼",教师带幼儿把积木摞起来。

  教师:不好了,看,从下往上数第四块积木缺少了一角,这样楼就不坚固了,我们要把它拿出来。(一动,积木会倒塌。)教师:精心垒起来的积木一动就倒塌了,幼儿会很沮丧。

  接着引导幼儿去垒一个硬币塔。

  积木楼一动就倒塌了,我们就垒一座可以动却不倒的'硬币塔,好不好?

  2 . 不倒的硬币塔。

  在光滑的桌面上垒起10枚一元的硬币塔。

  教师:小朋友,我想拿出最下面的一枚硬币,但是不能让硬币塔倒掉。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引导幼儿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实验。

  教师用尺子迅速击打最下面的一枚硬币,最下面的那枚硬币弹出去了,让幼儿观察剩下的9枚硬币倒了吗?(没倒。)引导幼儿试着做一做。(有的幼儿可能会成功,有的可能会失败。)教师:为什么做的时候,硬币塔还是会倒塌呢?

  引导幼儿反复实验,探求其中的原因。

  3.探索。

  教师:为什么硬币塔不会倒呢?

  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这是物体具有惯性。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培养幼儿从小爱科学和对科学的兴趣;通过活动,使幼儿感知风的大小与风车转动的速度有关。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风车转动的速度与风的大小有关,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各种卡纸、纸杯、等材料制作简易风车,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麦杆、卡纸、剪刀、纸杯、图钉等。

  2、风扇、扇子、等。

  活动过程及方法:

  1、发现小风车转动的原因,做个小风车玩一玩。

  2、试试怎样让风车转的.快。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一个大风车利用班级里面的自然风观察风车的转动(可以在班级开门产生对流风,或是用风扇使风车转动)

  提问看看风车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转起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风使风车转动起来。

  (二)做一做

  给幼儿提供制作风车的卡纸、纸杯,麦杆、剪刀和图钉,让幼儿自由选择学习制作风车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让幼儿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与发现怎么使自己的风车转动起来。

  (四)比一比

  谁的风车转的快,引导幼儿采用多种方式使风车转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风车为什么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引导幼儿说出实验结果。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目标:

  1.探索颜色混合所产生的变化。

  2.乐于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准备:

  1.人手一个透明饮料瓶,瓶盖内已事先挤有红色(或黄色、蓝色)颜料少许。

  2.抹有少许红色(或黄色、蓝色)颜料的珠子。

  3.红黄蓝标签纸人手一份。

  过程:

  一、清水变成有颜色的水。

  1、教师示范

  师:小朋友们,今天李老师要来变一个好玩的魔术,你们看好了哦!

  师:这是一瓶有魔力的水。(教师用力摇晃清水,使之变成有颜色的水,变晃边念:摇摇摇,变变变,清水变出颜色来。)

  师:你们看,变成什么颜色啦?(幼儿回答)

  2、每位幼儿拿一瓶清水,通过摇晃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

  师:你们也想来变一下吗?(想)老师在你们座位底下也放了一瓶有魔力的水,你拿出来变变看,看看你能变出什么颜色来!

  3、请幼儿说说,自己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

  4、教师询问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觉得神不神奇呀,一瓶没有颜色的水,摇一摇怎么能变出漂亮的颜色呢?(幼儿自由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请你打开你的`瓶盖看一看,里面有什么?(颜料)

  5、请幼儿再轻轻拧上瓶盖,用力摇晃,重复刚才的过程。

  师:你看看你的瓶盖上有什么颜色的颜料,我们就拿出什么颜色的标签纸给它贴上。

  二、变出新的颜色水。

  1、师:刚才的魔术好玩吧,现在,老师请小朋友选一种跟自己瓶内的颜色水不同的颜色标签贴在瓶身上,他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言)

  2、师:到底是不是和我们想的一样呢,老师在椅子下面的盒子里给你们放了几颗魔珠,现在你自己去选一颗和现在你贴上去的颜色标签一样的魔珠把它放进去,摇一摇看看会变出什么颜色!

  3、幼儿和身边的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相互比较各自变出的新颜色有什么不同。三、它们是这样变出来的。

  1、幼儿将自己变出的新颜色水拿上来,说说自己瓶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师:我们真棒变出了那么多好看的颜色。(幼儿说教师操作,验证结果)

  2、将幼儿调制出的橙、紫、绿色的颜色水分类摆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观察它们的深浅。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橙色、紫色、绿色放在他们各自的展示台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四、延伸活动

  师:同样的颜色,有的小朋友摇出来的深,有的小朋友摇出来的颜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0-01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3-13

中班科学教案【热】03-15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3-16

【荐】中班科学教案03-16

【精】中班科学教案03-16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3-17

中班科学教案【精】03-17

中班科学教案【荐】03-19

【推荐】中班科学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