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班科学教案 篇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了解寻找、观察、捉蚂蚁的方法。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食性和运动方式。
2.产生探索蚂蚁等昆虫的运动方式的`兴趣。
准备
1.幼儿每人准备一个昆虫盒(或废旧小瓶、小盒)。
2.请幼儿为蚂蚁准备一些食物,并了解一些有关蚂蚁的知识。
3.放大镜、白纸、彩色水。
过程
1.捉蚂蚁。
――启发幼儿选择墙角边、草地上、水泥地上、花园里等不同的地方投放食物,并耐心等。
――在等待的同时,设想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生活在哪里。
――发现蚂蚁出来觅食后,引导幼儿观察思考蚂蚁怎样找食物,怎样搬运食物,它们会把食物搬到哪里去。
――每人捉1―2只蚂蚁放在昆虫盒里带回活动室。
2.观察蚂蚁。
――交流捕捉经验:在哪里发现蚂蚁的,蚂蚁喜欢吃什么?
――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
――向大家介绍自己了解的有关蚂蚁的知识,如:蚂蚁身体的结构,蚂蚁触角的用处,蚂蚁的力气很大,蚂蚁会合作搬运东西等。
3.留下蚂蚁行进图。
――在桌子上铺上大白纸,洒上一些蚂蚁爱吃的食物,将蚂蚁放在纸上,观察蚂蚁是怎样运动的。
――将彩色水滴在蚂蚁身上,蚂蚁爬行时便会留下彩色印迹。观察蚂蚁行走的路线。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观察食物加工的过程,知道鸡蛋是有营养的,吃鸡蛋对身体有帮助。
2. 乐意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生鸡蛋,电暖锅、棉花糖、巧克力、鸡蛋饼干等食品。
活动过程:
1、 出示鸡蛋
让幼儿预测鸡蛋剥去壳以后是什么样子的?
打开鸡蛋,看看鸡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2、 共同讨论
什么时候鸡蛋才会变成我们平时吃的样子?
3、 师生一起煮鸡蛋,分享煮熟的鸡蛋,自己动手剥鸡蛋,选择自己爱吃的调料。
4、 出示几种食品,请幼儿帮助辨别哪种食品中有鸡蛋的成分。
5、 表现表达,生活中的各种蛋制品。
6、延伸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并感知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数量的关系。
2、喜欢探索发现两面镜成像的现象,并乐意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两面镜、塑封美羊羊人手一个。
活动重点:
探索发现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了解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过程:
一、播放《喜洋洋和灰太狼》音乐,导入美羊羊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T:美羊羊最喜欢做什么?(照镜子)
二、幼儿第一次照镜子,知道在光的反射作用下镜子可以照出物体影像。
T:请你也来照照镜子,你从镜子里看到了什么?
T:除了脸上的东西你还看到什么?(身后的)
三、第二次照镜子,初步感知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1、幼儿听美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
T:美羊羊用镜子把灰太狼吓跑了,请你把美羊羊面向镜子站中间,你有什么发现?(镜子里面照出…个美羊羊)
(T:美羊羊继续照镜子,小朋友看老师)
2、教师示范总结
T:原来双面镜里可以照出好多个美羊羊,美羊羊就是这样把灰太狼吓走的。
四、第三次照镜子,进一步探索相邻两面镜子之间角度变化与影像关系。
1、幼儿操作,美羊羊照镜子。(教师巡回指导,怎么会变多的?)
要求T:请你把镜子动一动,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T:怎么会不一样多的'呢?(学习并拢、张开这个词)
2、用并拢、张开再照一次镜子。
T:并拢、张开有什么不同?(教师示范)
3、幼儿再次操作美羊羊照镜子。
T:试试看能不能照出2个、4个或者6个?
教师总结:原来双面镜能照出这么多的美羊羊是光的无穷反射现象。
活动延伸:
T:下次小朋友可以尝试把美羊羊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看看又会有什么发现。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在一次区域游戏活动中,我偶然发现,孩子们对放大镜、望远镜等工具十分的感兴趣,还有得孩子拿着放大镜在地上照着什么。但是,放大镜的用法并不如我所愿。从幼儿的举动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幼儿乐意使用放大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幼儿将放大镜贴在被照的物体上,显然,幼儿只是认识放大镜而已,对其使用方法及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堂中班科学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二、目标预设
1、了解和发现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影像的功能,并会正确使用放大镜。
2、在活动中,幼儿能自主探索和细心观察,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3、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感受放大镜的神奇之处。
三、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过玩放大镜的经验
2、课件《放大镜的秘密》
3、幼儿操作材料、实物放大镜人手一份,纸笔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活动,发现放大镜里的秘密,萌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由于先前幼儿已经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探索过放大镜的.秘密,也对这种工具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但是他们似乎没有掌握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所以,我设计了“找找小瓢虫”的游戏,将红色的、很小的“小瓢虫”隐藏在“森林”图片中,请幼儿一一寻找出来,从而引出请放大镜来帮忙,这让幼儿切实地感受到放大镜的作用。而随后的游戏“这些瓢虫一样吗”,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寻找相同的“小瓢虫”,鼓励幼儿在不断操作、尝试的过程中,了解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一个环节 “生活中的放大镜”则扩大了幼儿的视野,使他们进一步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生活中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工具,因此,我产生了设计集体学习活动的想法,希望通过集体学习活动,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磁铁,了解它的特征及用途。
2.动手实验,获取有关磁铁的直接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人手一块磁铁、操作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磁铁的磁性。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会跳舞的小人,我们用掌声请她上来,好吗?
2.师演示小人跳舞。(垫板、小人、吸铁石)
大家好!我是跳舞小人,我给大家跳支舞吧!(跳舞:向前跳、向后跳、转个身。)
小人跳得好不好,给她鼓鼓掌!你知道她为什么能跳舞吗?(幼儿猜测)
这样吧,我们的桌上也有想跳舞的小人和小动物,我们自己也去动手试试,找一找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它们动起来了。
3.幼儿动手操作。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人下面有一块铁片,随着塑料板下面的磁铁移动而移动,小人就能跳舞了。(小朋友你们觉得好玩吗?好,现在请大家休息一下回到自己位子上,等会再玩好吗?)
4.交流: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秘密?(你的兔子会跳舞吗)怎么跳的?(请你来表演给我们看看好吗)个别演示,发现了什么秘密?
小结:原来磁铁能吸住小人下面的铁片,所以小人能快乐的跳舞。冯老师手上的这个黑黑的'就是磁铁,原来它的本领这么大的啊。
我们都找到了黑黑的东西,它的名字就叫做“磁铁”,磁铁能吸住东西,你们看,(操作两个磁铁吸住)是它让小人和小动物跳起舞来的。
(二)幼儿分组动手操作、交流,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
今天冯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看。
1.介绍带来的物品。(木头积木、铁钉、回形针、雪花、盖子)
2.幼儿猜测:你觉得磁铁能吸住这些东西吗?能吸住什么?
3.介绍记录表记录方法。
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大记录表)
这是什么?(5样东西)我们呆会去试试看,听清楚要求:一样一样东西试,如果磁铁能吸住的就在它的格子下面画一个圆圈,如果不能吸住的,就画一个叉,听清楚了吗?好,接下去就请小朋友去试试看吧!
4.幼儿分组操作、记录。(提醒小朋友试一个记一个)
5、验证操作结果。
请小朋友把记录表贴在黑板,(好,小朋友都已经试过了,现在请你们把记录表拿上来,我们来看。从第一个开始看)
小结:磁铁有磁性,能吸住铁和铁做的东西,所以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吸铁石。
(三)磁铁来帮忙。
1、尝试将大头针和沙分开。
有一个粗心的人,它把一些铁做的东西混在了一起,你们看。
(依次出示盒子,哎呀,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头针和铁钉挑出来呀?)试一下。 磁铁的本领真大,一下子就把铁钉和大头针吸出来了,我们把这些东西拿回教室,一样样分清楚,好吗?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磁铁,还知道了利用磁铁来帮助我们解决小问题,其实,磁铁的作用还有更大、更多,让我们一起来去看看吧
(四)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图片(老师依次介绍一下),介绍生活中磁铁的运用。(门吸、铅笔盒、包扣、磁悬浮列车)门吸上有磁铁为了不被风吹得关上门,铅笔盒、有了磁铁里面的铅笔橡皮不会掉下来,包上按了磁铁包里的东西也不会掉下来,这是什么车?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无轮”列车,速度很快很快的,有机会和爸爸妈妈去乘一次。
2、活动延伸——寻找辨别幼儿园铁性的材质物品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本领,下面请大家带上自己的小磁铁让我们一起去找找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哪些能被磁铁吸住,好不好?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玩玩、说说,知道耳朵是我们重要器官,可以听辨不同的声音,方便我们的生活。
2、懂得要保护自己的耳朵。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耳朵有什么用》。
2、音频文件:各种声音。(雷声、鼓声、电话声、动物叫声、钟声……)
3、幼儿人手一套图片:打雷、电话铃声、鼓、照相机;教师用图:医生、接线员、飞行员。
4、铁盒2个各装报纸和豆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
1、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这个谜语就在我们自己头上,猜猜看究竟是什么?
谜语:圆圆一座山,两人住两边,眼睛看不到,声音听的到。(耳朵)
2、小结:原来是我们的耳朵,耳朵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了。
二、听一听(耳朵的听辨能力)
1、听辨豆子和报纸的声音:
(1)今天老师遇到一个困难,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下好吗?
(2)出示2个盒子,问:我带来了几个盒子?
(3)我在盒子里装了东西,一个装了报纸,一个装了豆子,可是我看不到。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个盒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呢?
(4)分别摇一摇、听一听猜测不同盒子里的东西。
(5)小结:我们的耳朵可以用来听声音,根据不同的声音我们能猜出这是什么。
2、听辨生活中的声音:
(1)你们听到过什么声音?
(2)考考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幻灯展示:回答正确,将出现相应的图片——雷声、鼓声、电话声、动物叫声、钟声……)
(3)游戏“考听力”:每人一套小图片(打雷、电话铃声、鼓、照相机),
听音频文件:各种声音,然后按各种声音的先后秩序把图片排出来。
小结:我们的耳朵真有用,可以听到这么多的声音,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三、想一想(耳朵的其他本领)
1、那你们知道吗?有些人的工作是离不开耳朵的,你们猜猜会有谁?
(1)医生(看病的图片)
小结:医生用耳朵戴听诊器,听出你健康还是有病。
(2)飞行员(播放飞行员与地面通话的录像)
小结:飞行员用耳朵戴耳机,接受地面的命令。
(3)接线员(播放接线员工作时的录像)
小结:接线员用耳朵听电话。
2、耳朵的其他用处
(1)耳朵除了听声音,还有那些用处呢?
(2)请戴眼镜的小朋友让幼儿观察、讨论
(3)请戴耳环的.老师让幼儿观察、讨论
(4)教师用耳朵夹住笔让幼儿观察、讨论
小结:有了耳朵,可以戴上耳环让自己更漂亮;我们的耳朵还可以夹住笔;我们戴眼镜,也要靠耳朵来钩住。
3、散文小结:“耳朵有什么用”
(1)现在就让我们用耳朵静静地来听(●播放幻灯)
(2)小结:我们虽然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可是,我们都知道耳朵用处很大,在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耳朵。
三、怎样保护耳朵
1、耳朵有这么多的本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耳朵呢?(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梳理提升)
2、小结:我们知道了要保护耳朵,我们就不可以发出噪音、不能把东西塞在耳朵里、不随便挖耳朵,我们要保护耳朵,保护身体,做个健康宝宝。
附:散文《耳朵有什么用》
大家在一起议论:耳朵有什么用?
耳朵可以听说话,听唱歌,听钟声,听鸟鸣……
接线员用耳朵听电话;飞行员用耳朵戴耳机,接受地面的命令;医生用耳朵戴听诊器,听出你健康还是生病。
有了耳朵,演员可以戴上耳环去演出;有了耳朵,营业员可以用它夹住圆珠笔;老师的眼镜,也是靠耳朵来钩住。
我们虽然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可是,我们都知道它很有用,而且时时刻刻在我们脸的两旁。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迷迷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 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 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这种填空式的提问能够帮助中班幼儿理清思路,完整表达自己的探索重点。)
4、出示文字,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当幼儿说出教师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翻开已经打印好的文字;当幼儿说出教师没有估计到的方法时,教师就直接在空白纸上写出此方法。虽然教师并不强求幼儿认识所有出现的文字,但以上做法可以满足部分对文字敏感的幼儿的表达需要,同时有利于梳理归纳探索方法。)
师: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
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10-0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5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2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0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7-30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4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6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