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1……
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感人至深的亲情。 3、熟读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
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2、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德育目标
诗歌展示、歌颂母爱。学习它,激发我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把独特的歌喉献给我们至爱的母亲。
教学重点
1、准确领悟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把握机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深层品味诗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
同学们: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散文诗两首来再一次感受伟大的母爱吧。
二、了解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三、作者简介
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四、1、由一个学生读诗,然后师生一起来朗读体会。(读音、节奏、停顿、轻重缓急等)
① 读准字音
嗅( xiù ) 闻(气味) 花瓣( bàn )
罗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长篇叙事诗。
匿笑( nì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祷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②一首诗就像一幅画,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明确: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我”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的画面。
③ 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 的时候,我就 ”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④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请你用“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的句式来回答。请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伶俐可爱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活泼机灵的孩子,一位勤劳美丽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爱妈妈的孩子,一位爱孩子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聪明的孩子,一位圣洁的妈妈。
我读出了一个神奇的孩子,一位笃信宗教的妈妈。
2、学生散读,把握整首诗的朗读基调。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感情基调来朗读?
(明确:稍快,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生朗读,深入理解,体验情感。
以下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要读出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诉你,妈妈。”(要读出孩子的淘气、机灵、撒娇、调皮和对母亲的爱恋。)
④、“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五、合作学习,质疑探究
探究质疑: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孩子与妈妈的三次嬉戏,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探究质疑:三次嬉戏具体是什么?讨论并归纳:
第一次嬉戏:是在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第二次嬉戏: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第三次嬉戏: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为金色花?
金色花是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3、篇末,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而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坏孩子”: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孩子又惊又喜,嗔怪孩子一声不说就走,把妈妈急死了。
而“我”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事而高兴,还要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才好,于是向妈妈撒起娇来了。
六、拓展延伸
你还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她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节目,逗妈妈开心,让她笑口常开。
假如我变成了一盏灯,我要为妈妈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当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让妈妈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劳……
板书设计:
三 母亲 孩子 (金色花——圣树)
纯真的母子之爱
《金色花》《金色花》次 祷告 散发香气
嬉 读书 投影书页
戏 拿灯(去牛棚) 恢复原形
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文情感基调,品味精美语言。
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尔的诗歌特点。
3.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法感知课文内容。
2.用品析讨论法领会语句的深刻含义。
3.用合作探究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童真童趣,感受人间至爱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途径,感悟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
教学难点:
1.通过想象,鉴赏诗歌,学习和借鉴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学习本文托物寄情的写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品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并配合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本课设置了情境导入、感知学习、品读欣赏、想象练习、活动学习、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2.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欣赏视频课件和反复朗读课文完成的。
3.通过引导学生品赏语言,感受泰戈尔散文诗的魅力。
4.利用本课特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写童年的诗句:“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童年是如梦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时期的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伟大诗人泰戈尔笔下有这样一个印度孩子,他突发奇想,用纯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现对母亲的依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金色花》,认识这个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感知学习
播放情境课文窗前花影、情境课文庭院花香、情境课文牛棚惊喜,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并设计相关问题:
1.文章共描绘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给每幅画面加一个小标题。
2.你能各找一个词形容文中孩子和母亲的特点吗?
(答案见PPT批注)
【设计意图】
1.营造情境,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感知人物特点。
(三)品读欣赏
1.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班级小组内讨论:
(1)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现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与爱的?画出相关的词语。
(3)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它给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找出课文中其他体现宗教色彩的地方,画出相关的词语。
(问题分析总结见PPT批注)
2.通过视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播放课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四)表达练习
1.教师引导:本文借助“金色花”的形象表达了纯真的母子之爱,这种通过想象,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学们,你想借助什么表达对妈妈的爱呢?让我们也来借用这种方法比赛说说心里话。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的句式说一句话。
2.通过以下步骤组织训练:
(1)学生仿写 。
(2)小组交流 。
(3)全班评议 。
【设计意图】通过训练,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达能力。
(五)语文活动
1.展开活动
(1)教师: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用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亲人!爱周围的人乃至一切可爱之人吧!
(2)组织《牛棚的故事》主题活动。
2.参考金色花活动设计。(牛棚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六)布置作业
1.布置检测练习。
参考金色花同步检测。
2.课外活动安排 。
①读书活动:阅读《新月集》,做读书笔记。
②实践活动:回家做一件事让父母感受你对他们的爱。
【设计意图】
1.基础检测练习。
2.引导走近伟大诗人泰戈尔。
3.让学生感受亲情并用行动和语言表达情感。
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3
一、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其文体与本单元的另两篇讲读课文《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不一致。这是一篇散文诗,应作为诗歌来上。而诗歌的特点,《毛诗序》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序》中则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的阴阳之气摧动了万物,而这万物的变化就感动了你内心的性情,表现出来就形成了诗)。简言之,就是自然感动了诗人,诗人去描绘自己内心映照下的自然。具体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对母亲的爱是如何在金色花中体现出来。
这首散文诗也有着与其它两篇课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亲情都有着缺憾。史铁生是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牺牲,从而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命来报答母亲;莫怀戚是感觉到了母亲陪同自己的时日已短才决定委屈儿子。同样,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时间内都躲藏起来,但他的爱却没有消退过。学习前两篇文章,有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题。要理解本文的独特之处,还应当了解泰戈尔有些悲凉的人生经历。他自少年时代起,母亲、五嫂、妻子、次女等挚爱的亲人逐一离世,这对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无论他经历过多大的痛苦,但这份爱不会消失,这就构成了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题。同时,泰戈尔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让这首散文诗有了更加深厚的内涵。母亲的沐浴、阅读《罗摩衍那》以及到牛棚里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圣色彩。因此,这种爱同样也超越了母子之爱,有了博爱的情怀。
教学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现自学——“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时,__________”,“孩子如何体现对母亲的爱”。接着再补充泰戈尔的生平、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诗中的文化内涵及情怀。不过,我始终以泰戈尔的一首诗贯穿教学中,以便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通过对这首诗的品读,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尔。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文本,体会文本中表现出的母子之爱。
2、结合补充材料,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三、教学设计:
1、导入:
本文选自《新月集》,它的意思就是把儿童比作新月,其主题是赞颂童真及母爱。但作为东方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泰戈尔笔下的童真与母爱又有哪些独特之处呢?
比较阅读①
请大家先读读这首选自他的《飞鸟集》的短诗:“你离我有多远呢,果实呀?”“我是藏在你的心里呢,花呀。”
大家读懂了吗?
提示:花与果永远不可能相见,但什么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2、自读活动1把握内容
文中的孩子也自己的母亲分离的,请大家填写表格: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我会在妈妈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
寻找“我” 躲在一边
沐浴后 散发香气
读《罗摩衍那》 投下影子
到牛棚 回到妈妈身边
提示:
在上面的活动中,哪些是对孩子活动的总写?
虽然“我”在妈妈寻找时调皮地躲起来,但“我”离开妈妈了吗?
3、自读活动2体会亲情
当孩子与母亲玩耍时,他如何表现对母亲的爱?(小组讨论,老师提示,让学生归纳细节中的描写并发言,学生再朗读相关段落)
提示:
1、母亲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肯定时刻都有花相伴,那么“我”在散发香气时,就在这花中。说明“我”的爱什么样?(无处不在)
2、母亲在读《罗摩衍那》时,“我”为什么知道她读到了哪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母亲)
3、为什么回到母亲身边时就要求她讲故事?(与母亲撒娇,分离得太久,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比较阅读②:
再读上面《飞鸟集》的诗篇,你发现,永远不能相见的花与果之间有什么相联系?(爱与期盼)
4、自读活动2体会情怀(结合补充材料,思考内涵并朗读)
既然有着如此深沉的爱,为什么要分离呢?我给大家补充泰戈尔的一张年表:
补充材料①:
1861年,泰戈尔诞生
1875年,母亲沙罗达去世。
1884年,五嫂自杀,诗人承受了巨大哀伤。
1902年,妻子病逝,写哀悼诗。
1903年,次女病死。
泰戈尔还是个少年时,母亲就去世了。当时的他直到从火葬场回来,才意识到母亲永远不会回来了。后来,与他年龄相仿的五嫂就成为了他心中的母亲、姐姐甚至暗暗爱慕的对象,但五嫂后来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家中自尽。泰戈尔的妻子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因此从没有在他的心中引起重视,两人生育了几个子女,却缺少感情的交流,泰戈尔也从没有在作品中提及妻子。可是,当妻子猝然离世时,他才发现了妻子的珍贵,第二年他的爱女也去世了。
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大家发现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些悲剧而沉沦。大家细读文本,在文中金色花在哪些地方出现?(母亲沐浴回来的道路上、书房外、牛棚上,几乎无处不在)从中我们体会到什么?(虽然他与母亲、与自己所爱的人早早永离,但在他的心中,这种爱是无处不在的)
补充材料②
泰戈尔是印度人,这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笔下的情感还仅仅只是母子之间的亲情吗?(神圣的博爱)
比较阅读③
再读《飞鸟集》中的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什么样的爱?(学生自由回答)
教后记:
比较阅读是自读课文的一项重要学习方法,但如何使用比较阅读需要重视。我在教学中,将《飞鸟集》中的那首小诗贯穿其中,学生们从开始的似懂非懂到最后的逐渐体会,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引用了《秋天的怀念》及《散步》中那些带有无奈的情感,学生感觉到了这篇看似只是童话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内涵。
教学本文,其实主题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让学生看到主题在文中的体现并最终能读出主题的深刻内涵是关键。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大体上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作用的。
【七年级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金色花》教学设计
2.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步》教学设计
3.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4.语文《点金术》教学设计
5.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6.《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7.《语文活动3》教学设计
8.《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