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_2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泼水节 教学设计 难忘

管理员

摘要: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一、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二、图片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对话平台

  一、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二、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 wèi。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读思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四、练习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五、写字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5、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切入举偶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思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交流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⑵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⑵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⑵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⑶ 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四、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

  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五、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六、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一、欣赏激趣,情境导入

  1、谈话导入:孩子们,喜欢过春节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谈理由)是的,

  春节是我们汉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傣族人民也有着与春节一样热烈而又温馨的节日,那就是(泼水节)。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兴奋不已。

  2、配乐播放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老师相机旁白: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的六、七月份,火红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欢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族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达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水泼在身上越多,就表示对他人的祝福越真诚。这就是傣族泼水节独特的魅力。

  3、观赏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图片后,你最想说什么?(生谈感想)

  4、(课件出示课文7、8自然段)是啊,傣族人民也和你们一样有着许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请同学们一起读!(生读)

  5、示题质疑:傣族人民年年都过泼水节,可1961年(板书:1961年)的泼水节却给傣族人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吧。(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读书所得:读了课文,你觉得1961年的泼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什么?(周总理来了,老师相机板书:周总理)

  3、交流汇报资料:同学们,你对周总理了解多少呢?(生自由汇报)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大家心情怎样?(特别高兴)你是从哪些段知道的?请读出来。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指导读出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

  2)、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过渡:就是这样的好总理要来,傣族人民又会怎样欢迎他呢?

  1)、请同学们从课文中勾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2)、指名汇报。

  3)、(课件依次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文字及相关图片)指导学生感悟第3自然段。

  a、体会“四面八方”和“赶来”。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傣族人民从遥远的小山坡赶来了,从山间的平地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参加泼水节的人们从首都北京赶来了,还从哪里赶来?(生说)人们从各个不同的地方赶来了,来参加泼水节狂欢。指名读这句,指导读出傣族人民内心的兴奋和迫不及待的心情,再全班齐读这句话。

  b、体会红色的意义。这还不够,傣族人民还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孩子们,你觉得这里的红色代表着什么?(喜庆、热情、吉祥……)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感情。

  c、傣族人民还觉得场面不够热闹,他们又把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船桨声、水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形成五彩斑斓的绚丽景象。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的前三句。

  (这是一个多么热闹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这是一个多么喜庆的场面,谁愿意用你的声音、你的朗读来展现这场面的热闹?指名读。咱们全班一起来感受感受这喜庆的场面吧!齐读。)

  e、体会人民深情的欢呼。

  过渡:傣族人民一切准备就绪,敬爱的周总理终于来了。周总理每天都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为了和傣族人民同庆泼水节,他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不远万里,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傣族人民的身边。就是这样一位关心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难怪:

  a、(课件出示句子: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之情,找一找。(欢呼)

  b、就是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了,人们怎能不欢呼呢?人们到底会怎样欢呼呢?(生自由发言)

  c、指导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是呀,从山寨赶来的老乡们激动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从坪坝里赶来的傣家儿女深情地欢呼(周总理来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不论男女老少都大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来了,周总理真的就站在傣家人身边。

  1)、(课件:书本插图)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总理穿着、神态,并学会运用“笑容满面”造句。

  为了与傣族人民融为一体,周总理脱下自己的衣服,换上了傣族的民族服装。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从“笑容满面”你感受到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你还见过谁笑容满面地干什么?(生练习说句子)。

  2)、老师引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周总理把自己当成一名普普通通的傣家人,来到傣族儿女中间,他又从傣族人民手中接过(一只象皮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3)、指导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看到这样亲切、这样随和的总理,还和大家一起跳舞,傣族人民心中充满了(幸福、快乐),让我们怀着幸福与快乐的感觉一起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生齐读)。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

  1)、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来表达他真诚的祝福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

  2)、指名汇报。(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周总理泼水这句话中哪些词是表现周总理泼水时的动作呢?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4)、指名汇报,再集体订正。(课件出示句子,并找出动词:端、拿、蘸、泼洒、祝福)。

  5)、师生共同表演读这句话。来,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咱们一起来做做动作读这句,分享分享泼水的快乐吧。

  6)、畅想周总理的祝福。这清清的水泼在小朋友的身上,祝福小朋友……这清清的水洒在年轻姑娘身上,祝福姑娘……这清清的水滴在小伙子的身上,祝福小伙子……这清清的水还会泼洒在谁的身上,周总理又会祝福他什么呢?(生想象汇报)

  7)、畅想人民的祝福。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傣族人民接受着这珍贵的祝福,一边尽情欢呼,一边泼水,深情祝福周总理,祝福他(健康长寿)。人们还会向总理祝福什么呢?(生想象汇报)

  8)、指导有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在这个泼水节里,总理祝福人民,人民祝福总理,这样的时刻,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读出幸福和快乐的感觉来。(生齐读)

  5、学习课文6、7、8自然段。

  过渡:就让这清清的水,泼呀,洒呀!(课件出示最后三个自然段)

  1)、指名读这部分。

  2)、全班女同学读。

  3)、师生合作读。

  4)、全班分组轮读。

  四、总结全文,释疑解难

  1、多么幸福,多么难忘!(板书:幸福、难忘)现在,你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那么令人难忘了吧?(生交流)

  2、总结:是呀,我们的总理关心人民,我们的人民爱戴总理,总理和人民的心永远紧密相连。

  3配乐播放周总理关心人民的图片。老师旁白:看!周总理深情地与年迈的老人握手,老人热泪盈眶;周总理亲热地抱起孩子,孩子满心欢喜;周总理来到田间地头,农民伯伯喜笑颜开;周总理来到工厂车间,工人朋友们激动万分;周总理亲临部队驻地,解放军叔叔热情欢呼。

  4、情感升华。人们永远难忘,更让傣族人民难忘的是……(课件出示第7、8自然段,生齐读)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1961年周总理

  幸福难忘

  教学反思: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共同庆祝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整篇文章洋溢着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表达了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如何才能让学生感悟到傣族人民的激动、幸福、快乐,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呢?学生与文本所呈现的年代不同,学生对周总理不了解,少数民族的节日学生也没有感受,怎么办?在反复斟酌后,我注重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无限想象空间,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

  教学一开始,我就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再现泼水节的盛况,让学生对傣族泼水节有一定的感知,激起学生兴趣。通过对周总理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对周总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畅想周总理和人民之间相互真诚地祝福,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同身受,从而使学生成为文本主人,融入其中。

  二、抓住“欢迎”和“泼水”两个教学点,“以读为本”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在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场面中,在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过程中,都抒发着兴奋与欢乐。因此,在教学时,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感情,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想象读,表演读,分组读。同时,我注意做好朗读的感情渲染与铺垫,让学生有感而发,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并通过自己的了解读出个性。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1.会认“凤、凰、恩”等12个生字;会写“龙、柏、泼”等12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结合插图学习课文。4.感受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热爱。5.有兴趣了解各民族的节日。重点难点感情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教具准备1.泼水节的录象。2.教师用没有拼音的词卡字卡。3.挂图。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录象导入4′

  ⒈同学们,“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视机镜头去跟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吧!

  ⒉(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⒊学生主动说。

  ⒋是啊,在录象中大家看到了傣族人民过节的时候,穿上了最漂亮的民族服装,跳着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每年的泼水节都十分热闹,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小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要求:小声地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注上符号。

  ⒈看录象。

  ⒉齐读课题。

  ⒊为什么“难忘”呢?

  ⒋学生自由读。

  集中

  识字

  ⒈(出示“我会认”图标)

  先用教师的带拼音的字卡学习。

  ⒉(换没有拼音的词卡)。拼音都不见了,你们还认识吗?

  ⒊(换没有拼音的字卡)词语变成了单个生字,你还能认读吗?

  ⒈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并组词语认读。

  ⒉学生读下面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⒊学生读生字

  ⒋同学们真能干,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生字的吗?

  ⒋①我预习了课文,我已经把课文读了三遍了。②我每天上学都会路过一个咖啡店,我总看到咖啡这两个字,我就认识这两个字了。③我把生字编成小谜语来记,说两个给大家猜猜吧:依山而立(端);因为有心(恩)。

  朗读感悟14′

  ⒈这么多的生字大家都认识了,那我们就再来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呢。

  ⒉小朋友请你和我们一起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指导读好长句子:“因为……”(可以根据情况再让男、女声各读一遍)

  ⒊是啊!“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师生呼应读第三至五自然段):那天早晨……

  ⒋(指导看插图),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⒌通过看图,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气氛,同学们,我们再来朗读三、四、五自然段吧。大家说说,想怎么读。

  ⒍好,那我们就分两个小组赛读吧,看哪个小组读得更好。

  ⒈①三位学生读完课文:1、2段一人读;3、4、5段一人读;6、7、8段一人读。②我知道了,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泼水节,所以这一年的泼水节非常难忘。

  ⒉齐读一、二自然段。

  ⒊师生呼应读。

  ⒋学生看图说话。

  ⒌分小组比赛读。

  ⒍赛读。

  ⒎听着同学们热情洋溢的朗读,我仿佛也成为傣族人民的一员,与衣着傣族服装的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⒏请同学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⒐同学们,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会是一种什么心情?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看谁能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⒑我从大家的朗读中听到了高兴,

  听到了快乐,

  还听到了激动和兴奋。让我们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吧。

  ⒒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真受感动,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傣族的泼水节多么热闹啊!

  齐读六、七、八段。

  ⒑展示读(读句、段、篇均可)。

  ⒒①我还知道彝族有火把节,也很热闹。②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放鞭炮,热闹极了。3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我喜欢过端午节。

  作业练习及指导写字

  5′

  ⒈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词语了。这节课,你们又能积累哪些词语呢?请同学们画一画,再练习用词语写话,一会儿向大家展示。

  ⒉请同学们看49页上的“我会填”,有没有什么发现?

  ⒊好吧,我们来开火车组词语比赛,每人根据不同的音组词语,不能组别人已经组过的。

  ⒊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⒋这一课要写的字很多,请大家先看看这些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⒌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大家看凤凰这两个字。它们俩哪儿长得像呢?

  ⒍请大家看老师写这两个字,想想,写几字头应该注意什么呢?

  ⒎对。(范写“艺”)请看,如果这个横折弯钩写得像艺字下面的横折弯钩一样了,里边的“又”和“皇”就没有地方待了。好了,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字写两遍吧。

  ⒏评字。

  ⒉①我发现这些字都是多音字,②是要求我们用多音字不同的读音组词语。③老师,我们进行组词语比赛,好吗?

  ⒊开火车组词语比赛

  ⒊填空

  ⒋(1)脚的右边是单耳旁,不能写成双耳旁。有三个部件,中间高,两边低。(2)鲜的左下横要变成提。(3)寿的第三横要写长,撇要写得*左边,起笔在竖中线上,给下面的寸留出空来。(4)敬字右边是反文,是四笔写成的。(5)凤里面是又不是

  ⒌都有几字头。

  ⒍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横折弯钩的折不能向里收,不能写成艺术的艺那样。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12个生字,会写龙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

  2、感受傣族人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自主识字,在朗读课文,理解感悟的基础上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认识到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

  读前要求:

  ⑴ 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⑵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字音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

  ⑴ 出示加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读得好听。

  ⑵ 去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学生分段抽读,互相评议。

  三、再读,学习新知

  1、再次自读课文并想: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一次难忘的泼水节?

  2、学生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带着问题(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读第三自然段。

  4、看图理解第四自然段:

  ⑴ 画出描写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

  ⑵ 看图上除了周总理,还有谁也是笑容满面?

  5、体会第五自然段:

  ⑴ 老师做动作扮演总理。

  ⑵ 启发想象进行说话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读中感悟

  1、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的(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大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4、照样子写句子:

  ⑴ 周总理一手盛满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民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⑵ 傣族人民一边呼唤,一边向周总理泼水。

  一边一边

  三、写字指导

  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用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是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构。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 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 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

  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

  (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

  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 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教学多音字:盛)

  ⑷ 认读长句:

  ①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 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⑵ 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 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 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 交流、感悟:

  ① 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 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 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 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3、抽生读4、5自然段:

  ⑴ 设疑:

  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⑵ 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 交流:

  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② “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③ 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

  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① 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②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

  说一说。

  ③ 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4、学习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四、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延伸

  找周总理的故事,下节课交流。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记忆字形。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准确运用生词造句。

  3、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2.板书“泼水节”,解题。

  师:每年清明节前后,傣族人民都要迎来他们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节日那天,傣家人身穿节日的盛装,敲着象脚鼓,划着龙船来到聚集地。他们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沾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大家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

  4.补齐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今天,课文中描述的泼水节,却是一次与众不同的、令傣族人民世代不能忘怀的泼水节。它到底特殊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漏字,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如果没有读准,可以站起来给他纠正)

  3.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带有生字的下面做记号。

  4.检查初读情况。

  5.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重点理解: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二)学习课文3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三自然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画出有关语句。

  (1)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展示象脚鼓图片。

  (2)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这句中有一个比喻,生动形象。

  (3)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2.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热烈的场面读出来吗?

  (三)看图,细读第四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来了,他走到傣族人民中间来了!(出示课本插图)谁来说说“今天”周总理穿的什么样的衣服。周总理为什么要这样打扮呢?

  2.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和表情的词句并反复读一读。

  (四)读、议第五自然段。

  (1)男生读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2)男生扮演周总理,女生扮演傣族人民,一边泼水一边祝愿,想想怎么说呢?

  启发想象: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年轻人身上,祝愿——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

  (五)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总结全文。

  正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跟敬爱的周总理一起度过的,所以傣族人民深深感到那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令人难忘的”,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7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图上的背景画的是西双版纳地区的特有风光。树木茂密,鲜花朵朵,地上是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周恩来总理在画面中间,双手端着银碗,穿着傣族服装,面带笑容。他周围是穿着节日服装的傣家儿女。有的拿着银壶,有的端着花碗,有的敲着象脚鼓,有的打着镲,大家十分高兴。课文内容同画面相联系,讲了周恩来总理同傣家儿女过泼水节的情形。课文共8段,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的。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1961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2指导有序观察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分清主次及注意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后四段。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了解周总理与1961年和傣族人民一起欢渡泼水节的情景,从而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2难点

  (1)由于年代的原因,学生对周总理了解不够,影响对课文所表达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的感受。

  (2)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泼水节了解甚少。

  教学设计

  一故事录像激趣,设问质疑,导入课文

  1讲《泼水节的来历》看泼水节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泼水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课题。

  2为什么今年的泼水节特别令人难忘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全文,感知全文。

  3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在什么时候举行?你从课文什么地方知道的?每年的泼水节都在5月13日举行,今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的心情怎样?用高兴的语气读12自然段。

  二读中体验,读中感悟,音乐辅助

  1随着《欢乐锣鼓》乐曲,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三段,体会当时欢乐的气氛。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同学们读读,写写,议议,用铅笔在书上画出重点句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四面八方”“赶来”“敲鼓”“地毯”“龙船”“花炮”“撒满”“一条条”“一串串”理解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用“四面八方”造句。

  3有一个词最能表达傣族人民的兴奋心情。(欢呼)什么叫欢呼?同学们反复诵读体验。想象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

  三看图学文,学会观察,理解图意

  1用电脑显示画面,指导学生看图,周总理是怎样打扮的?周总理的心情是怎样的?傣族人民都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几个人。周总理为什么要穿傣家人的衣服呢?

  2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笑容满面”“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这些词体会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象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并用“笑容满面”造句。

  四创设表演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导语激情,感知体会

  1当时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呢?观看录像,启发想象。

  2同学们,你们也想象傣族人民一样跟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吗?请一个同学朗读56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动作,老师配上音乐。你们想周总理会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傣族人民会欢呼什么?会向周总理祝愿什么?

  3请几个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朗读课文,同学进行评价。

  4老师导语激趣,人民的总理爱人民,向人民祝福;人民爱总理,向总理祝愿,人民和总理心连心,是多么幸福难忘的场面呀!傣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请同学齐声朗读78自然段,感悟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谊。理解最后两句的!

  五总结朗读,回顾感悟,背诵课文

  1961年的泼水节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也难以忘记1961年的泼水节,请同学们大声诵读,把你们的感情都融入字里行间吧!读到“开始泼水了”让同学关上书试着背诵课文5678自然段。

  板书设计

  9难忘的泼水节

  特别高兴

  欢迎总理

  共渡节日

  幸福难忘

  设计说明

  1让学生读中体验,读中悟情,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读贯穿始终。

  2巧妙的运用音乐,录像辅助教学,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情景,通过想象总理和傣族人民祝福祝愿的话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通过学生读读,写写,划划,和表演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主动的探索,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积累重点词句,并进行简单的拓展运用。

  2、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激情朗读,体会课文的文字之美,情感之浓。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周总理资料,在班级进行周总理资料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欣赏云南傣族的民俗风情。

  一、字词引领,巧入文本。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云南傣族的图片。聪明的孩子一定知道,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课文——《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把你想重读的词读重一点,再读一遍。

  2、学习课文之前,老师要考考你们昨天的生字学得怎样。

  出示词语:凤凰花对襟白褂咖啡色踩着端着盛满敲起鼓蘸了水周恩来

  齐读,最后剩下“周恩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名字——

  出示周恩来的图片,配上文字:他12岁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国家总理。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有他的心血;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他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周恩来。

  你想认识他吗?1961年,傣族人民就有幸见到了他,并且和他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泼水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61年(板书:1961年),去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二、逐段学文,体会“难忘”。

  1、通读全文。

  这篇课文充满着喜悦与热情,适合我们带着激情大声朗读。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一遍课文。

  2、分段学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

  你们见过凤凰花吗?咱们来认识一下(出示凤凰花图片),凤凰花正好在每年的泼水节前后开放,开花时满树结花,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课文用了一个词——“火红火红”,多么喜庆、热烈的颜色啊,我们一起再读读这段话。

  (2)学习第2自然段。

  引读——今年,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这里有个词“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把你这个词放进去读一读。全班一起读读这段话,把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了,人们会怎样迎接他呢?

  (3)学习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段落)请女生读读第3自然段。

  傣族人民用各种方式来迎接周总理,其中哪个场景让你印象最深?(相机出示)

  句子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为什么是“赶来了”而不是“走来了”或“来了”?(体会人们急切想要见到周总理的心情)

  欢乐的象脚鼓敲起来了,人群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场面可真——(热闹……)再读这个句子。

  句子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在什么情况下会铺红地毯?(指名说)这里的“地毯”指的是什么?傣族人民用他们最喜爱的凤凰花铺成地毯来迎接周总理,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指名说)读出傣族人民的热情。

  句子3: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从“一条条”、“一串串”你知道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读读这个句子。

  象脚鼓、凤凰花、龙船、花炮……傣族人民用他们民族最高的礼节来迎接周总理。当总理到达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着——(引读)“周总理来了!”

  想象一下,你是傣族村里的一个孩子,最先知道总理来了的消息。假如我是你的姐姐,见到我你会说什么?假如我是你的奶奶,你会说什么?假如他是你邻居的大哥哥,见到他你会怎么说?

  很快,总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傣族的村寨,人们都在欢呼——“周总理来了!”

  让这欢呼声再响亮一点!——“周总理来了!”

  过渡:是啊,周总理来了!你看——

  (4)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课文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总理的衣着、神态,理解“笑容满面”,体会“周总理就像我们傣家人”的感受)

  课文是这样描写的,(出示段落)指名读。

  周总理是汉族人,却穿上了傣族的服装;他是国家总理,是人们眼中的“大官”,却和人民一起跳舞;而且这个总理一点都不严肃,还——“笑容满面”的,这样的总理你喜欢吗?傣族人民喜欢吗?喜欢,就让我们把他的样子记住,一起读!

  过渡:泼水节里最重要的活动开始了,(出示段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呢?请男生读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5自然段。

  透过这些文字,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里用了一个句式“一手…一手…”,谁能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句话?(指名说)

  你还能听到声音吗?都有些什么声音?(指名说)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

  是啊,在傣族的传统里,水泼得越多,祝福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泼到白发的老爷爷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可爱的孩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清清的水泼到年轻的小伙子身上,周总理会祝福他——

  傣族人民也同样在祝福着周总理,他们会祝福总理——……,还会祝福总理——……

  泼水声,欢呼声,祝福声,构成了一幅多么欢乐的场面!孩子们,你们也想加入这欢乐的人群吗?那就把这里当作泼水节的现场,一手拿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了柏树枝蘸水,对着你周围的人泼洒,并说出你对他的祝福!(现场体验泼水)开心吗?带上你的开心读起来!(齐读)

  (6)学习第6自然段。

  师接着学生的朗读引读——清清的水,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心!

  (出示)带上你的想象,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欢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周总理就要离开了,但是这个泼水节已经永远留在了傣族人民的记忆中,人们在心里一遍遍回味着——

  (7)学习第7、8自然段。

  出示第7、8自然段,齐读。

  课文最后连续用了几个感叹号,从这些感叹号里你读懂了什么?

  老师从网上找到了几张当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的照片,咱们来看看。

  每当翻阅这些照片,傣族人民都会忍不住感叹——(读)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的泼水节!

  很多年过去了,每到凤凰花开的季节,人们都倍加想念周总理,想念1961年的泼水节——(读)

  怀念放在心里,声音轻一些——(读)

  三、回首扣问,难忘总理。

  到这里,我们读完了整篇课文,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说说1961年傣族人民的这个泼水节,你会用什么词?(学生说)

  是啊,1961年的泼水节对于傣族人民来说,是难忘的,幸福的,激动的……这都是因为——周总理(板书:周恩来)

  四、情感延伸,指导写字。

  从那时起,傣族人民把“周恩来”三个字深深刻在了心里,大家看到这个“恩”字,上面是个“因”,下面是个“心”,正是因为周总理的心中装着人民,所以人民也从心底里热爱他,写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把“心”字写好,现在拿起笔来写一写!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

  五、小结拓展,了解文化。

  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傣族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比如说彝族有火把节,藏族有雪顿节……蒙古族有那达慕节,等等。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作业:收集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8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读 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1、配上音乐,激起情感高潮:

  师:周总理开心,人们更开心,我们也开心。

  2、配乐齐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课时数】

  2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为什么是“难忘的”呢?请学习课文。

  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二、初读识字

  1、抓“特务”:

  默读课文,圈画生字。

  2、消灭“特务”:

  借助文下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互检“战果”:

  两人合作,一人读一人听,看看还有没有“特务”,如果还有,帮他指出来。

  4、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认字的,向全班推荐好的方法。

  5、对号入座:

  听一个人说字的特点或看同学做相应的动作,快速在字卡中找出生字,比比谁找得准,找得快。

  (可从字形、字义、字音三方面描述其特点,“蘸、端、踩”可用动作演示)

  三、写字指导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1、都是半包围结构。

  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3、“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第二课时

  一、看图发现导入

  看课文插图,说说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二、朗读感悟

  1、揭示课题后进行交流所查资料,并相机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⑴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⑵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能体会到什么?

  (或者问:为什么傣族人民听说周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感到特别高兴?)

  2、围绕课题中的“难忘”二字,整体朗读课文,思考、体会:为什么傣族人民感到1961年的泼水节特别难忘?

  ⑴ 自读自悟。

  ⑵ 在小组里读有关段落,并说说从所读语句中体会到什么。

  ⑶ 选代表在全班展示读,说说感受,其他同学可参与读或补充说感受。

  ⑷ 教师重点指导朗读。比如,读第三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3、看图听读想象:

  ⑴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看课文插图,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⑵ 从课文插图和课文的描写中,你感觉周总理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4、再读课文,感受、体验傣族人民与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三、积累运用

  1、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

  2、读一读,再口头填空:

  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

  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忘的( )

  一条条龙船 一串串花炮 一座座山峰

  一条条( ) 一串串( ) 一座座( )

  3、词语积累:

  敬爱 鲜红 火红 欢乐 欢呼 开心

  幸福 难忘 水红色 咖啡色 四面八方

  笑容满面 健康长寿

  4、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一手……一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傣族人们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

  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⑶。带着喜悦读一读这一段话。

  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抓住“欢呼”感悟人们见到周总理的激动心情。

  ⑷、指导朗读。

  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表演读。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二、体会感悟。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感情。作者通篇向读者展现了泼水节热烈、祥和的气氛,突出了泼水节的难忘。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坚持以读为本,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激发读书兴趣,点拨读书方法,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低年级要重视认字,加强写字,要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上,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意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认识本课12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流程之一】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过节吗?为什么?

  2、今天,我们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你们愿意吗?教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识字:

  ⑴充分自读,边读边悟:

  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你就请教小海螺和大海参,借助拼音识字,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⑵自主识字,交流方法:

  ①这么多的海螺和大海参都是生字,这么多的生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②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多音字:好像欢乐盛满天空

  你们知道带点的字还读什么音吗?

  生词:凤凰傣族咖啡长寿

  (读后说一说是什么意思)

  ⑶巩固识字:

  出示一棵大果树,树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果子,摘下一个果子,读对了,这个果子就属于你。(学生读字音并组词)

  2、写字:

  ⑴出示小朋友写字图:大家看,这个小朋友写的多认真啊!你能做到吗?学生自主写字。先观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然后再写。

  ⑵根据学生写字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小组内展示写字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这么快我们就和生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了,读给其他同学听,他读得好,你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学生练读、互读)

  2、细细品读:

  ⑴读一、二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到来之前傣族人民特别高兴的心情。

  (学生个别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评他读得怎么样,也可以自己评评读得怎样)

  ⑵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当时场面的热烈,人们兴奋的心情:

  ①学生个别读。

  (指导学生读好“四面八方”“赶来”“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欢呼”“周总理来了!”等词句)

  ②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是怎样的场面。

  ③学生谈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

  ⑶读四、五、六、七自然段,体会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十分容易接近:

  ①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场面。观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②抓住描写人物服装、动作的词句反复朗读。

  (“周总理一手……一手……”“……一边……一边……”“泼呀,洒呀!”等词句)

  ③小朋友,总理为人民祝福,人民为总理祝福,大家笑哇,跳哇,多么开心。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体会幸福快乐吧!

  (放音乐学生读课文)

  ④齐读后两句。

  ⑷读全文。

  四、课文扩展,强化表达

  你听说过或在电视里看过什么节日也很热闹?讲给你的好伙伴听。

  五、课外作业

  把泼水节的热闹场面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流程之二】

  一、读题设疑导入

  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联系生活说说什么事令人难忘,理解“难忘”的意思。“泼水节”到底是怎样难忘,为什么会令人难忘?

  二、交流学习方法

  学习课文之前,你都做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学习?师生归纳整理: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提问题。

  3、找资料。

  三、学习课文

  1、面对一篇新课文,我们先做点什么?(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顺应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内容大致如下:

  2、学生字:

  ⑴教师范读,学生要听清楚生字的读音。

  ⑵分组自学,学生自读,边读边画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这些生字。

  ⑶学生交流识字的方法。

  ⑷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喜欢哪一个就读哪一个。

  3、读课文:

  ⑴请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做代表(分自然段)读,其他组同学当评委,评价读得怎么样?

  (引导学生学会赞赏他人)

  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

  ⑶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重点抓住:“赶来”“跳舞”“笑呀,跳呀!”“一条条……驶过……”“一串串……升上……”“……一手……一手……”“多么令认……”等词句,体会热烈的场面,兴奋的心情,以及总理平易近人和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感情。

  读的方式采用:自读、指读、评读、仿读、范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

  ⑷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感情朗读。

  (学生自评、互评)

  ⑸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抓重点)

  ⑹谈感受。如果你也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说说泼水节怎样难忘,为什么难忘?

  (创造性的积累,把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⑺读全文。

  四、写好字

  引导学生自主写字,采用自评、他评等办法,互相帮助,写好字。

  五、课文延伸

  同学们课前都查找了什么资料,把你了解到的与同学进行交流,让同学分享你的课外收获。

  (其他节日的热闹场面,对周总理的一些了解等)

  【附言】

  “条条道路通罗马”,阅读教学过程、方法应当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因生、因文、因地制宜创造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讲求实效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愿将以上两种教学“基本式”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2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二、教学重点:识字

  三、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总理与人民心连心

  四、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学生搜集查询泼水节资料,了解周总理生平,事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时间:3月20日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二、观察插图、初读感知

  1、图上画的是什么情景?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上的内容?

  3、自读课文,思考感悟。

  三、识字教学

  1、抓“特务”。默读课文,圈出生字。

  2、消灭“特务”。借助生字背景图上的拼音消灭这些“特务”。

  3、交流识字方法。(感悟:有学生发现可用形声字规律识字识记的,也有编故事识记的如“褂”字,孩子说成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炼出了一件神奇的衣服。)

  四、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看图发现,说说人物的表情、衣着,动作和心情。用“我发现......”的句式说话。

  2、课件出示语句段落,朗读体会。

  (1)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总理衣着与表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3)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3、指导朗读(重点指导3、5、6、7、8自然段)

  (反思: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领会文章内容和感情的主要方法。所以我让学生进行分组、个别、比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反复地朗读课文,力图通过朗读来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我指导孩子朗读本文的语调定为稍高些,因为本文的感情基调始终是热情洋溢、幸福快乐的,也加上一些运气和吐音的知识,让孩子不光是语调提高,加上自己的情绪激动,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情。)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反思:问这个问题是预测孩子可能会想知道什么是凤凰花,想了解凤凰花的有关知识。果然,上课时就有孩子提出这个问题。我就给孩子们欣赏了凤凰花的图片,介绍了凤凰花的习性。)

  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又体会出了什么?

  二、写字指导:(重点指导“恩、凤、凰”)

  三、作业:

  1、积累词语和句子

  2、照样子写句子: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者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民祝福。

  一手......一手......

  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一边......一边......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3

  【课前透视】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难忘二字展开,内容突出景难忘人难忘情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图片激趣: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读课题。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三、识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

  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

  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

  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识字:

  猜字谜、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

  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此处如果有条件可以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象,感受节日的喜庆和热烈)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

  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练习

  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

  2、 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 火红火红

  七、写字

  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延时评价更易于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3、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①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②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③ 练习说话:

  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拓宽学生思路;当你写字时,当你画画时,当你出去游玩时,当妈妈带着你去拜年时,你或谁是怎样做的。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三、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

  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四、实践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五、写字

  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

  1、 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 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傣,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

  3、漫话竹楼: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水烟筒。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蚂蚁蛋拌酸笋啦,油炸青苔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我采取了让学生在读中思考的方法进行朗读,学生在边读中边开动了脑筋,并提出了关于课文内容的、关于课文中词语运用的一些相关问题。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比如:周总理为什么会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关于课文语言运用的问题比如:课文说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为什么不能说火红的地毯而用 鲜红的地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既可以在朗读中理解课文作者写作的用意,达到自己学懂、学会的目的又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让他们在朗读中,品味中懂得怎样使所运用精妙的语言。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范文

2.《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5篇

3.《难忘的泼水节》的教学反思范文

4.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

5.《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6.《欢乐的泼水节》教学反思

7.难忘的童年作文教学设计

8.《师恩难忘》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