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的例1和例2,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还是有的,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应的知识经验。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认识的面值,并能从人民币中找出识别的信息,我觉得孩子们还是在生活中很是善于观察的细心的.人。但是孩子们还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
我以三个活动贯穿整节课,第一个活动中孩子们都能认识例题中的小面值人民币,我继续追问,认识人民币你有哪些方法呢?介绍不仅可以通过人民币上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还可以通过颜色和图案等等来识别人民币。第二个活动让孩子们把人民币分类整理,学习人民币按质地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为元、角、分。在教时我就发现,孩子们虽然都“认识”人民币,但对其各种面值之间的联系、大小关系还是都不甚了解,甚至有孩子说5枚2分的人民币可以换一个1元的硬币。因此在后来修改时,我用小羊们拆红包为主线将元、角、分的十进制关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很感兴趣,从而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这样孩子们学的就更加好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
1、从教案的初稿到终稿,修改了近10几次。虽然最后的教案还不是很完善,但这里面却容纳着我的一些想法和创新,也包含了我对一年级数学的理解。它在我心目中非常成功。而且在修改教案的过程,试讲的过程中我收获很多。不单单是对本节课的知识,更多的是对低年级学生,乃至小学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最初的一份教案,我是这样引入的: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景,小朋友买东西不知到怎样付钱,引出这节课我们要认识人民币。但备好后通过翻阅一些资料才了解到,其实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的清晰,系统的认识。虽然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于是,我将引入改为“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付钱的场景,引出人民币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我们要认识人民币。”因为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初步的认识,我特意安排了小老师训练检查同学们的预习。
3、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巩固新知部分我特意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故事的设计中有认识人民币的训练,有付钱的训练,有换钱的训练,还有检查1元=10角的训练。在其中还渗透了节约的教育,购物文明的教育。可以说灵感是在长期对一件事深思熟虑时的`自然流露。
4、但从两次试讲的效果中我发现了许多欠思考的地方。如,1虽然考虑了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新知,但观察角度方面不够宽泛,深度欠缺。2 虽然本节课我有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但在实际操作时,我给他们的时间和指导不够,小组学习有待提升。3 环节不够紧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5、给我下段工作的一些启示:1孩子们的各方面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2 多了解孩子们,最重要的是在自己脑子里将小学数学知识形成脉络。将自己10年的教学历程取精华,去糟粕,扬长避短。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3
网课期间,一直都有登录河南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去听名师专家的课,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前没有机会听到这么多专家、名师的课,随着这次网络教学的开展,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改变。深刻意识到教师已不再是信息的.传递者,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
名校课堂学习,适应学情,为学生科学规划了作息时间、学科课程,制定了共同的学习内容,多平台播放,满足学生的需要。
名校课堂,主动听课,使我在思想上、专业理论知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认真聆听名师的讲解,学到了不少经验,受益匪浅。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主要活动目标是: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钱币,知道钱币的面值是不同的。
2.学习用钱币进行买卖游戏,并会用简单的钱币换算。
3.知道钱币的用途,能合理使用钱币。
课堂上我从谈话进行导入,让孩子说说生活中人们要买东西用什么买以及自己用钱买过什么东西,幼儿的兴趣都很浓厚。接着我出示了币值不一样的钱让幼儿认一认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的.,基本上幼儿都能认出是多少钱。当我问到钱币的相同的地方的时候孩子们都能说出是毛主席的头像,小朋友对毛主席是谁以及为什么他在钱上非常的感兴趣,我一下就有点紧张了(因为我没有想到幼儿会问这个问题,看来以后应该多准备下才好),但我还是淡定下来根据自己的经验稍微的向幼儿讲解了一下,孩子们听得非常的认真,也似乎明白了很多。在认识钱币背景图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觉得非常的有趣。只是因为没有每个幼儿都有真实的钱币在手,所以对于记住看清背景图,记住地方还是有难度的(对钱币的了解孩子们还是基本上了解了),在以后的生活中需要不断提高。
本堂课上我还教了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换算,孩子们对于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元与元之间的换算还是掌握得比较好。
最后我让孩子们说说当自己有钱了会怎么办时,孩子们说:给爸爸妈妈,存银行……。都觉得有钱了不应该乱花掉要存起来,真为孩子们有这样的想法感到高兴。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5
《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今天是第一课的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
第一、教学认识人民币及分类
1、由于一年级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以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让“同学们把认识的人民币悄悄的告诉你的同桌。”同学们在互相说的时候钱都乱了。然后,我给他们创造一个当小班长的机会,同学们很高兴当小班长,激起他们对人民币分类的兴趣,自发开动脑筋分起来。
2、根据他们分类的情况:
一、纸币和硬币,以制作的材料来分的。
二、元、角、分,以单位来分的,分完后我以“我们认识元这个大家族的成员”为切入点来一一认识人民币,主要从颜色、面值、大小、新旧版几方面来辨认。
最后,以2元和20元为例来验证同学们对人民币的认识情况。
3、针对重点设计练习:本节课的练习我没有单独设计,是边授新课边练习,在同学们认识了元角分后,我设计了买泡泡糖、小刀和本子,让学生在买东西时训练他们认钱、数钱的能力。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口、手、脑并用,达到了较好的强化效果。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我从练习中导入买泡泡糖2角,让学生摆出2角钱,学生有摆一张2角的`,有摆2张1角的,从中让学生理解2个1角是2角。买小刀同样让学生摆出小刀的价格5角,生的方法很多,但归纳时让学生明白5个1角是5角。买本子时,提问“谁知道怎样付钱?”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来付钱,有的同学说我付10角,有的说我付1元,这样老师都予以肯定,并告诉大家1元=10角,这一信息再让全班同学大声读出来。
虽然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所以对元角分的小结不可忽视。我指出10个1角就是1元。这样加深对元角分之间进率的理解。
第三、我的教龄尚短,经验不足,教学中有很多不到位,尤其是时间的安排我觉得不够合理,以至后面的几道闯关题没来的及出示,加之我有点怯场致使语言不够精炼连贯,以至于课堂没有预想的顺利。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6
“认识人民币”课后反思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有一定的直接经验。我在设计本节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的一开始就以幻灯片情景引入“兔博士要和大家一起参加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比比谁的收获大,谁的纪律好”。以卡通人物参与教学的形式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层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2.重视小组学习,促进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结合情境摆一摆,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教学内容之后的游戏设计:吹气球、模拟购物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不过,在教学中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民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对于10角就是1元,买1元的物品可以付成10个1角的、2个5角的、5个2角的等等的多种方式,是有一定基础的。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因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之前是有一定生活基础的。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不断的谈话中,对知识进行不断的补充和说明,这样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课堂,这样学生会表现的更精彩。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7
认识人民币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经验,孩子对这部分内容十分感兴趣,前两轮实验教师也形成和积累了较为成熟和理想的教学模式。能否在此基础上再次创新,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
人民币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可能生活经验丰富一些,不仅认识人民币而且能进行简单的使用和换算,有的学生因为平时不接触人民币,很少实际运用,所以认识人民币这方面能力比较弱,甚至没有能力,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种难度我把它理解为进行探索创新的原动力。孩子眼中的人民币到底是什么样的。是课本上的知识?是能带来快乐的花纸,是一种象征国家的骄傲还是一种诱惑,这使我陷入了思考,书本知识是抽象的,人民币却是真实的存在着。通过教学研讨我们提出了4个值得探讨和反思的问题。
1、提供什么样的背景情境。
2、孩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
3、采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4、如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下面就我的教学体会具体谈一谈。
1、提供什么样的背景情境。
使用人民币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人民币也充满了诱惑,教孩子使用人民币不光是简单的认识币值,进率,还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这决不是一节课可以做到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备课组的老师展开了讨论,本节教材书上给出了一个在小商店购物的情景,这是最平常朴实的场景了,孩子即熟悉又感兴趣,但我们通过思考提出了一种想法,人为什么到商店去,是因为有购物的需要,需要什么,买什么,这才是理性的消费者,那这节课我们为什么要带孩子到商店买东西呢?是因为我们要教孩子认人民币,要孩子学习使用人民币的方法。如果情景使用不得当,难免让孩子产生“假”的感觉,失去学习的兴趣,但这节课又不能没有了情景,情景可以让孩子产生购买的欲望,孩子强烈的购买欲望是本节课学习的动力。
经过两节课的教学尝试,我们丰富了本节课的情境,把本课的背景情境定为“爱心活动”,取名叫“爱心义买”,教学时我先出示了一些贫困地区孩子在艰苦条件下认真学习的图片,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了震动,然后提出今天的学习任务,通过今天的学习,购买一件你最喜欢的文具,并自愿把它捐献给需要帮助的同学们。同学们一呼百应,情绪高昂,场面是比较感人的。这样一来,孩子的购物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一节课被一条情感主线从前到后贯穿起来,孩子在学习人民币知识的同时,还受到了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的一种形式,孩子不仅没有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反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可以说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这种形式最大的弱点就是需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来进行组织,容易让德育目标的实施冲淡了知识目标,有可能导致一节课的任务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而且不同的老师驾驭的能力又不同,差别就更大了,把握不好度的话,这样的情境形式反到成了负担,起不到教育的功效还拖了课堂教学的后腿。如果过于简化了这种组织过程,又会产生一种“作秀”“走形式”的感觉,还不如不用呢!我想这种矛盾的解决对我们教师确实提出了挑战,也应该成为今后我们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的一个好题材。
2、孩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基础?
这个问题本来是被我最忽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本课的知识和别的课不一样,联系生活实际的东西比较多,一开始我想,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这方面的经历和体验应该是比较多的嘛,存在的差距我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但两次教学实践后我大吃一惊,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差距巨大,有的孩子不仅会认币,而且知道简单的换算,多数孩子所认的币种不全,还有部分孩子仅仅只了解一种到两种人民币,进率和简单的使用根本不知道。
对孩子的水平没有充分的估计,也是导致前两次教学尝试中认币环节的失败的原因。在改进时我调整了认币部分的教学策略,加强了孩子的拿、认、说的训练,并在孩子说出他们所知道的人民币后,把人民币散乱摆在屏幕上,让他们想一想怎样摆看起来就不乱了,渗透分类的思想,这个环节开始我没有把握,尝试后发现,分类对于孩子来说难度并不大,因为比较直观能看的到,所以孩子的分类方法比较丰富,我重点引导了两种,一是按单位分,分成元、角、分三种;二是按材质分,分成硬币和纸币。有了分类的经历就巩固了孩子对人民币的认知水平,为下面使用人民币打下了基础。
3、采用什么样的合作形式?
这是我这次教学尝试中体会较深的地方,最先采用的四人一小组的方式,每组安排了一个组长负责,但低年级孩子的能力是有限的,小组活动不是搞不起来,就是闹哄哄、乱糟糟的,出现了能力较强的孩子包办代替,能力差的孩子不知所措的问题,活动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它并没有落到实处,走了形式,从购物活动一开始,老师基本已经失去了对课堂的引导和调控能力。后来我们分析问题是不是出在小组长身上,或是课桌椅摆放的形式影响了孩子的合作,基于分析的结果我们改进了合作方式,改四人一小组为六人一小组,精选了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把学生的课桌椅重新进行了摆放,让六人小组采取围坐的形式。这一下减少了小组的数量,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是比较能干的孩子,纪律一下好了许多,课堂环节好象有条不紊了。当我正暗自庆幸时,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发现小组合作中的弱者更弱了,参与的机会更少了,不参与的人数更多了,在购物活动中能干的孩子能买到两件甚至三件文具,能力差,胆子小的孩子一件都没买到,在认币环节中体现更明显了,让孩子们交流他们所认识的人民币时,有一定基础的孩子能滔滔不绝,没基础的孩子不仅一言不发,而且不停的摆弄手中的纸币。看来是“能干”的小组长“震”住了他们。参与交流合作的群体大了势必导致群体中的弱者失去锻炼的机会,考虑到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我放弃了这些合作形式,在认币阶段采用同位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在购物活动中安排了四个购物柜台,每个柜台聘请了两名爱心售货员,这样让孩子在购物环节中可以轻松自由的在4个柜台中自由选购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增强了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渗透公德教育,并在活动中充分指导孩子购物的技巧,找钱的窍门,对于那么确实有困难的同学,老师真正有机会去引导他和鼓励他们了,这样尝试后活动的实效性明显增强了。同时我们也总结出一条经验,合作要注意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帮扶要面向个体,要有针对性,体现不同的人在学习中的不同体验和收获。
4、如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课上活动了,孩子更多参与了,那么动笔练的机会和时间就变少了,本课我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了与之相适应的练习,力求形式多样一些,多为主题服务一些。趣味是吸引孩子学习的动力,本课的教学活动“爱心商店”的营业活动结束后就进入了反馈阶段,这个阶段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化的巩固。我采用了“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孩子谈一谈自己是怎样购物的,付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也十分乐意回答,但实际教学中我这一块我完成的不够理想,交流的量太小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机会说,这也是下次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经过反思,我提出了对本课的这几点思考。当然这节课的问题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尽叙,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改进。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8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教学上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要使用到人民币,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分两层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始终在情境教学中进行,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9
一、教学熟悉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肯定生活体会,于是设计提问你们熟悉人民币吗,同学都很骄傲地答复熟悉!,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悉,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认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熟悉哪些?仍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识别的.使同学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熟悉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沟通后反应,请同学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同学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熟悉人民币的方法,到达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防止僵硬的说教,当同学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同学答复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同学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马上予以确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同学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嬉戏这是熟悉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同学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支配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形的练习;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肯定的根底;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既然熟悉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终的环节我设计明白决实际问题:
买东西;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或许是和实际的`生活体会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如:同学依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形?买2样,又是怎样?买3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化挖掘这类问题,同学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缺乏买东西体会或是一些后进生〕略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同学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嬉戏,最终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当然教学中仍有很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同学在熟悉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明白,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物体会但在支付方式上欠敏捷;
2、同学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开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肯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看法同学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0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都见过人民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我把认识的重点定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教材中人民币的兑换是用文字题方式出现的,而我则把它容入学生的购物活动中,其实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方法付钱,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先学会小面额的,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节课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摸钱、认钱、比钱、换钱、取钱、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以小主人的身份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而教师始终是一个合作者和引导者、质疑解难者,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渴望,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孩子的真情告白,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信心十足。学无止境,进入了最佳学习习状态的学生,往往会产生满脑子的“为什么”,所以,在本 节课的最后一环节,我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质疑问难,使学生的探索活动进入更深的境界,也许有的问题是老师都解决不了的,这不更加体现了学无止境吗,或许还是吸引学生永住直前,不断探索的动力呢。
细读新课标,发现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另外一个就是人人都来动手操作的烦恼。人民币的认识是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动手操作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方式,原准备给每生一整套人民币实物,但由于数额太大,最后还是改成了先用人民币学具进行整体感知,到了关健时候才使用真币,致使整节课下来多了取币收币的步骤,便有操作活动太锁碎的感觉,有待改进。还有就是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不断学习。
第一环节: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生活经验,于是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仔细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还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辨认的?”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觉的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交流后反馈,请学生“上来向大家介绍你认识的人 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学生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认识人民币的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第二环节: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学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立刻予以肯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学生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1
我之前没有教过一年,但是听其他老师说过《认识人民币》是个“烫手的山芋”。由于现在很多家长都是采用了手机支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年级的孩子们有现金去购物的体验特别少,而且这个单元还涉及到了单位换算这个很抽象的知识点。《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疫情期间在家网课学习的,通过检测发现孩子们掌握的情况不是特别好,人民币单元之间的换算是同学们的难点,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学生掌握单位换算上,通过换钱的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的复习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通过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掌握情况。同时巩固旧知,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大部分孩子都能很注意观察课件,,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
第二环节:“换钱”活动
在买东西时经常会碰到的换钱的问题。通过换钱的活动丰富学生对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认识。重点让学生明确一张10元可以换成10张一元;一张100元可以换成10张10元。在换钱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每种人民币的认识以及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在购物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
既然认识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我设计了“小小售货员”的活动,让同学们唤起日常生活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我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有以下几点细节需要改进:
1、练习题太多了,一节课下来,老师特别累,学生也特别累。所以要减少习题量,单位换算和解决问题都特别重要,一节课讲不完,下次课把重点放在复习单位换算。
2、在人民币兑换时,如果我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利用他们手里的学具多摆一摆、多换一换,可能效果更好一些。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2
教学中还有许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定要不断完善。
1、有购物经验但在支付方式上欠灵活,课后要做进一步的拓展。
2、学生有一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交流,如何互相整合意见,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需要在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进一步指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
3、合作式学习,落实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人数多的班级,一节课下来,总会有一部分同学成了观战者,需要老师、小组长、小组同学密切关注,引导他们也要积极参加小组活动。
4、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有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组织所有学生有效学习。
5、教具准备不够充分,老师自己可以准备能够在黑板上粘贴移动的钱币,也可以帮学生准备小信封装好钱币,让学生操作完后能够及时摆好。
起初,我选课题的时候就很纠结,是选课堂比较容易掌握的算理新课,还是这种课堂很“活”的操作应用课,最后还是决定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固有状态。在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几次试课的效果都不如人意,期间多亏了师傅张迎春老师的耐心指导,最后呈现的效果对比上学期末的汇报课还是有了质的进步。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城南的一年是非常难忘的一年,现在的状态较之学生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虽然目前我还只有一年的功力,但我会继续汲取养分,在慢慢积累中,实现更好的自己。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3
一、教学熟悉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1、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肯定生活体会,于是设计提问你们熟悉人民币吗,同学都很骄傲地答复熟悉!,激发了同学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熟悉,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提出2人一组认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你熟悉哪些?仍要说一说你是怎样识别的。使同学在合作沟通中自觉的进一步熟悉了人民币;
2、同桌合作沟通后反应,请同学上来向大家介绍你熟悉的人民币,进而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张人民币是多少钱呢?同学的思维由发散指向集中,指出熟悉人民币的方法,到达授之以渔的目的;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防止僵硬的说教,当同学介绍人民币提到到国徽时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同学答复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
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当有同学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时马上予以确定,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元=10角;
2、虽然使同学知道1元=10角并不难,但对其的应用是本课的难点,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情境化,小红第4页也想买这本1元的笔记本,可她身上都是5角的,她要付几张5角就是1元?小刚身上都是2角的,他要付几张2角才是1元?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三、换币嬉戏这是熟悉了进率之后很自然地引出的环节,也是买东西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这是这节课的难点,针对难点,我在同学知道了1元=10角后,创设故事情境,支配了1元钱的不同组成情形的'练习;
几张5角就是1元?5张几角才是1元?通过这个练习,为后面棒棒糖5角钱怎样付打好肯定的根底;
同学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懂得与把握,也有了肯定的成就感;
四、模拟购物活动
既然熟悉了钱,就是为了要学会买东西,因而最终的环节我设计明白决实际问题:买东西;
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反而是学生得心应手的一环节,或许是和实际的生活体会相沟通而使得有了共鸣;
如:同学依据提示猜本子的价格,看着物品的价格表,说说1元钱可以买什么?买1样,什么情形?买2样,又是怎样?买3样,1元钱够吗?等通过深化挖掘这类问题,同学解决的很好,只有少数同学〔缺乏买东西体会或是一些后进生〕略微有些困难,不过在讲解之后都能很好地完成;
第4页在示范怎样进行买卖活动后,我便组织同学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买卖嬉戏,最终要求营业员汇报卖掉了哪几样物品?算一算应收多少钱?并数一数实际收取的钱,力求练得扎实;当然教学中仍有很多处理欠佳的地方需要反思,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1、同学在熟悉人民币时对其附加价值缺乏明白,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没有上升到学问重点的高度;有购物体会但在支付方式上欠敏捷;
2、同学有较强的观看爱好,但是观看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同学开展水平差距较大;
3、有肯定小组合作意识,但是如何相互沟通,相互整合看法同学存在困难,合作学习时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4
今天数学学习《认识人民币2》。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人民币的学具。整节课我设计了3部分,先是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再是数钱,最后是换钱。数钱环节,学生特别兴奋。我说钱数,学生快速摆出,比一比谁摆的`快,再看看同桌的摆法是否相同,在看看小组中有几种摆法。学生会摆钱了,自然就会数钱了,紧接着的看图说钱数的练习题顺利就过了。
换钱环节,我让男生拿一张一元钱,女生想办法用五角钱换男生的一元钱,看谁最先成功。很快学生就兴奋起来。我的话音一落,就有学生举起手来。再让男生说说为什么同意对换。很快就得出了1张1元钱能换2张5角的。同样再进行其他面额的对换游戏。一节课学生在玩得不亦乐乎,最后总结了本课的知识点。
这节课我和学生们都很轻松,快乐。学具的使用提高了课堂的质量,今后的数学课我会尽量让学生准备学具。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
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购物的挂图。联系学生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同时,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人民币的地方,了解人民币的作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中我还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课前我布置了一次家庭作业,让他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购物,在生活中体会自己付钱,并且写一篇购物日记。来感受自己付钱的乐趣,表达自己对人民币的了解,这也是对人民币的认识,也能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们对人民币的不同理解。在看日记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已经在家长的帮助下,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让我感慨万分。
2、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重点放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3、《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其中,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4、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第五、第四和第三套人民币的特点,以及怎样初步的`来区分他们的方法。并且渗透了盲点和一些辨别真伪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拓展。
5、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6、在第一天教学中,倪星雨的家长把珍藏的第五套人民币借给我们学习之用;第二天,庄可而的家长也把珍藏的第四套人民币借给我们学习,这两次帮助让我感觉到了家长对老师的支持,更让我感到了身上的担子之重!
最后,通过《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学习,使我收获很大。首先,作为一位年轻教学经验不多的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读懂教材,备教材、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学。其次,教师的驾驶课堂能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何引导。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0-22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03-13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06-22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03-09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23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6-24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6-24
人民币的教学反思11-1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优秀11-23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