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千克 反思 教学

管理员

摘要: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克与千克》的教学……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

  《克与千克》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我布置任务:让学生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记录5个物体和它的质量。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初步懂得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

  本节课的一开始,学生先汇报自己搜集的知识,列举物品的重量,同时说说自己“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 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用手掂一掂一个2分或1角的硬币,感受1克的重量,然后举例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出示学生调查收集的用克作单位的物品,体会100克、500克的重量,再用手掂一掂数学课本,估计一下它的重量,出示大约是170克。

  学生每人带了一包500克的食盐,我问:1000克有多重呢?孩子们马上将两包盐放在了一起,掂一掂,体会1000克有多重,接着我板书1000克=1千克。问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课前学生已经记录下自己的体重,同桌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30千克左右的重量。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熟悉的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包括填合适的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判断对错以及读小明给姥姥的一封信找错误等等,学生兴趣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不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在填写质量单位时有个支点,会与掂过物品的实际重量来作比较,然后选择用克或是千克作单位,从而帮助学生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填空,如果要让学生直接估计出这种物品有多重,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多观察,估一估,掂一掂,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2

  “克与千克的认识”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虽说这一知识在教材中初次呈现,但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在购买物品的时候就初步感知了克和千克的知识,另外,此年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自学、应用、拓展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识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图钉、大米、黄豆、橡皮、食盐、牛奶、苹果等,全班找到了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9种之多,1千克的物品更是在10种以上。通过一次性称出5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再逐一称出5个苹果的重量分别是205克、211克、206克、200克、196克,最后再计算比较,找到误差等活动使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在本节课中,学生称了2分硬币,又称了1角的硬币、5角的硬币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属于《量的计量》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质量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是如何进行量化比较?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难点,因此,本节课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时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千克”做单位的称,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之间的关系,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同时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如下:成功的地方:首先将学生置于与学习新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将这种生活经验变成数学资源,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化。比如: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题图,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收集工作,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素材去认识克和千克的.不同作用,使课内、课外互补,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设计各种有效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1克、1千克的物品实际有多重,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如:我设计了让学生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掂2分硬币、一根香烟、几粒黄豆等来感受1克有多重,这样不仅有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对1克的质量感受就更生动了,很好的落实了教学目标。 不足的地方及对策:克和千克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时应时时把估算的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不断体会、理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估算教学。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4

  一、课前调查与教学效率的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几个基本要素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组织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优化了这些基本要素和具体操作时的一些细节,课堂教学的效率必将提高。《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时,我选择了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即课前调查法,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调查,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这样在课的一开始就抓住了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效地学习后面的新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注重学生探究体验的同时,我也兼顾适宜的知识传授,正确地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关系。

  如在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注重的是学生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50克、100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实物掂一掂、估一估、比一比、说一说、称一称系列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在教学千克和克的字母,教学弹簧秤的刻度时,我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在一堂课中教师能正确地把握好知识传授与探究体验的度,使学生更加学得开心,学得自主。

  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应是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参与并发展的有生命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有效的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也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得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怎样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创建一种有效的,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无限生机,真正促进学生达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不能称出时,师设疑:为什么不能?(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太轻了)怎么办?接着:请小组合作再想办法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在组织学生合作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再合作,如教师出示的合作要求是:①自己想办法②小组交流办法③小组分工合作称一称,说说是怎么称出来的?这一环节教师正确地处理好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步骤,用的时机也很合理,收到的效果自然很理想。因此,在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前,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堂课是否有必要,这个知识点学生独立解决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合作解决,把握好它的运用时机,千万不要走形式,一定要用它去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解决问题,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滋生的土壤。

  四、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即最好的教育就是从学生生活习。从中我受到这样的启示: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如《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在学生认识了500克、1千克以后,为了使数学知识密切地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又传授给学生500克就是生活中的1斤,1千克就是生活中的2斤。这样的教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500克、1千克到底有多重的认识,学生也不再觉得数学高深莫测,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切实体会到数学离自己其实很近。

  需要改正之处:在让学生认识各种秤时,我运用的教法是知识传授法。对这一环节的处理,还是以学生体会为主,当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再给予拨引导。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感受了千克和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兴趣,培养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鉴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本节课的特点。我觉得在以后教学应做到以下二点。

  (1)注重在生活中发现知识。

  物体的轻重概念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实早已建立,所以在课一开始,我就通过背一背、掂一掂先唤起学生的这种意识。作为重量单位的克和千克在生活中也常会用到,将它们和学生已知的重量单位进行比较和联系。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单位上,激活学生认识克和千克的主观需求。在认识常用的计量工具这一环节上,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秤的形状,介绍各种秤的用途,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在熟悉的情景中认识秤,了解它们的用处。

  (2).教学应该在实践体验中升华知识。

  让教学内容与物品的重量建立联系,爸抽象的重量单位更形象基体化。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熟悉的物品,小组合作先估计带来物品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德是否正确,最后还布置他们帮助父母估计所购买物品的重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重量这一概念。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5

  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1千克的概念,我更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感性材料,如花生米、2分硬币、各种袋装食品、袋装食用盐家用体重计等物品,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充分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在学生总结出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进一步猜测:1吨有多重?因为吨这个单位离孩子们更遥远,所以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100袋净重10千克的大米重1吨;40个这样孩子(找个班级体重适合的孩子做标准)体重大约是1吨,让学生充分感知吨这个单位的大小,从而得出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由此一步一步,学生逐步达到了对克、千克和吨的认识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引导孩子暂时放下课本,走进生活,通过亲身体验充分感知克、千克、吨,才能真正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才能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注重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要求。

  “克、千克和吨的认识”考虑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重量单位,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因此教学前,我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课后调查活动:我让孩子们到商店里看一看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6

  教材要求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由于这一节是学习重量单位的开始,加上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以《课标》精神作指导,紧靠《课标》做好衔接过渡,着力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感知体验,切实让学生建立重量观念。

  《克和千克》的教学看似简单,其实难以把握,主要是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经验告诉我,孩子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经历,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因此我在设计克和千克的教学时注重让学生多方位体验。针对这种情况,我教学设计的落点是“体验”数学。

  课程标准中关于这部分知识的目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并认识克和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 但单凭他们课前的认识,是远不能成功的建立实际的质量观的。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要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过程,进而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围绕这一目标我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算是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如何实现让学生了解“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的教学目标?显然,只有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和感知中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感受。正如俗语所说“我听到过,过眼云烟;我看到过,历历在目;我做到过,铭记在心;我体验过,沦肌浃髓”。因此,最终把可以说,体验克和千克,在体验中建立具体的质量单位的活动,贯穿了整节课。学生亲自操作,在掂一掂、估一估活动中,建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整节课呈现出“掂一掂——再根据经验估一估”的教学思路,努力演绎了“知识在于建构”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落脚点定在“体验”。

  1.课前准备我让学生走进生活。利用周末的时间到超市里初步了解物体的质量单位并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为基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让学生明确秤能帮助我们准确知道物体的质量。从而也为后面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概念做铺垫。

  2.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为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枚2分的.硬币,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一个大头钉、一粒花生米、两个回形针、4、5粒黄豆,通过让学生找一找、掂一掂的活动,加深了对1克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以“克”作单位的物品,并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换着掂一掂,充分感知几十克、几百克,并初步感知1克和几十克和几百克的差异。

  3.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把内容分层细化。先让学生估一估重1千克的一袋黄豆有多重,然后再用盘秤称出黄豆的重量,再依次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互相说说1千克的感受。再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一只手掂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重的物品,感知1克的1千克的区别,并大胆猜想多少个1克就是千克?最后让学生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在课堂最后一抓准的活动中,6 个小组有一个小组准确的抓出了重1千克的水果,另外有两个小组抓出了重950克的水果,其余三个小组抓出了1100克重的水果,这个活动充分验证了学生在前面的动手体验中,已经准确的建立了克和千克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7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的轻重问题,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看一看、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回顾反思《克和千克》的教学过程,感到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强化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利用超市购物引出课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体味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与量。然后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克,说明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连。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本节课重点就是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建立1克的观念时,让学生两次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质量,再让学生动手找一找,找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品,然后让学生猜一猜1克黄豆大约有几粒,最后师生共同演示称1克重黄豆的过程,并让学生亲自观察称重结果,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500克、两个500克(1千克)的盐,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500克、1千克的质量,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1千克观念。

  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先估一估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千克的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三、运用对比的方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感受到1克和1千克有多重后,我让学生一手掂2袋盐,一手掂1枚2分硬币,来对比感受一下它们的轻重,这样通过比较,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轻重”形成较鲜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关系。

  四、在练习中巩固升华知识

  练习题的设计形式多样、有趣,进一步巩固和升华了质量概念,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这节课中,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理解、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给学生掂量、感受的时间较短。

  教学千克时只让学生掂了掂2袋盐的重量,学生的体验时间短而少。

  2、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事实证明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随时注意学生专注性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8

  1、这是一堂克和千克的新授课。整堂课以“感受生活化数学”和“体验数学的生活化”为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亲力亲为,亲手实践,重视实干、实效、实在、实际。

  2、克和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密切关系。设计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导入来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秤,再以学生天天都能接触的实物入手,称重量、掂重量,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3、整个教学活动还突出学生的亲手实践。从1克到1000克的逐一认识,都是有学生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自我感受,掂一掂、拎一拎、称一称,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们为学生提供得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

  4、在练习这一环节中,设计一些有层次性、过渡性的题目,由简到难,增加对比度,并和学过的知识融汇贯通,达到传授新知(克和千克的认识)、巩固旧知(长度单位)的目的。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9

  目前“大班额”教学是我校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 我在教学了《克和千克的认识》后有以下收获: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克和千克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两个基本的重量单位,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打交道的单位,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的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本节课,在教 1千克=1000克时,我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如:让学生掂一掂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重量。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究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并掌握质量单位。在大班额课堂中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大班额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静静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无聊的、无趣的也是浪费时间的。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生活材料,如:盐、方便面、洗洁精、果冻等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组内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

  四、教师及时评价,掌控学习活动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探究活动的。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哪个组的问题讨论最好,哪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 教师要及时的鼓励评价。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0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商店、市场、超市等一些场所调查,采集一些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并认识“秤”。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重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所以本节课的一开始,我就从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关于克和千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让学生回忆熟悉的生活情景,从而抓住数学教材中新知识的切入点。

  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学生最容易理解的是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感受过的东西。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生活中都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但它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为此,本节课重点也就是建立1克、10克、100克、500克、1千克概念过程,我主要立足于让学生亲身动手体验感受,让他们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掂一掂一个2分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具体物品。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克、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盘秤验证出1千克就是1000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

  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食品,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得是否准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的。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能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再通过有奖竟猜活动让学生估得准确玩得高兴。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最后还布置他们课外到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质量。把我们的数学小课堂和社会这个大课堂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质量概念。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提高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1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教材人教版的内容。而省编义务教材中内容编排体系让是学生在学习二(上)年级学习“千克”的基础上,本学期再来学习“克的认识”。但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在二(下)年级将二个内容集中学习。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省编教材二(下)“克的认识”为基本内容,并借鉴和吸收人教版新教材的设计思想和内容。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执教后,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反思之一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二)、反思之二——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像、推理、猜测、判断等心智的运动,挑战自己的思维。如上课伊始的情境中,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很重很重的物品,很轻很轻的物品,而这些物品到底重多少,你能说一说吗,不仅引发学生进一步对轻重的关注,更调动已有的有关重量单位的知识经验,尽管学生没有说出吨等知识,但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当学生建立“1克”概念以后,要建立“1千克”的概念,十几克到几十克再几百克这个重量的序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加以建立。从教学实施中看,教师出示了一组表示有重量序列的物品,让学生猜测,进行有依据的合理性的猜测。学生在初步关注到物体的重量有重有轻后,让学生大胆估计这些物品的重量这一环节中,尽管学生估出来的重量与实际不符合实际标准答案,但相差并不是很大,但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了想知道这一物品实际重量的强烈需要,从而带出物体重量单位的一个简单序列,而序列的意图在教学中主要就是让学生最初步但也是最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轻重,同时为建构“1千克”这一概念埋下伏笔。

  (三)、反思之三——本节课,为了引起学生对重量的关注,所创设的情境比较开放,因此对组织实施的教师的要求较高,特别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与调控要求高。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竟然会将问题的解决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选择成绩优秀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只关注到同学的个子的高与低,这些都是我本来没有想到的。课堂上,终于有学生在教师的“千呼万唤”的引导下,将问题的焦点锁定在物体的轻重上。

  (四)、反思之四——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学生的学习提供情境场。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激励会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效地学习。课堂上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逐步接近标准答案,好胜心理的激发,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情绪都离不开教师语言的激励。这节课中,教师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评价,这种动态地生成性的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感。如,当教师想让学生猜一大包味精重多少时,有学生情不自禁叫起说已经知道答案了,教师连忙接话,问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兴奋地说是上课前偷看的,教师灵机一动让他俩兴致勃勃地写到黑板上去,非常自然非常和谐地生成了下一环节的内容,学生也得到了鼓励。在教师的鼓励下,不时学生提出了有质量的问题,如学生问:为什么一包味精用克作单位,另一包用千克作单位呢?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2

  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知识课前,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到超市调查关于克和千克方面的信息。通过实践,学生了解了很多商品上都标有质量,如50克、100克、450克、500克、1000克等,知道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轻的东西是用克来做单位的,重的东西是用千克来作单位的。二、在动手体验中感受知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在建立1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1角的硬币,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加深了对克的.印象。在建立1千克的概念时,我把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一块月饼50克,一袋盐350克、两袋白糖、1000克。通过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系列活动,充分感受100克、500克、两个500克(1000克)的实际重量。三、在实践操作中升华知识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我让学生将水果、书包、数学书、铅笔盒,先估一估有多重,再用秤称一称验证估计的是否正确。学生通过这些操作,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了,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3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这两个单位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没有实物的衬托是很难进行感知的。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把那些抽象的概念进行具体地感知,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1克和1千克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选择学习材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对于学生小组活动的材料上,采用的是“供料学习”,并且在材料准备上精心设计:有2分的硬币和其它1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感知1克的质量;有200克、500克和1千克的物品,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1千克的印象。学习材料里有的在外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有的没有质量标识,使学生学会用看或者是掂等多种方法来找,体会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2)本节课,除了在相应环节中出示了各种秤的图片外,并没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称量活动,只把一个天平和一个盘秤请进了教室,分别是用于1克和1千克的物品的演示和验证上。这样做更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而对物品的估量应该是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知经验后完成的,因此并没有让秤出现满教室,还原一个真实的常规课堂。

  2.体验方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曾经“热闹”的.课堂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思考,反思过后我们高呼:“还数学课堂一丝宁静。”不论是掂一掂,还是找一找,我都非常注重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数学小精灵的“活动提示”、“静静感受”等的语言指导、对有序活动的针对性表扬把这种体验的方法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有效性。相信长此以往,学生活动的有效不再是一句空话。

  3、亲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认识1千克时我让学生先估一包面条(500克)的质量,再计算出两包面条的质量:500克+500克=1000克,再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来称一称,得出结果是1千克,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得出这个重要的结论:1千克=1000克。整个教学活动突出学生的亲手实践、亲自感受,这样的教学,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干巴巴的数学知识,而是我为学生提供的一片天地,能让孩子的心灵在指尖舞动,让他们尽显思维,对这些数学知识有最深刻的了解,孩子们充分享受了学习、交流,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节课的学具比较多,学生对于这些东西都觉得很新鲜,很好奇,总想动一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思考和总结一些有效的课堂调控方法是必要的。另外,从“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发现有个别学生估的质量和实际质量差距比较大,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的估测能力在一节课内还没得到很好的培养,需要在日后的生活实践和练习中不断修正,形成正确的估测策略。

  今后,我的教学将继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效。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4

  “千克与克”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质量单位,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碰到千克与克单位,但对于学生来说,在脑子里并没有形成1千克和1克的概念。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联系生活实际,无论是课前情境导入,还是课堂中的实践操作,课后的练习设计,都以生活实际为基础。

  一、从课前实践调查入手,初步认识千克与克。

  在课前,我就布置了要求学生到超市商场调查有关物品的.质量。因此,在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直接进行汇报:一袋牙膏是30克,一袋面包是7 5克,火腿肠一根是45克,一袋牛肉干是50克,一袋盐是500克,一瓶牛奶的重量是250克、一包方便面的重量是100克……学生的回答有声有色,说明大家在课前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克与千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质量概念。

  在克的认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称、掂、找、说”四个层次,认知克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单位。通过用手掂一掂二分硬币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组内反复掂一掂、拎一拎一瓶矿泉水和两瓶矿泉水,让自己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通过说生活中用千克来做单位的物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三、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千克与克。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差不多都形成了千克与克的重量概念。

  反思千克与克教学,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1、在小组活动时,课堂秩序有些混乱,教师应及时调控课堂。

  2、教具准备不足。

  3、学生对“比1千克多的物体”体验还不够,应多举例,多让学生体验,比如可以通过抱抱自己的同桌等活动强化感知。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15

  教学中首要的难度来自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物体的关注,往往先关注物体的大小、长短甚至颜色等表面性的特征,而对于重量的本质性的关注则较少,有的也相对较为间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千克”这两个概念的建立非常具有挑战性。一是因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克”、“千克”的接触比较少,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重量关注和经历轻重的体验比较少,三是“克”这个单位比较小,学生更是很少有对这个重量单位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力求体现以下二个方面:1、在比较一定的情境中唤起学生对物体重量的关注;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估量的方法和意识。

  因此,教学设计中关于教学目标的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并沟通克与千克的联系,知道1000克=1千克,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在建立重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和意识。

  审视这节课的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索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新教材中把“千克”与“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是充分地利用学生对“克”、“千克”基本上是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将这两个重量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认识和建构,来完成概念的形成。事实证明,学生只要对其中的某一个重量单位掌握了,那么另个一个概念也就自然掌握了。因此,整个教学环节,从1克到十几克、几十克、几百克,最后到1000克,将克与千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克与千克作为一个整体在重量体系中加以构建,这样就可能使概念教学较为丰富与深入。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说说感受,初步感知1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人们是几乎感觉不到的。之后,我让学生找一找桌上约重1克的物品,交流估量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估计能力,再揭示学生找到的物品都约重1克,为丰富克的感知,让学生感知10克要几个硬币,20、50克呢?并让小组6、8个同学合起来掂掂,20克,50克、100克有多重?在此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再让学生估量苹果与盐的重量,在估量过程中又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可惜在估量确定出苹果重量之后,忘却了让学生感知200克的重量。在教学1千克的时候,我请学生猜一千克米和一千克废纸哪个重,哪个轻,由于两者体积相差比较大,学生很好的认识了千克,知道比较物品的轻重要看质量而不是体积。最后我请学生比较了1克与1千克的不同,他们明显感受到1克比1千克轻得多,这为他们今后在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在教学完千克后,因为时间关系,遗憾地没让学生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另一个值得反思之处就是在回归课本的整理知识的环节中,该思考适当的引导学生整理、回顾知识。

【《克与千克》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克与千克》教学反思03-10

克和千克教学反思06-25

克和千克的教学反思03-07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03-08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04-11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07-02

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04-27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15篇02-09

《三克镭》教学设计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