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拼音:shí èr shí注音:ㄕˊ ㄦˋ ㄕˊ港台:繁体:十二時近义:……
拼音:shí èr shí
注音:ㄕˊ ㄦˋ ㄕˊ
港台:
繁体:十二時
近义:
反义:
词组:十二时
同音词:十二食
正文: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 ⒈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犹言一昼夜,全天。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⒈ 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 《左传·昭公五年》 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 ⒉ 犹言一昼夜,全天。 引唐 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 ⒊ 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 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为《忆少年》的别名,双调四六或四七字两体。 ⒋ 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引子。另南曲曲牌《尾声》一般为十二板,故亦有《十二时》之称。 十二时[ shí èr shí ] ⒈ 古人分一天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十二个时辰。 ⒉ 全天。 引唐·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⒊ 词牌名。宋鼓吹四曲之一。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国语辞典
《宋史·卷三八五·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