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拼音:měng shì注音:ㄇㄥˇ ㄕˋ港台:繁体:近义:……
拼音:měng shì
注音:ㄇㄥˇ ㄕˋ
港台:
繁体:
近义:
反义:
词组:猛士
同音词:盟誓,礞石,蒙士,蒙事,猛氏,蜢虱,蒙师,蒙拾
正文: 猛士[ měng shì ] ⒈ 犹勇士。勇敢有力的人。太平天国武秀才第二等阶的称号。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钦定士阶条例》:“于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马箭三枝,步箭五枝。” ⒈ 犹勇士。勇敢有力的人。 引《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⒉ 太平天囯 武秀才第二等阶的称号。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於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马箭三枝,步箭五枝。” 猛士[ měng shì ] ⒈ 勇士。 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唐 杜甫 《昔游》诗:“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宋 陆游 《九月十六日夜梦觉而有作》诗:“将军櫪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至武秀才等则攺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国语辞典
《三国演义·第一四回》:「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