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chī注音:ㄅ一ㄢ ㄔ港台:繁体:近义:……
拼音:biān chī
注音:ㄅ一ㄢ ㄔ
港台:
繁体:
近义:鞭策 鞭挞
反义:
词组:鞭笞
同音词:便池,贬斥,鞭耻,鞭叱,鞭抶,辩斥
正文: 鞭笞[ biān chī ] ⒈ 用鞭子抽打。 例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贾谊《过秦论》 英flog lash; castigate; thrash; ⒈ 鞭打;杖击。 引《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使 王良 操左革而叱咤之,使 造父 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也。” ⒉ 古刑罚名。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昔 周 用肉刑,积祀七百, 汉 氏废之,年代不如。至於改以鞭笞,大多死者外有轻刑之名,内有杀人之实也。” ⒊ 拷打用的鞭子、竹板等物。 引唐 元稹 《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我太夫人圣善六姻,训子妇以悯默,罚婢僕佣保以庄励为鞭笞。” ⒋ 比喻谴责;批判。 引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三人行》的全篇对于‘愚蒙顽固’的市侩主义,并不加以鞭笞的。” ⒌ 比喻以暴力征服控制。 引汉 贾谊 《过秦论上》:“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鞭笞[ biān chī ] ⒈ 用鞭子抽打。也作「鞭打」。 引《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咤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之。」 近鞭挞 鞭策 ⒉ 鞭策驱使。 引《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 英语to flog, to lash, to whip, to urge or goad along 法语fouet, flagellation, flageller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唐 元稹 《唐故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盐铁转运河阴留后河南元君墓志铭》:“教诸子无鞭笞之责,而亦不至於不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吾在冥府,大受鞭笞。”
冰心 《最后的安息》:“她脑中所充满的只有悲苦恐怖,躯壳上所感受的也只有鞭笞冻饿。”
宋 张耒 《喜雪走笔呈李宣城》诗之二:“聒聒庭中争曲直,纷纷笔下判鞭笞。”
宋 苏轼 《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监司督守令,守令督吏卒,文符日至其门,鞭笞日加其身。”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淮关》:“少年怒,嗾从者詰之,鞭笞交下。”
茅盾 《萧红<呼兰河传>序》四:“她不留情地鞭笞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宋 苏轼 《谢馆职启》:“理则训兵,有鞭笞戎狄之志。”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一》:“﹝我 太祖 ﹞命将出师,鞭笞羣雄。”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一章:“自 秦始 统一宇宙,悍然尊大,鞭笞宇内,私其国,奴其民。”国语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