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 bǐ注音:ㄅ一ˇ ㄅ一ˇ港台:繁体:近义:……
拼音:bǐ bǐ
注音:ㄅ一ˇ ㄅ一ˇ
港台:
繁体:
近义:
反义:
词组:比比
同音词:逼逼,愊愊,裨裨,濞濞,鄙蔽,敝敝,吡吡,秕敝,苾苾,陛陛,閟閟,熚熚,獙獙,佖佖,铋铋,弊弊
正文: 比比[ bǐ bǐ ] ⒈ 频频;屡屡。 例比比上书言得失。——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英frequently; ⒉ 到处;处处。 例比比皆是。 英everywhere; ⒈ 频频;屡屡。 引《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⒉ 引申为连续,接连。 引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却要》:“延禧 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而至,各趋一隅。” ⒊ 犹到处,处处。 引唐 元稹 《元藇杭州刺史等制》:“盘牙不解,稂莠不除,比比有之,患由此起。” ⒋ 谓到处都有或每每有之。 引《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此(指酒)非唯伤事业,亦自损性命,世中比比,皆汝所諳。” 比比[ bì bì ] ⒈ 每每、常常。 引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 ⒉ 到处。 引《聊斋志异·卷八·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词语解释
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清·洪亮吉《治平篇》引证解释
汉 郑玄 笺:“频,犹比也。哀哉,国家之政,行此祸害比比然。”
《汉书·哀帝纪》:“郡国比比地动。”
颜师古 注:“比比,犹言频频也。”
唐 高彦休 《唐阙史·裴晋公大度》:“正郎 感激之外,比比乖事大之礼,公优容之如不及。”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皓首不遇者,比比是也。”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推之他省,亦比比如是。”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宦人有至太保、少保、节度使、正使、承宣、观察者,比比焉。”
蔡元培 《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敌兵尚未至,畏而自尽者,比比也。”国语辞典